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宁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鲢鱼的生态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4263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鲢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过程:(1)在养殖区排放的污水中加入沉淀剂处理,过滤,得滤渣和一次处理水;(2)将一次处理水输送到种植池,连续种植2次水葫芦,收集2次种植的水葫芦,再将种植池内的水经灭菌、微滤处理,得二次处理水;(3)将滤渣与腐殖土、藻类营养剂混合发酵,得淤泥;(4)将淤泥、二次处理水加到养殖池,晾晒;待养殖池内出现浮游生物时,将步骤(2)第1次种植的水葫芦干燥、粉碎后,加到养殖池中,放置一周,投放鲢鱼苗;(5)在养殖池内种植水葫芦,并且将步骤(2)第2次种植的水葫芦制成鲢鱼饲料,用于投喂鲢鱼。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养殖方法,成本低,生长快,病害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鲢鱼的生态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尤其是一种鲢鱼的生态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水葫芦,又名凤眼蓝、水浮莲,凤眼蓝属雨久花科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生于海拔200-1500米的水塘、沟渠及稻田中,现广布于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及华南各省水葫芦中富含氮、磷、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物质,可制成动物饲料、绿肥、栽培食用菌的培养料;此外,水葫芦可富集水中的氮、磷、钾、钙等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对水体有明显的净化作用。由于水葫芦净化水质的作用及其丰富的营养物质,现已被广泛用于水产养殖领域。鲢鱼,又名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具有生长快、疾病少、产量高的优点,是较宜养殖的优良鱼种之一,分布在全国各大水系。属于滤食性鱼类,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适宜在肥水中养殖。目前,水葫芦在鲢鱼养殖领域主要被作为鲢鱼的食物,通常是直接将水葫芦种植在养殖池内,这种养殖模式需要投喂大量饲料,养殖成本高。如专利申请号为201711306140.1的文件公开的一种河滩混养螃蟹鲢鱼的方法,在养殖池内种植聚草、浮萍、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等水草,用于螃蟹、鲢鱼隐蔽、摄食,同时还要依靠人工投喂饲料供螃蟹、鲢鱼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鲢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鲢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过程:(1)将养殖区排放的污水排放到沉淀池内,加入沉淀剂搅拌均匀,静置3-4天,过滤,得到滤渣和一次处理水;(2)将一次处理水输送到种植池内,连续2次种植水葫芦,分别收集2次种植的水葫芦,然后将种植池内的水经灭菌、微滤机处理,得到二次处理水;(3)将步骤(1)所得到的滤渣排放到发酵池内,加入腐殖土、藻类营养剂,静置发酵4-5天,得到发酵淤泥;(4)将发酵淤泥排放到鲢鱼养殖池内,注入二次处理水,在阳光下晾晒;待养殖池内出现浮游生物时,将步骤(2)第1次种植的水葫芦干燥、粉碎后,加到养殖池中,放置一周左右,投放鲢鱼苗;(5)在已放养鲢鱼的养殖池内种植水葫芦,并且将步骤(2)第2次种植的水葫芦制成鲢鱼饲料,用于投喂鲢鱼。优选地,所述的沉淀剂按重量份计由16-20份鸡蛋壳、6-10份花生壳、10-15份中药渣、6-10份活性炭粉末制成,制备方法为:将鸡蛋壳、花生壳、中药渣干燥、粉碎后,与活性炭粉末混合均匀即可。优选地,所述的步骤(1),沉淀剂与污水的比例为1:10(g:ml)。优选地,所述的藻类营养剂按重量分计由2-3份硫酸镁、1-1.5份硅酸钠、1-1.5份钼酸铵、2-3份磷酸二氢钾、0.3-0.5份酵母粉混合组成。优选地,所述的步骤(3),滤渣、腐殖土、藻类营养剂的质量为6:12:1。优选地,所述的鲢鱼饲料的制备方法为:将水葫芦粉碎后,在55-60℃干燥至含水量为30-40%,冷却后,加入其质量0.3-0.5%的乳酸菌和0.1-0.2%的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均匀,在30-35℃下密封发酵6-7天,得到发酵料;将发酵料在40-50℃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得到水葫芦粉;将水葫芦粉与虾粉、豆虫粉、花生粕、玉米粉混合均匀,即得到动物饲料。优选地,所述的鲢鱼饲料按重量份计由50-60份水葫芦粉、10-15份虾粉、15-20份豆虫粉、20-25份花生粕、10-15份玉米粉制成。优选地,所述的步骤(5),水葫芦的覆盖面积保持在40-5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鸡蛋壳、花生壳、中药渣干燥、活性炭粉末制成的沉淀剂能吸附污水中部分重金属和其它污染物,净化水质;利用经过沉淀剂处理的污水种植水葫芦,能降低水葫芦中的重金属含量,提高其利用价值。在一次处理水中连续种植2次水葫芦,第1次种植水中的大部分重金属能被水葫芦吸附,故第2次种植所得的水葫芦作为鲢鱼饲料更为安全;将第1次种植的水葫芦用于浮游生物的养料,能促进其大量繁殖,为幼鱼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饵料,加快其生长速度,而且水葫芦经浮游生物转化吸收后,其重金属含量在浮游生物体内能降低。腐殖土、藻类营养剂、滤渣发酵所得的淤泥,能促进藻类繁殖,为鲢鱼的生长提供营养;而且滤渣中含有鸡蛋壳、中药渣,培养的藻类能增强鲢鱼的免疫能力,提高其抗病能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鲢鱼的生态养殖方法,成本低,生长快,病害率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鲢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过程:(1)将养殖区排放的污水排放到沉淀池内,加入沉淀剂搅拌均匀,静置3天,过滤,得到滤渣和一次处理水;其中,沉淀剂与污水的比例为1:10(g:ml);(2)将一次处理水输送到种植池内,连续2次种植水葫芦,分别收集2次种植的水葫芦,然后将种植池内的水经灭菌、微滤机处理,得到二次处理水;(3)将步骤(1)所得到的滤渣排放到发酵池内,加入腐殖土、藻类营养剂,静置发酵4天,得到发酵淤泥;其中,滤渣、腐殖土、藻类营养剂的质量比为6:12:1;(4)将发酵淤泥排放到鲢鱼养殖池内,注入二次处理水,在阳光下晾晒;待养殖池内出现浮游生物时,将步骤(2)第1次种植的水葫芦干燥、粉碎后,加到养殖池中,放置一周左右,投放鲢鱼苗;(5)在已放养鲢鱼的养殖池内种植水葫芦,水葫芦的覆盖面积保持在40-50%;并且将步骤(2)第2次种植的水葫芦制成鲢鱼饲料,用于投喂鲢鱼。所述的沉淀剂按重量份计由16kg鸡蛋壳、6kg花生壳、10kg中药渣、6kg活性炭粉末制成,制备方法为:将鸡蛋壳、花生壳、中药渣干燥、粉碎后,与活性炭粉末混合均匀即可。所述的藻类营养剂按重量分计由由2kg硫酸镁、1kg硅酸钠、1kg钼酸铵、2kg磷酸二氢钾、0.3kg酵母粉混合组成混合组成。所述的鲢鱼饲料的制备方法为:将水葫芦粉碎后,在55-60℃干燥至含水量为30-40%,冷却后,加入其质量0.3%的乳酸菌和0.1%的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均匀,在30-35℃下密封发酵6-7天,得到发酵料;将发酵料在40-50℃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得到水葫芦粉;将水葫芦粉与虾粉、豆虫粉、花生粕、玉米粉混合均匀,即得到动物饲料。其中,鲢鱼饲料按重量份计由50kg水葫芦粉、10kg虾粉、15kg豆虫粉、20kg花生粕、10kg玉米粉制成。实施例2一种鲢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过程:(1)将养殖区排放的污水排放到沉淀池内,加入沉淀剂搅拌均匀,静置4天,过滤,得到滤渣和一次处理水;其中,沉淀剂与污水的比例为1:10(g:ml);(2)将一次处理水输送到种植池内,连续2次种植水葫芦,分别收集2次种植的水葫芦,然后将种植池内的水经灭菌、微滤机处理,得到二次处理水;(3)将步骤(1)所得到的滤渣排放到发酵池内,加入腐殖土、藻类营养剂,静置发酵4-5天,得到发酵淤泥;其中,滤渣、腐殖土、藻类营养剂的质量比为6:12:1;(4)将发酵淤泥排放到鲢鱼养殖池内,注入二次处理水,在阳光下晾晒;待养殖池内出现浮游生物时,将步骤(2)第1次种植的水葫芦干燥、粉碎后,加到养殖池中,放置一周左右,投放鲢鱼苗;(5)在已放养鲢鱼的养殖池内种植水葫芦,水葫芦的覆盖面积保持在40-50%;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鲢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过程:(1)将养殖区排放的污水排放到沉淀池内,加入沉淀剂搅拌均匀,静置3‑4天,过滤,得到滤渣和一次处理水;(2)将一次处理水输送到种植池内,连续2次种植水葫芦,分别收集2次种植的水葫芦,然后将种植池内的水经灭菌、微滤机处理,得到二次处理水;(3)将步骤(1)所得到的滤渣排放到发酵池内,加入腐殖土、藻类营养剂,静置发酵4‑5天,得到发酵淤泥;(4)将发酵淤泥排放到鲢鱼养殖池内,注入二次处理水,在阳光下晾晒;待养殖池内出现浮游生物时,将步骤(2)第1次种植的水葫芦干燥、粉碎后,加到养殖池中,放置一周左右,投放鲢鱼苗;(5)在已放养鲢鱼的养殖池内种植水葫芦,并且步骤(2)第2次种植的水葫芦制成鲢鱼饲料,用于投喂鲢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鲢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过程:(1)将养殖区排放的污水排放到沉淀池内,加入沉淀剂搅拌均匀,静置3-4天,过滤,得到滤渣和一次处理水;(2)将一次处理水输送到种植池内,连续2次种植水葫芦,分别收集2次种植的水葫芦,然后将种植池内的水经灭菌、微滤机处理,得到二次处理水;(3)将步骤(1)所得到的滤渣排放到发酵池内,加入腐殖土、藻类营养剂,静置发酵4-5天,得到发酵淤泥;(4)将发酵淤泥排放到鲢鱼养殖池内,注入二次处理水,在阳光下晾晒;待养殖池内出现浮游生物时,将步骤(2)第1次种植的水葫芦干燥、粉碎后,加到养殖池中,放置一周左右,投放鲢鱼苗;(5)在已放养鲢鱼的养殖池内种植水葫芦,并且步骤(2)第2次种植的水葫芦制成鲢鱼饲料,用于投喂鲢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鲢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剂按重量份计由16-20份鸡蛋壳、6-10份花生壳、10-15份中药渣、6-10份活性炭粉末制成,制备方法为:将鸡蛋壳、花生壳、中药渣干燥、粉碎后,与活性炭粉末混合均匀即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鲢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沉淀剂与污水的比例为1:10(g: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雯郑一民陈涛蔡旭唐梅吴云月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