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转子振动应力的减振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4158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转子振动应力的减振套装置,包括转子轴,转子轴上设有减振套本体,减振套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起台肩,凸起台肩上均设有轴承安装部;轴承安装部的外侧安装有外浮动轴承,轴承安装部的内侧安装有内浮动轴承,内浮动轴承和外浮动轴承上均开设有轴承通油孔;减振套本体上开设有回油孔,轴承安装部上设有通油孔;轴承安装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转子振动应力减振套和浮动轴承,通过精心设计和精密加工,成为一种更利于转子轴使用寿命的设计,有利吸收转子轴在高速旋转工况条件下产生的振动应力,有效提高涡轮增压器的整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转子振动应力的减振套装置
本技术涉及涡轮增压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转子振动应力的减振套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涡轮增压器采用的转子振动应力的减振装置模式是:(1)分列式全浮动轴承;(2)半浮动轴承;分列式全浮动轴承和半浮动轴承的作用是限制涡轮增压器转子轴的径向串动;对涡轮增压器转子轴在高速旋转工况条件下产生的振动进行吸收;但是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减振装置在转子轴高速转动时,会对中间体以及整体设备产生较大的振动应力,影响转子轴以及整体设备的寿命;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如何在不影响转子轴径向定位的条件下,更好地减少转子轴高转速转动对中间体及整机产生的振动应力,提升转子轴及整体机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转子振动应力的减振套装置,本技术改变了原来涡轮增压器全浮动轴承或半浮动轴成吸收转子振动应力的减振装置,重新设计一种转子振动应力减振套装置,改变了转子振动吸收和减振模式,对高速转动的转子轴因不平衡量产生的振动应力的吸收和减缓得以加强;本技术设置了转子振动应力减振套和浮动轴承,通过精心设计和精密加工,成为一种更利于转子轴使用寿命的设计,有利吸收转子轴在高速旋转工况条件下产生的振动应力,有效提高涡轮增压器的整体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转子振动应力的减振套装置,包括转子轴,所述转子轴上设有减振套本体,所述减振套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起台肩,所述凸起台肩上均设有轴承安装部,所述轴承安装部的内径大于减振套本体的内径;所述轴承安装部的外侧安装有外浮动轴承,所述轴承安装部的内侧安装有内浮动轴承,所述内浮动轴承和外浮动轴承上均开设有轴承通油孔;其中,所述减振套本体上开设有回油孔,所述轴承安装部上设有通油孔,所述通油孔与所述轴承通油孔相对应;所述轴承安装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为浮动垫,所述浮动垫上设有小长簧;所述浮动垫包括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径大于等于转子轴的直径。所述减振套本体和轴承安装部的材质均采用40Cr或者42CrMo钢材进行制作。所述内浮动轴承和外浮动轴承的材质均采用锡磷青铜材质。所述通油孔的数量为6个,所述内浮动轴承和外浮动轴承上开设的轴承通油孔均为6个。所述外浮动轴承外径与中间体的内孔之间的间隙为0.04-0.05mm,所述外浮动轴承内孔与轴承安装部的外径之间的间隙为0.03mm。所述内浮动轴承的外径与轴承安装部之间的间隙为0.04-0.05mm,所述内浮动轴承的内孔与转子轴的大径之间的间隙为0.03mm。所述浮动垫的材质采用钢,所述浮动垫的厚度为0.9-1mm,所述浮动垫的外径小于转子轴中间体内孔0.3-0.5mm,所述浮动垫的内径大于转子轴0.5-0.7mm。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置了转子振动应力减振套和浮动轴承,通过精心设计和精密加工,成为一种更利于转子轴使用寿命的设计,有利吸收转子轴在高速旋转工况条件下产生的振动应力,有效提高涡轮增压器的整体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减震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外浮动轴承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A-A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内浮动轴承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B-B结构示意图;图7是浮动垫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的C-C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转子轴2、减振套本体3、凸起台肩4、轴承安装部5、外浮动轴承6、内浮动轴承7、轴承通油孔8、回油孔9、通油孔10、浮动垫11、小卡簧12、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转子振动应力的减振套装置,包括转子轴1,所述转子轴1上设有减振套本体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减振套本体2的材质采用40Cr或者42CrMo钢材进行制作;所述减振套本体2上开设有回油孔8,回油孔8的设计有利于润滑油顺利回流到中间的回油孔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油孔8的数量为2-4个;所述减振套本体2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起台肩3,所述凸起台肩3上均设有轴承安装部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轴承安装部4的材质采用40Cr或者42CrMo钢材进行制作;轴承安装部4用于安装轴承,所述轴承安装部4的内径大于减振套本体2的内径;所述轴承安装部4的外侧安装有外浮动轴承5,所述轴承安装部4的内侧安装有内浮动轴承6,所述内浮动轴承6和外浮动轴承5上均开设有轴承通油孔7;所述轴承安装部4上设有通油孔9,所述通油孔9与所述轴承通油孔7相对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油孔9的数量为6个,所述内浮动轴承和外浮动轴承上开设的轴承通油孔7均为6个;所述轴承安装部7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装置;轴承通油孔7和通油孔9的配合设计使润滑油的流动通畅,所述轴承安装部4的作用是定位两个外浮动轴承5和两个内浮动轴承6,两端采用固定装置限位,固定装置为浮动垫10,所述浮动垫上设有小长簧11,所述浮动垫10包括安装孔12,所述安装孔12的内径大于等于转子轴1的直径;浮动垫10加小长簧11的组合方式实现限位,所述浮动垫10不与轴承安装部4接触;其中,两个内浮动轴承6的轴向间隙和两个外浮动轴承5的轴向间隙之合为1-1.2mm;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浮动轴承6和外浮动轴承5的材质均采用锡磷青铜材质。本技术根据所在不同型号及大小和功率不同的增压器上使用要求不同,用浮动轴承总高度和轴承通油口的款到调节与油膜的接触面积,兼顾尽量使接触面积变小以减小转动摩擦力,还要保证尽量使接触面足够大保证转子轴径向定位应力,二者要兼顾。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浮动轴承5外径与中间体的内孔(图中未示意)之间的间隙为0.04-0.05mm,所述外浮动轴承5内孔与轴承安装部4的外径之间的间隙为0.03mm。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浮动轴承6的外径与轴承安装部4之间的间隙为0.04-0.05mm,所述内浮动轴承6的内孔与转子轴1的大径之间的间隙为0.03mm。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浮动垫6的材质采用钢,所述浮动垫10的厚度为0.9-1mm,所述浮动垫10的外径小于转子轴1中间体内孔0.3-0.5mm,所述浮动垫10的内径大于转子轴10.5-0.7mm;浮动垫10的表面应该保证表面光洁。本技术中减振套本体2和轴承安装部4的结合,是两个内浮动轴承6和两个外浮动轴承5的支架,起到限位的作用,减振套本体2和轴承安装部4的结合的本身在转子轴的旋转下也进行旋转,润滑油从中间体的进油孔进入到外浮动轴承5内,通过外浮动轴承5的轴承通油孔7进入到轴承安装部4,通过通油孔9和内浮动轴承6的轴承通油孔7和进入到内浮动轴承6内,再经过内浮动轴承6的轴承通油孔7机内大转子轴外径和内浮动轴承6的内孔,再进入中间体的回油孔8内,外浮动轴承5与中间体内的进油口(图中未示意)接触,内浮动轴承6的内孔与转子轴接触,所有接触面积要考虑摩擦阻力和振动应力的问题,摩擦阻力要尽量小。综上所述,由于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转子振动应力的减振套装置,包括转子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上设有减振套本体(2),所述减振套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起台肩(13),所述凸起台肩上均设有轴承安装部(4),所述轴承安装部的内径大于减振套本体的内径;所述轴承安装部的外侧安装有外浮动轴承(5),所述轴承安装部的内侧安装有内浮动轴承(6),所述内浮动轴承和外浮动轴承上均开设有轴承通油孔(7);其中,所述减振套本体上开设有回油孔(8),所述轴承安装部上设有通油孔(9),所述通油孔与所述轴承通油孔相对应;所述轴承安装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转子振动应力的减振套装置,包括转子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上设有减振套本体(2),所述减振套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起台肩(13),所述凸起台肩上均设有轴承安装部(4),所述轴承安装部的内径大于减振套本体的内径;所述轴承安装部的外侧安装有外浮动轴承(5),所述轴承安装部的内侧安装有内浮动轴承(6),所述内浮动轴承和外浮动轴承上均开设有轴承通油孔(7);其中,所述减振套本体上开设有回油孔(8),所述轴承安装部上设有通油孔(9),所述通油孔与所述轴承通油孔相对应;所述轴承安装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转子振动应力的减振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浮动垫(10),所述浮动垫上设有小长簧(11);所述浮动垫包括安装孔(12),所述安装孔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转子轴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转子振动应力的减振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垫的材质采用钢,所述浮动垫的厚度为0.9-1mm,所述浮动垫的外径小于转子轴的中间体的内孔0.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肇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海力奇增压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