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的模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4119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的模板组件,解决了当混凝土固定化之后,需要将铝模板与螺杆拆除,由于螺杆是插在混凝土中的,故在拆除时螺杆已经混凝土粘合在一起的,使得螺杆拆除起来十分的困难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两块模板,插入在两个模板中的螺杆,螺杆的帽部以及螺纹连接的螺母将两个模板夹持,两个模板之间抵触有套筒,套筒套设于螺杆,套筒为弹性圆筒,套筒内设有支撑环,螺杆穿过支撑环实现螺杆置于套筒的中心,支撑环的数量有两个且各自邻近螺杆的两个端部设置,支撑环的端部向外翻折呈喇叭口,利用套筒将螺杆套设,使得螺杆难以直接接触固化的混凝土,螺杆拆除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用的模板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中混凝土成形组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用的模板组件。
技术介绍
为了提倡绿色建筑,现在工地中多采用铝模板进行混凝土墙的浇筑。两块铝模板面对面设置,通过螺杆连接在一起,螺杆将两个铝模板固定并且螺杆的支撑作用可以减少混凝土固化膨胀过程中的推铝膜板的推动作用。但是,当混凝土固定化之后,需要将铝模板与螺杆拆除,由于螺杆是插在混凝土中的,故在拆除时螺杆已经混凝土粘合在一起,使得螺杆拆除十分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用的模板组件,利用套筒将螺杆套设,使得螺杆难以直接接触固化的混凝土,螺杆拆除简单且便捷。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用的模板组件,包括两块模板,插入在两个模板中的螺杆,螺杆的帽部以及螺纹连接的螺母将两个模板夹持,两个模板之间抵触有套筒,套筒套设于螺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将螺杆套设,并且套筒的两端抵触在模板上,这样模板与套筒组合就形成了对螺杆的隔离室,使得倒入至两个模板的之间的混凝土无法螺杆接触;当混凝土凝固后,将螺杆从套筒中抽出,而套筒就固定在混凝土墙中;当模板完全拆除之后,在套筒内回填一些水泥料,将套筒的空心处封堵即可。较佳的,套筒为弹性圆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筒则外壁为光顺的弧形面,便于混凝土在圆筒表面流动,有利于模板之间混凝土的流动与填实;弹性的作用在于,弹性的形变能力,可以使得圆筒的两端可以紧密贴合在两个模板上实现对螺杆的有效密封;圆筒的长度略微较长时,圆筒被挤压不像刚性材料会影响两个模板之间的间距。较佳的,套筒内设有支撑环,螺杆穿过支撑环实现螺杆置于套筒的中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环将螺杆撑起到中心位置,螺杆与套筒边沿具有间隙,若有部分混凝土浆液渗入到套筒内,螺杆也难以和浆液直接接触,减少了浆液将螺杆与套筒粘固的几率,便于螺杆顺畅的从套筒取出。较佳的,支撑环的数量有两个且各自邻近螺杆的两个端部设置,支撑环的端部向外翻折呈喇叭口,两个喇叭口朝向各自邻近的螺杆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喇叭口的目的:开口变大,有利于螺杆对准插入支撑环,第一支撑环与模板上的孔被穿通后,作为直杆的螺杆已经被两点定位了,后面的持续穿射将十分顺畅。采用两个朝向相反的喇叭口,就是便于工作人随意从一个模板方向插入。两个支撑至少把套筒内部分为了三段,使得沿套筒端部伸入的泥浆难以绕过支撑环进入到相邻的中间套筒段。较佳的,模板开设有若干个导桨孔,导桨孔置于螺杆与套筒内壁之间,至少有一个导桨孔置于套筒的底部边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套筒边沿有混凝土的泥浆渗入后,泥浆沿着底部的导桨孔流出套筒,极大程度上避免了套筒和螺杆因为渗入泥浆粘合的情况发生。较佳的,导桨孔沿着螺杆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板一般为方形,在模板组合安装过程中很少会区分上下端面。导桨孔均匀布置,尽可能保证模板每一边沿附近都具有导桨孔。较佳的,导桨孔有第一孔端与第二孔端,第一孔端连通模板外侧,第二孔端连通套筒;第二孔端的边沿与套筒的内壁边沿相处承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底部导桨孔的第二孔端与套筒中内壁可以承接,使得套筒底部的泥浆在重力作用下,可以无格挡的进入到导桨孔中,提高了套筒中泥浆的排出效率,使得螺杆与套筒难以粘固。较佳的,导桨孔的第一口端至第二孔端成向外扩散的角度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最底部的导桨孔为主要排泥孔,其向下倾斜有利于泥浆快速排出套筒,使得螺杆与套筒难以粘固。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支撑环将螺杆架空,有利于减少螺杆与套筒内渗入泥浆接触的几率。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模板与套筒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一侧的模板与套筒被纵剖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1、模板;12、螺杆;13、螺母;2、套筒;21、支撑环;22、喇叭口;3、导桨孔;31、第一孔端;32、第二孔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建筑用的模板组件,如图1与图2所示,包括铝制的模板11,模板11采用面对面平行设置,然后采用螺杆12穿射;螺杆12一端为帽部,帽部将抵触在一侧模板11的外侧壁,螺杆12另一端通过螺母13拧紧,螺母13抵触在另一模板11的外侧壁上,通过此方式对两个模板11夹紧,防止混凝土膨胀时导致的模板11移动偏位情况发生。在两个模板11之间夹持有一个套筒2,套筒2为圆筒状且由橡胶制成;套筒2套设在螺杆12上,由于模板11对套筒2两端的封堵,使得螺杆12在两个模板11之间的部分被套筒2包围在内部;在两个模板11之间倒入凝混凝土时,由于套筒2有效隔挡,螺杆12未能和混凝土接触。而在套筒2内固定有两个支撑环21,支撑环21的孔径和螺杆12的直径相同,支撑环21也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支撑环21的孔置于套筒2的中心处,故当螺杆12插入到两个支撑环21中时,螺杆12置于套筒2的中心位置,此时螺杆12是架空在套筒2内部;而支撑环21一体成型有向外翻折的喇叭口22,喇叭口22朝向最接近的套筒2端部开设,该设置的目的在于,当螺杆12插入到支撑环21时,由于喇叭口22开口较大,喇叭口22的开口边沿对螺杆12插入起到引导作用,便于螺杆12插入到支撑环21的中心位置。而在模板11上开设有贯穿的导桨孔3,导桨孔3以螺杆12的轴心为圆心呈圆周方向布置,并且有一个导桨孔3置于套筒2的端部下边沿;导桨孔3具有两个孔端,分别为朝向套筒2内的第二孔端32和朝向模板11外的第一孔端31,第二孔端32与套筒2的边沿承接,故置于最下方的导桨孔3可以将套筒2内的泥浆顺利引出。为了提高最下端导桨孔3的导泥浆效率,故将导桨孔3向外倾斜设置,六个导桨孔3由第二孔端32向第一孔端31如撑开的伞状布置。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的模板组件,包括两块模板(11),插入在两个模板(11)中的螺杆(12),螺杆(12)的帽部以及螺纹连接的螺母(13)将两个模板(11)夹持,其特征是:两个模板(11)之间抵触有套筒(2),套筒(2)套设于螺杆(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的模板组件,包括两块模板(11),插入在两个模板(11)中的螺杆(12),螺杆(12)的帽部以及螺纹连接的螺母(13)将两个模板(11)夹持,其特征是:两个模板(11)之间抵触有套筒(2),套筒(2)套设于螺杆(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的模板组件,其特征是:套筒(2)为弹性圆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用的模板组件,其特征是:套筒(2)内设有支撑环(21),螺杆(12)穿过支撑环(21)实现螺杆(12)置于套筒(2)的中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的模板组件,其特征是:支撑环(21)的数量有两个且各自邻近螺杆(12)的两个端部设置,支撑环(21)的端部向外翻折呈喇叭口(22),两个喇叭口(22)朝向各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晃潮叶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房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