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墙螺栓定位体系及建筑模板构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1519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墙螺栓定位体系,其结构包括定型模板、万能板、桥筒、穿墙螺栓、模顶以及套管。在墙体两面分别拼装模板,万能板在墙体两面平行正对,万能板两侧连接平面模板。在穿墙螺栓安装位置打开预置螺栓孔,并将桥筒放入天井部内旋紧。将穿墙螺栓从打开的预置螺栓孔贯穿墙体模板至对面正对的穿墙螺栓孔穿出。从对向墙面将模顶、套管、模顶与桥筒穿入穿墙螺栓,并将桥筒旋紧。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墙体浇筑过程中整面模板的整体拼装支模,并且保证墙体两面的模板在螺栓孔位置既能支撑两侧板,又能通过穿墙螺栓及龙骨形成同轴拉结系统,保证墙面尺寸,取消传统的模板内支撑的水泥顶模棍,简化支模过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墙螺栓定位体系及建筑模板构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模板支模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穿墙螺栓定位体系及建筑模板构筑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时,对于建筑物、构筑物的墙体、柱体都需要进行支模,要使支模结构稳定紧固,需要使用穿墙螺栓连接两侧的模板并将其固定。在以往的建筑结构施工中,都是先绑扎钢筋,然后进行模板支模,并且采用的是钢模板或铝合金模板,将模板拼接成所需的形状后,需要在模板上打孔,然后将套接有套管的穿墙螺栓从打孔处穿入并将穿墙螺栓旋紧固定,混凝土凝固并达到性能标准后将穿墙螺栓取出。并且原有的模板施工只能组合出一面整体大高模板,而另一面必须在用分解模式单片逐个穿插穿墙螺栓,在打孔后从未安装模板的地方将套管放入两个模板之间,并将套管穿插在孔洞上。原来木模板打孔位置对应的内部由于密布钢筋,使得对拉螺栓的需要穿梭在钢筋中,歪斜着通到对面的模板面,不是垂直于板面的,并且会有一定的倾斜,如果直接拧紧对拉螺栓的两侧山形卡,就有倾斜的危险。为了保证两个平面之间的平行度,就需要添加两个板面中间放置水泥顶模支撑部件,但是操作的技术要求就会需要由专业的有经验的工人进行,复杂而费工。以上问题使模板的支模过程工序复杂,操作困难,且模板重复使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穿墙螺栓定位体系及建筑模板构筑方法,以解决现有支模技术工序复杂,操作困难,无法整面支模,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穿墙螺栓定位体系,包括定型模板、万能板、桥筒、穿墙螺栓、模顶以及套管;若干块所述定型模板拼接为两块墙体模板,相邻两个定型模板之间由所述万能板连接固定,所述万能板与所述定型模板的厚度相同,所述定型模板的平面与所述万能板的底面相平齐,两个墙体模板的平面相对设置,且两个墙体模板上的万能板位置相互对应;所述桥筒为圆筒状且间隔分布在所述万能板上,桥筒与万能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所述套管设置于两块墙体模板之间,所述模顶设置于所述套管的两端,所述模顶插接在所述桥筒上,所述穿墙螺栓穿过所述万能板、桥筒、模顶以及套管,所述穿墙螺栓的两端固定在万能板上。所述万能板包括面板、隔板、板脊、连孔部以及天井部;所述面板为长条板,若干所述隔板沿面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隔板与所述面板相互垂直且隔板的两侧面分别与面板的两侧面重合,所述板脊为长方形柱体,所述板脊分布于所述隔板上部的两角,且所述板脊的长度与所述面板的长度相同,相邻两个隔板之间为一个单元体,在单元体的中部设有分板将单元体分为沿面板长度方向的两个部分,分别为所述连孔部和所述天井部;所述天井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边肋,且在所述边肋上开有操作孔,在所述天井部两端的隔板与分板上分别设有筒肩;在所述连孔部的上下两面分别设有上孔筋和下孔筋,所述上孔筋和下孔筋的两端分别与隔板和分板相连,所述上孔筋的上部与两侧的板脊相连,所述上孔筋与下孔筋之间形成连孔;在所述天井部的面板上设有暗置螺栓孔。在所述桥筒两侧的底部设有关于桥筒中心轴对称的凸块。所述模顶包括大管和小管,所述大管与小管相连通,所述大管的内径与所述套管的外径相同,所述小管的外径与所述桥筒的内径相同。一种基于穿墙螺栓定位体系的建筑模板构筑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需要浇筑的墙体两侧分别拼装模板,设置若干万能板在墙体的两侧,且墙体两侧的万能板沿墙面平行对正,在万能板的两侧设置定型模板,万能板的板面与定型模板的板面位于同一个平面,且墙体两侧万能板的板面都朝向墙体内侧设置;b.将墙体两侧万能板上需要穿接穿墙螺栓的暗置螺栓孔打开,将桥筒放入打开的暗置螺栓孔所在的天井部内并旋转固定;c.准备一端旋接有螺母的穿墙螺栓,将没有旋接螺母的一端穿过墙体两侧相对应的打开的暗置螺栓孔;d.在穿墙螺栓穿出端依次穿接模顶、套管、模顶以及桥筒,并将桥筒旋转固定在万能板的天井部内;e.在穿墙螺栓的穿出端旋接螺母,使穿墙螺栓固定且处于拉紧状态。所述穿墙螺栓按照施工要求分布,不穿接穿墙螺栓的暗置螺栓孔保持密封状态。本专利技术使用了最新的万能板结构并配合桥筒对穿墙螺栓体系进行了创新,在万能板上设有天井部,天井部的底面上开有暗置螺栓孔,并在天井部设置卡接桥筒的筒肩结构,桥筒为圆筒状,其内部能够容纳穿墙螺栓穿过。在施工时先将准备好的定型模板通过万能板连接成大块的墙面模板,然后将墙面模板整体支设,需要浇筑的墙体的两侧设置相对的墙面模板,并保证两面墙面模板上的万能板位置相互对应,这样就能够将穿墙螺栓和套管穿过两个墙面模板,并在天井部安装桥筒将两个墙面模板之间的套管固定,套管与两个桥筒形成内部支撑,最后在使用螺母将穿墙螺栓的两端拧紧,从而将穿墙螺栓固定,螺母与穿墙螺栓形成外部拉紧。施工完毕后将螺母旋下,把穿墙螺栓抽出,即可将整个墙面模板拆下。这种穿墙螺栓体系为后置式同轴受力结构,内部支顶,外部卡紧,取消了传统的水泥模顶支撑杆,不产生内应力。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墙体浇筑过程中整面模板的整体拼装支模,并且保证墙体两面的模板在螺栓孔位置既能支撑两侧板,又能通过穿墙螺栓及龙骨形成同轴拉结系统,保证墙面尺寸,取消传统的模板内支撑的水泥顶模棍,简化支模过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桥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桥筒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万能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万能板的立体图。图中:1、桥筒;2、模顶;3、穿墙螺栓;4、套管;5、万能板;6、定型模板;1-1、筒体;1-2、凸块;1-3、咬合齿;1-4、凸棱;5-1、面板;5-2、隔板;5-3、板脊;5-4、连孔部;5-5、天井部;5-6、分板;5-7、上孔筋;5-8、下孔筋;5-9、连孔;5-10、排浆孔;5-11、边肋;5-12、操作孔;5-13、暗置螺栓孔;5-14、筒肩;5-15、脊沟;5-16、台座;5-17、桥台。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定型模板6、万能板5、桥筒1、穿墙螺栓3、模顶2以及套管4。定型模板6和万能板5用于拼接为墙面模板,在相邻的两块定型模板6之间设置一块万能板5,万能板5与定型模板6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且万能板5的厚度与定型模板6的厚度相同,当万能板5与定型模板6固定连接后万能板5的底面与定型模板6的平面相平齐。墙面模板有两块,且两块墙面模板相对设置,两块墙面模板的平面都位于内侧,同时两个墙面模板上的万能板5位置相互对应。圆筒状的桥筒1间隔布置在万能板5上,且桥筒1是卡接在万能板5上的。套管4设置于两块墙体模板之间,在套管4的两端安装有模顶2,模顶2插接在桥筒1上。穿墙螺栓3穿过万能板5、桥筒1、模顶2以及套管4,且穿墙螺栓3的两端固定在万能板5上。如图2、图3所示,其中桥筒1包括筒体1-1、凸块1-2以及咬合齿1-3;在筒体1-1的内壁上设有螺纹,凸块1-2设于筒体1-1两侧的下部,咬合齿1-3设于筒体1-1的上端。凸块1-2关于筒体1-1的中心轴对称,凸块1-2的右侧面为沿筒体1-1直径方向的竖直平面,凸块1-2的左侧面为相切与筒体1-1外壁的竖直平面,凸块1-2的上下端面都为水平面,且下端面与筒体1-1的下端面相平齐。凸板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与筒体1-1的内壁和外壁重合。咬合齿1-3共有若干个且绕筒体1-1的中心轴均匀分布,相邻两个咬合齿1-3之间的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墙螺栓定位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型模板、万能板、桥筒、穿墙螺栓、模顶以及套管;若干块所述定型模板拼接为两块墙体模板,相邻两个定型模板之间由所述万能板连接固定,所述万能板与所述定型模板的厚度相同,所述定型模板的平面与所述万能板的底面相平齐,两个墙体模板的平面相对设置,且两个墙体模板上的万能板位置相互对应;所述桥筒为圆筒状且间隔分布在所述万能板上,桥筒与万能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所述套管设置于两块墙体模板之间,所述模顶设置于所述套管的两端,所述模顶插接在所述桥筒上,所述穿墙螺栓穿过所述万能板、桥筒、模顶以及套管,所述穿墙螺栓的两端固定在万能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墙螺栓定位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型模板、万能板、桥筒、穿墙螺栓、模顶以及套管;若干块所述定型模板拼接为两块墙体模板,相邻两个定型模板之间由所述万能板连接固定,所述万能板与所述定型模板的厚度相同,所述定型模板的平面与所述万能板的底面相平齐,两个墙体模板的平面相对设置,且两个墙体模板上的万能板位置相互对应;所述桥筒为圆筒状且间隔分布在所述万能板上,桥筒与万能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所述套管设置于两块墙体模板之间,所述模顶设置于所述套管的两端,所述模顶插接在所述桥筒上,所述穿墙螺栓穿过所述万能板、桥筒、模顶以及套管,所述穿墙螺栓的两端固定在万能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墙螺栓定位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万能板包括面板、隔板、板脊、连孔部以及天井部;所述面板为长条板,若干所述隔板沿面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隔板与所述面板相互垂直,且隔板的两侧面分别与面板的两侧面重合,所述板脊为长方形柱体,所述板脊分布于所述隔板上部的两角,且所述板脊的长度与所述面板的长度相同,相邻两个隔板之间为一个单元体,在单元体的中部设有分板将单元体分为沿面板长度方向的两个部分,分别为所述连孔部和所述天井部;所述天井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边肋,且在所述边肋上开有操作孔,在所述天井部两端的隔板与分板上分别设有筒肩;在所述连孔部的上下两面分别设有上孔筋和下孔筋,所述上孔筋和下孔筋的两端分别与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峰张灵巧刘国林姚奇李广飞彭遥田沙沙郭金达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润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