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氮吸收能力的早期无损鉴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213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58
一种茶树氮吸收能力的早期无损鉴定方法,属于茶树栽培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茶树插穗枝条选择与扦插、根系的选择与前处理;2)非损伤性微测根系的固定;3)测试液选择;4)非损伤性微测系统校正;5)根系表面NH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树氮吸收能力的早期无损鉴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树栽培
,具体为一种茶树氮吸收能力的早期无损鉴定方法。
技术介绍
茶树以鲜叶为收获对象,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大,大量研究表明氮肥对茶叶有明显增产效果。然而,通过单纯施肥来缓解茶园土壤养分贫瘠问题,不但会增加茶产业的投入成本和肥料带来的潜在环境风险,更不符合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因此,选育氮高效茶树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茶树是多年生的经济作物,选育良种耗时长。综上所述,开发一种快速有效的茶树氮吸收能力的早期无损鉴定技术不但能大大缩短氮高效茶树品种选育时间,而且还能使选育的茶树品种完整保留,以便后期的田间验证。目前,有关茶树氮吸收能力的早期无损鉴定技术仍为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茶树氮吸收能力的早期无损鉴定方法的技术方案,茶树资源进行沙培扦插一段时间,然后连根取出茶苗,对茶苗根系进行硝酸根和铵根离子流速的非损伤性微测,以评价茶树资源的氮吸收能力。所述的一种茶树氮吸收能力的早期无损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茶树插穗枝条选择与扦插、根系的选择与前处理:将待鉴定品种与对照品种分别进行穗条留养、扦插,待扦插苗长出2-4cm新鲜嫩根后,将待测根系剪下,备用;2)非损伤性微测根系的固定:将待测根系固定在测试盘底部;3)测试液选择:采用0.08-0.12mMCaCl2,0.25-0.35mM吗啉乙磺酸MES和不同浓度的NH4NO3混合作为测试液,用0.5m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溶液将测试液pH调节至6.3-6.8,NH4NO3浓度测试设计0.1,0.5,1,5,8mM浓度梯度,涵盖茶树低氮,中氮和高氮的浓度梯度;4)非损伤性微测系统校正:每次测试或换探针前,采用三点法对非损伤性微测系统进行校正,选择NH4NO3浓度为0.1,1,8mM;5)根系表面NH4+和NO3-离子流速测定:在成熟区选择根系表面光滑的位点进行测试,每个位点测试2-4min,一条根系选择3个位点,流速测定后取平均值作为一条根的流速值,每个试验选取6条根作为生物学重复;6)茶树氮吸收能力评价:根据不同浓度下NH4+和NO3-离子流速,计算总氮流速,采用米氏动力学方程求出总氮的吸收动力学参数,将鉴定品种和对照品种的吸收动力学参数进行比对,评价鉴定品种的氮吸收能力;7)扦插苗回植。所述的一种茶树氮吸收能力的早期无损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具体包括:a.茶树插穗枝条选择与沙培扦插:将茶树不采春茶,待鉴定品种与对照品种分别进行穗条留养,在3月初,待茶树枝条变硬之后,将茎段仍为绿色的茶树枝条剪下,然后,将枝条剪成带有一芽一叶的2.5-3.5cm长的插穗;沙培采用的沙子经过淋洗与充分晾晒,在田间进行铺设,厚度15-25cm,选择阴雨天,将剪好的插穗扦插到沙子中,扦插完毕后,进行浇灌,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8-83%,搭建遮阳架,用两层遮阳网进行遮阳;b.非损伤性微测根系的选择与前处理:待扦插苗长出根系后,小心从沙子中取出根系,用纯水将根系表面的沙子洗净,在茶树营养液中培养至长出2-4cm新鲜嫩根后,将待测根系剪下,放在测试液中进行离子平衡稳定5-15min,优选10min。所述的一种茶树氮吸收能力的早期无损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具体包括:将待测根系一端用两条狭长的滤纸夹住,放入测试盘中,滤纸两端分别用1个1×1cm的平底小方石固定,使待测根系不至于紧贴于测试盘底部,防止测试过程中探针尖端破损。所述的一种茶树氮吸收能力的早期无损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采用0.1mMCaCl2,0.3mM吗啉乙磺酸MES和不同浓度的NH4NO3作为测试液,用0.5m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溶液将测试液pH调节至6.5。所述的一种茶树氮吸收能力的早期无损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树营养液由于以下物质混合制成:1mMNH4NO3、0.07mMKH2PO4、0.3mMK2SO4、0.67mMMgSO4·7H2O、0.53mMCaCl2·2H2O、0.035mMAl2(SO4)3·18H2O、7μMH3BO4、1μMMnSO4·H2O、0.67μMZnSO4·7H2O、0.13μMCuSO4·5H2O、0.047μM(NH4)6Mo7O24·4H2O、4.2μMEDTA-Fe,余量为纯水,用0.01mMNaOH调pH至5.0。上述茶树营养液、测试液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自行配制。上述一种茶树氮吸收能力的早期无损鉴定方法,茶树资源进行沙培扦插一段时间,然后连根取出茶苗,对茶苗根系进行硝酸根和铵根离子流速的非损伤性微测,以评价茶树资源的氮吸收能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1)茶树插穗枝条选择与沙培扦插:选择龙井43作为高氮高效茶树品种对照,乌牛早作为低氮高效茶树对照品种,中茶302为待鉴定品种,将茶树不采春茶,待鉴定品种(中茶302)与对照品种(龙井43和乌牛早)分别进行穗条留养,在3月初,待茶树枝条变硬之后,将茎段仍为绿色的茶树枝条剪下,然后,将枝条剪成带有一芽一叶的2.5-3.5cm长的插穗。沙培采用的沙子经过淋洗与充分晾晒,在田间进行铺设(厚度20cm)。选择阴雨天,将剪好的插穗扦插到沙子中。扦插完毕后,进行浇灌,保持田间持水量的80%。搭建遮阳架,用两层遮阳网进行遮阳;2)非损伤性微测根系的选择与前处理:待扦插苗长出根系后,小心从沙子中取出根系,用纯水将根系表面的沙子洗净,在茶树营养液中培养至长出2-4cm新鲜嫩根后,将待测根系剪下,放在待测液中进行离子平衡稳定10min;3)非损伤性微测根系的固定:将待测根系一端用两条狭长的滤纸夹住,放入测试盘中,滤纸两端分别用1个1×1cm的平底小方石固定,使待测根系不至于紧贴于测试盘底部,防止测试过程中探针尖端破损;4)测试液选择:采用0.1mMCaCl2,0.3mMMES和不同浓度的NH4NO3作为测试液,用0.5mMTris溶液将测试液pH调节至6.5,NH4NO3浓度测试设计0.1,0.5,1,5,8mM浓度梯度,涵盖茶树低氮,中氮和高氮的浓度梯度;5)非损伤性微测系统校正:每次测试或换探针前,采用三点法对非损伤性微测系统进行校正,选择NH4NO3浓度为0.1,1,8mM;6)根系表面NH4+和NO3-离子流速测定:在成熟区选择根系表面光滑的位点进行测试,每个位点测试3min,一条根系选择3个位点,流速测定后取平均值作为一条根的流速值,每个试验选取6条根作为生物学重复;7)茶树氮吸收能力评价:根据不同浓度下NH4+和NO3-离子流速,计算总氮流速,采用米氏动力学方程求出总氮的吸收动力学参数,将中茶302和对照品种龙井43和乌牛早的吸收动力学参数进行比对,调查发现,对于Vmax值,中茶302大于龙井43,对于α值,中茶302与乌牛早相当;因此,中茶302的氮吸收能力鉴定为双高效。8)扦插苗回植:测试结束后,将所取的扦插苗重新插回沙子中,以便后期试验使用。从表1可以看出,待鉴定茶树品种中茶302的Vmax值明显优于高氮高效的对照品种龙井43,α值与低氮高效的对照品种乌牛早相当。因此,中茶302的氮吸收能力鉴定为双高效。在上述实施例中步骤3)中,测试液采用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树氮吸收能力的早期无损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茶树插穗枝条选择与扦插、根系的选择与前处理:将待鉴定品种与对照品种分别进行穗条留养、扦插,待扦插苗长出2‑4 cm新鲜嫩根后,将待测根系剪下,备用;2)非损伤性微测根系的固定:将待测根系固定在测试盘底部;3)测试液选择:采用0.08‑0.12 mM CaCl2, 0.25‑0.35 mM 吗啉乙磺酸MES 和不同浓度的NH4NO3混合作为测试液,用0.5 m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溶液将测试液pH调节至6.3‑6.8,NH4NO3浓度测试设计0.1,0.5,1,5,8 mM浓度梯度,涵盖茶树低氮,中氮和高氮的浓度梯度;4)非损伤性微测系统校正:每次测试或换探针前,采用三点法对非损伤性微测系统进行校正,选择NH4NO3浓度为0.1,1,8 mM;5)根系表面NH4+和NO3‑离子流速测定:在成熟区选择根系表面光滑的位点进行测试,每个位点测试2‑4 min,一条根系选择3个位点,流速测定后取平均值作为一条根的流速值,每个试验选取6条根作为生物学重复;6)茶树氮吸收能力评价:根据不同浓度下NH4+和NO3‑离子流速,计算总氮流速,采用米氏动力学方程求出总氮的吸收动力学参数,将鉴定品种和对照品种的吸收动力学参数进行比对,评价鉴定品种的氮吸收能力;7)扦插苗回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树氮吸收能力的早期无损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茶树插穗枝条选择与扦插、根系的选择与前处理:将待鉴定品种与对照品种分别进行穗条留养、扦插,待扦插苗长出2-4cm新鲜嫩根后,将待测根系剪下,备用;2)非损伤性微测根系的固定:将待测根系固定在测试盘底部;3)测试液选择:采用0.08-0.12mMCaCl2,0.25-0.35mM吗啉乙磺酸MES和不同浓度的NH4NO3混合作为测试液,用0.5m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溶液将测试液pH调节至6.3-6.8,NH4NO3浓度测试设计0.1,0.5,1,5,8mM浓度梯度,涵盖茶树低氮,中氮和高氮的浓度梯度;4)非损伤性微测系统校正:每次测试或换探针前,采用三点法对非损伤性微测系统进行校正,选择NH4NO3浓度为0.1,1,8mM;5)根系表面NH4+和NO3-离子流速测定:在成熟区选择根系表面光滑的位点进行测试,每个位点测试2-4min,一条根系选择3个位点,流速测定后取平均值作为一条根的流速值,每个试验选取6条根作为生物学重复;6)茶树氮吸收能力评价:根据不同浓度下NH4+和NO3-离子流速,计算总氮流速,采用米氏动力学方程求出总氮的吸收动力学参数,将鉴定品种和对照品种的吸收动力学参数进行比对,评价鉴定品种的氮吸收能力;7)扦插苗回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氮吸收能力的早期无损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具体包括:a.茶树插穗枝条选择与沙培扦插:将茶树不采春茶,待鉴定品种与对照品种分别进行穗条留养,在3月初,待茶树枝条变硬之后,将茎段仍为绿色的茶树枝条剪下,然后,将枝条剪成带有一芽一叶的2.5-3.5cm长的插穗;沙培采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丽成浩王丽鸳韦康吴立赟苏静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