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双酚A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2125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双酚A(BPA)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以苯胺类化合物作为衍生化试剂,与双酚A反应,生成重氮化合物,采用HPLC对衍生化产物进行分析,进而得到样品中BPA含量。原理是BPA与衍生化试剂反应生成重氮化合物后,具有更强的紫外或荧光吸收,可降低检测限,提高灵敏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检测限低、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能准确对样品中BPA进行定量检测等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建立的方法的检测限为0.18ng,定量限为0.54ng。与HPLC直接测定法相比,检测限更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如食品包装材料、食品中BPA的限量检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双酚A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双酚A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采用柱前衍生-HPLC检测双酚A的方法,该方法可用于食品安全领域中双酚A的限量检查。
技术介绍
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双酚A学名2,2-二(4-羟基苯基)丙烷,简称二酚基丙烷,也称BPA,是一种外源性的内分泌干扰物,是合成塑料包装制品的一种添加剂,其可通过食品包装和塑料薄膜迁移到食品或是饮料中,被人体吸收,进而逐步危害人体健康。BPA的危害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广泛关注,很多国家已经颁布了相关法律,禁止在食品包装材料中添加含BPA的物质,尤其是婴儿用品。1994年我国卫生部颁布的《GB14942~199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成型品卫生标准》对BPA用量规定为每升蒸馏水中所含的酚类要小于0.05mg。我国目前对PC材料奶瓶的检测采用滴定法,试样前处理均需多次萃取,多次离心,操作繁琐,前处理时间长,滴定法准确度和灵敏度较低,无法用于痕量样品的检测。因此建立方便、快捷的检测双酚A的技术对于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操作简单、灵敏度较高的检测双酚A的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检测双酚A(BPA)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液液萃取的方法提取待测样品中的双酚A,获得含有双酚A的待测样品溶液;(2)在pH为1~2的盐酸水溶液中,缓慢滴加作为衍生化试剂的苯胺类化合物溶液,混合均匀,在冰浴下搅拌,继而滴加亚硝酸钠溶液,亚硝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亚硝酸,然后苯胺类化合物与亚硝酸反应生成重氮盐,充分反应后,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值至8~10,缓慢滴加待测样品溶液,待测样品中的BPA与重氮盐反应生成衍生化产物,反应完成后,浓缩反应液至干,用有机溶剂定容后,有机膜过滤,弃去初滤液,续滤液进液相分析;第一步合成亚硝酸:第二步合成重氮盐:第三步与重氮盐反应生成衍生化产物:其中,R为氢、甲基或硝基;(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荧光检测方法分析样品溶液,计算出样品中双酚A的含量。其中,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液液萃取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待测样品用2~3倍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2~3次,去除水溶性杂质,合并萃取液减压浓缩至干,用一定量的有机溶剂定容,得到含有双酚A的待测样品溶液。其中,优选的,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其中,优选的,步骤(2)中第一步反应、第二步反应以及第三步反应需要避光进行,所述反应的温度均为0~4℃。其中,优选的,步骤(2)中,按照摩尔比计算,盐酸:亚硝酸钠:苯胺类衍生化试剂:BPA的比例为4~8:0.5~1.5:0.5~1.5:0.5~1。其中,优选的,步骤(2)中,第一步反应、第二步反应以及第三步反应时间均为20~40min。其中,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色谱甲醇。其中,优选的,步骤(3)中,色谱柱为C18液相色谱柱,流速:1.0mL/min,进样体积10μL,柱温20~25℃,最大吸收波长350nm。其中,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待测样品为食品或包装材料。其中,优选的,所述的食品包括饮用水、非饮用水以及饮料。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选择苯胺类化合物作为衍生化试剂,与样品中的双酚A通过反应,得到重氮化合物,BPA与衍生化试剂反应生成重氮化合物后,具有更强的紫外或荧光吸收,可降低检测限,提高灵敏度,进而使用HPLC进行含量分析,以解决目前标准存在的准确度低、检测限高,对于样品中痕量双酚A无法检测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衍生化条件步骤简单、易控,可操作性、重复性强,与直接测定法相比,检测限低、灵敏度高、准确度增强,可用于食品安全质量控制过程中。附图说明图1为苯胺与对照品衍生化产物的HPLC色谱图;图2为苯胺与蒸馏水中BPA衍生化产物的HPLC色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例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标准曲线绘制及灵敏度检测精密称定BPA适量,配制成浓度分别为56μg/mL,28μg/mL,14μg/mL,7μg/mL,3.5μg/mL,1.75μg/mL的对照品溶液。在pH为1-2的盐酸水溶液中,缓慢滴加0.5mmol苯胺溶液5mL,混合均匀。在冰浴下搅拌,继而滴加0.5mmol亚硝酸钠溶液5mL,充分反应30min后,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值至8-10,缓慢滴加上述不同浓度的双酚A对照品溶液各5mL,反应20min后浓缩至干,得到衍生化产物,用色谱甲醇定容后,0.45μm有机膜过滤,弃去初滤液,续滤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荧光检测方法分析样品溶液,计算出样品中双酚A的含量。苯胺与对照品衍生化产物的HPLC色谱图如图1所示。第一步合成亚硝酸:第二步合成重氮盐:第三步与重氮盐反应生成衍生化产物:其中,R为氢;色谱柱为C18液相色谱柱,流速:1.0mL/min,进样体积10μL,柱温20~25℃,最大吸收波长350nm。以各组分的峰面积为纵坐标,以BPA浓度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到线性回归方程。苯胺-BPA衍生化法的线性方程为:y=79043x-15778,R2=0.9994,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可用于BPA含量测定。经测定,该衍生化方法对于BPA的检测限为0.18ng,定量限为0.54ng。实施例2将4-6mmol盐酸配制成pH为1-2的盐酸溶液,缓慢滴加0.5mmol苯胺溶液,混合均匀。在冰浴搅拌下,滴加0.5mmol亚硝酸钠溶液,充分反应30min后,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值至9,缓慢滴加100mL饮用水,反应20min后浓缩至干,得到衍生化产物,用色谱甲醇定容后,0.45μm有机膜过滤,弃去初滤液,续滤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荧光检测方法分析样品溶液,计算出样品中双酚A的含量。结果见表1。色谱柱为C18液相色谱柱,流速:1.0mL/min,进样体积10μL,柱温20~25℃,最大吸收波长350nm。实施例3将4-6mmol盐酸配制成pH为1-2的盐酸溶液,缓慢滴加0.5mmol苯胺溶液,混合均匀。在冰浴搅拌下,滴加0.5mmol亚硝酸钠溶液,充分反应30min后,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值至9,缓慢滴加100mL蒸馏水,反应20min后浓缩至干,得到衍生化产物,用色谱甲醇定容后,0.45μm有机膜过滤,弃去初滤液,续滤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荧光检测方法分析样品溶液,计算出样品中双酚A的含量。结果见表1。苯胺与蒸馏水中BPA衍生化产物的HPLC色谱图如图2所示。色谱柱为C18液相色谱柱,流速:1.0mL/min,进样体积10μL,柱温20~25℃,最大吸收波长350nm。实施例4将4-6mmol盐酸配制成pH为1-2的盐酸溶液,缓慢滴加0.5mmol苯胺溶液,混合均匀。在冰浴搅拌下,滴加0.5mmol亚硝酸钠溶液,充分反应30min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双酚A(BP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液液萃取的方法提取待测样品中的双酚A,获得含有双酚A的待测样品溶液;(2)在pH为1~2的盐酸水溶液中,缓慢滴加作为衍生化试剂的苯胺类化合物溶液,混合均匀,在冰浴下搅拌,继而滴加亚硝酸钠溶液,亚硝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亚硝酸,然后苯胺类化合物与亚硝酸反应生成重氮盐,充分反应后,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值至8~10,缓慢滴加待测样品溶液,待测样品中的BPA与重氮盐反应生成衍生化产物,反应完成后,浓缩反应液至干,用有机溶剂定容后,有机膜过滤,弃去初滤液,续滤液进液相分析;第一步合成亚硝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双酚A(BP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液液萃取的方法提取待测样品中的双酚A,获得含有双酚A的待测样品溶液;(2)在pH为1~2的盐酸水溶液中,缓慢滴加作为衍生化试剂的苯胺类化合物溶液,混合均匀,在冰浴下搅拌,继而滴加亚硝酸钠溶液,亚硝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亚硝酸,然后苯胺类化合物与亚硝酸反应生成重氮盐,充分反应后,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值至8~10,缓慢滴加待测样品溶液,待测样品中的BPA与重氮盐反应生成衍生化产物,反应完成后,浓缩反应液至干,用有机溶剂定容后,有机膜过滤,弃去初滤液,续滤液进液相分析;第一步合成亚硝酸:第二步合成重氮盐:第三步BPA与重氮盐反应生成衍生化产物:其中,R为氢、甲基或硝基;(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荧光检测方法分析样品溶液,计算出样品中双酚A的含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液液萃取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待测样品用2~3倍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2~3次,去除水溶性杂质,合并萃取液减压浓缩至干,用一定量的有机溶剂定容,得到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波李洋洋王金辉杨异卉甘春丽黄健蔺聪聪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