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具内物料位置检测方法及上料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192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具内物料位置检测方法及上料检测装置,涉及3D玻璃面板制造技术领域,为解决治具中的平板玻璃原料放置不到位导致治具与玻璃原料损坏的问题。所述治具内物料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物料移动到检测区,发射光纤射出光线,光线的光路位于承装有正确放置有物料的治具的顶面上方;当接收光纤接收到光线,光纤控制器向总控制器传递高电平数字信号;当接收光纤未接收到光线,光纤控制器向总控制器传递低电平数字信号,总控制器控制预警机构启动。所述治具内物料位置检测方法应用于检测治具中的玻璃面板是否放置到位,检测速度快,精确度高,且具有预警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治具内物料位置检测方法及上料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3D玻璃面板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治具内物料位置检测方法及上料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中使用的3D玻璃面板,通常由3D热弯自动化设备制造。在制造3D玻璃面板的过程中,采用平面板玻璃作为原料,通过3D热弯自动化设备加工处理(热弯成型),以形成3D玻璃面板。3D热弯自动化设备在上料时,需要将平面板玻璃原料放置到治具中底座指定准确位置,然后再将治具上盖放置在治具底座上合拢为整体。在治具中的平面板玻璃原料放置到正确位置时,治具的顶面各处均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各治具的高度均一致。若治具中的平面板玻璃原料没有放置到正确位置时,治具上盖会被平面板玻璃原料顶起,成歪斜状态,治具的整体高度会超过正常的水平高度。超高的治具进入下工序热弯炉墙体内进行加压加热时,治具会被压坏,治具里面的平面板玻璃原料会变成碎片,导致治具和玻璃均报废,还会引起机器报警和停机,治具超高引起的故障已经严重影响成品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具内物料位置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3D玻璃制造过程中,由于治具中的平面板玻璃原料放置不到位导致治具超高,从而造成治具与玻璃原料损坏,成品良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具内物料位置检测方法,包括:当物料移动到检测区,发射光纤射出光线,光线的光路位于承装有放置于正确区域的物料的治具的顶面上方;当接收光纤接收到光线,光纤控制器向总控制器传递高电平数字信号,代表物料放置于治具内正确区域;当所述接收光纤未接收到光线,所述光纤控制器向所述总控制器传递低电平数字信号,代表物料未放置于治具内正确区域,所述总控制器控制预警机构启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光纤射出件射出的光线为红外激光。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预警装置包括三色灯,当所述总控制器接收到高电平数字信号,所述总控制器控制所述三色灯中绿灯亮起;当所述总控制器接收到低电平数字信号,所述总控制器控制所述三色灯中红灯亮起。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治具内物料位置检测方法具有以下优势:当将物料放置到治具中,若物料放置于正确位置,则治具的高度为标准高度,光线由治具顶面上方穿过,此时接收光纤可接收到发射光纤发出的光线;若物料未能放置到正确位置,则会导致治具的上盖倾斜,治具至少有部分区域的高度高于标准高度,即治具有部分区域遮挡在发射光纤和接收光纤之间,阻断了光路,导致发射光纤射出的光线无法到达接收光纤,预警机构启动。如此设置,通过检测治具是否超高则可判断位于治具内的物料是否放置于正确位置,在物料未能放置于正确位置时进行报警,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避免将该未正确放置物料的治具送入下一工序。因此,使用本申请提供的物料位置检测方法可判断治具内的物料是否放置到位,若物料未能放置到位则启动预警机构,提醒工作人员注意,从而避免将物料未能放置到位的治具送入下一工序,避免了治具与物料的损坏,避免了下移工序中设备的停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成品良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料检测装置,应用上述治具内物料位置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3D玻璃制造过程中,由于治具中的平面板玻璃原料放置不到位导致治具超高,从而造成治具与玻璃原料损坏,成品良率较低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上料检测装置,包括:上料机构、检测机构、预警机构和治具,所述治具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之间形成物料容纳腔;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发射光纤和接收光纤和总控制器,所述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预警机构、所述发射光纤和所述接收光纤连接,所述发射光纤和所述接收光纤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料机构的上料端的两侧,所述发射光纤的光线发射口的底部与所述上料端的距离与所述治具的顶面与所述上料端的距离相等,所述发射光纤射出的光线的光路与所述治具的顶面平行。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发射光纤与所述接收光纤分别通过支架与所述上料机构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安装座、立柱和固定件,所述立柱通过安装座与所述上料机构连接,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立柱上,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发射光纤或所述接收光纤。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滑动套设于所述立柱上,且所述固定件通过锁紧结构与所述立柱固定。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上沿轴向设置有刻度线。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预警机构包括蜂鸣器和指示灯。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灯为三色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上料检测装置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上料检测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当治具移动到上料机构的上料端,若治具中的平面板玻璃原料放置于正确位置,则接收光纤可以接收到发射光纤射出的光线;若治具中的平面板玻璃原料未放置于正确位置,则使得治具的上盖翘起,治具的上盖遮挡在发射光纤射出光线的光路,使得发射光纤射出的光线无法到达接收光纤,此时发射光纤传递信号到总控制器,总控制器控制预警机构进行预警。综上,通过检测机构可以检测到治具内的平面板玻璃原料是否放置到正确位置,在检测到平面板玻璃原料未放置到治具内的正确位置时,总控制器控制预警机构进行预警,从而引起操作人员的注意,以调整治具内的平面板玻璃原料的位置,避免超高的治具进入下一工序,从而避免治具及平面板玻璃原料的损坏,提高成品良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料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料检测装置的电气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料检测装置中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料检测装置中治具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料检测装置中治具内平面板玻璃原料放于正确位置时治具与检测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料检测装置中治具内平面板玻璃原料未放于正确位置时治具与检测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图中:10-上料机构;20-治具;21-底座;22-上盖;23-物料容纳腔;30-支架;31-安装座;32-立柱;33-固定件;41-发射光纤;42-接收光纤;43-光纤控制器;44-总控制器;50-三色灯;60-平面板玻璃原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具内物料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物料移动到检测区,发射光纤射出光线,光线的光路位于承装有放置于正确区域的物料的治具的顶面上方;当接收光纤接收到光线,光纤控制器向总控制器传递高电平数字信号,代表物料放置于治具内正确区域;当所述接收光纤未接收到光线,所述光纤控制器向所述总控制器传递低电平数字信号,代表物料未放置于治具内正确区域,所述总控制器控制预警机构启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具内物料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物料移动到检测区,发射光纤射出光线,光线的光路位于承装有放置于正确区域的物料的治具的顶面上方;当接收光纤接收到光线,光纤控制器向总控制器传递高电平数字信号,代表物料放置于治具内正确区域;当所述接收光纤未接收到光线,所述光纤控制器向所述总控制器传递低电平数字信号,代表物料未放置于治具内正确区域,所述总控制器控制预警机构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内物料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射出件射出的光线为红外激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内物料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装置包括三色灯,当所述总控制器接收到高电平数字信号,所述总控制器控制所述三色灯中绿灯亮起;当所述总控制器接收到低电平数字信号,所述总控制器控制所述三色灯中红灯亮起。4.一种上料检测装置,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具内物料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检测机构、预警机构和治具,所述治具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之间形成物料容纳腔;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发射光纤、接收光纤、光纤控制器和总控制器,所述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会生曾林波
申请(专利权)人:蓝思智能机器人长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