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鱼类表面图像采集测量装置
本技术属于鱼类表面图像采集测量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鱼类表面图像采集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水产研究中,经常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鱼类进行数据测量,而其中鱼体表面图像采集技术是利用机器视觉技术的基础。专利技术人所申请的申请号为“201611253050.6”的专利1、“2017203186779”的专利2、“2017208612382”的专利3均涉及一种测量装置。但是:(1)专利1中在采集图像拍照过程中鱼体前端和后端至少有一端由理鱼装置夹持,相机只能使用线阵相机或面阵相机中的一行像素;(2)专利1中至少需要使用3台相机;(3)专利1中在采集图像拍照过程中,始终有理鱼装置夹持鱼体,其下降加速度由于夹持力的变化而变化,即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匀加速运动,而通过垂直线阵相机监测鱼体计算出的加速度是以匀加速运动为前提的,与实际鱼体下降的加速度有一定偏差,在根据监测计算的加速度计算每条扫描线之间的距离时与实际有误差,在进行图像重构时,对垂直方向的图像精度影响较大;(4)专利1、专利2中鱼体通道与相机、照明等装置没有隔离,在鱼体快速通过相机视野时,其表面粘液、污物等 ...
【技术保护点】
1.鱼类表面图像采集测量装置,包括料斗(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端开口与料斗(1)连接、下端开口与图像采集装置(4)的上端开口连接的理鱼装置(2);所述图像采集装置(4)的下端开口依次连接变径管(5)和鱼体厚度测量装置(8)。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10 CN 20182069508151.鱼类表面图像采集测量装置,包括料斗(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端开口与料斗(1)连接、下端开口与图像采集装置(4)的上端开口连接的理鱼装置(2);所述图像采集装置(4)的下端开口依次连接变径管(5)和鱼体厚度测量装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表面图像采集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理鱼装置(2)包括双板理鱼装置(21),所述双板理鱼装置(21)包括矩形筒Ⅱ(211),矩形筒Ⅱ(211)内部的上部设置两块相对的夹板Ⅱ(215),两块夹板Ⅱ(215)的上端分别通过转轴Ⅱ(216)转动连接在矩形筒Ⅱ(211)的侧壁上,两块夹板Ⅱ(215)的下端通过弹簧Ⅱ(213)固定在矩形筒Ⅱ(211)相对的侧壁上;或者所述双板理鱼装置(21)包括矩形筒Ⅱ(211),矩形筒Ⅱ(211)内部设置两块相对设置的活动压板Ⅱ(212),两块活动压板Ⅱ(212)分别通过弹簧Ⅱ(213)固定在矩形筒Ⅱ(211)相对的侧壁上,所述两个活动压板Ⅱ(212)位于矩形筒Ⅱ(211)入口处的一端均向各自的弹簧Ⅱ(213)侧弯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表面图像采集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理鱼装置(2)包括V型槽理鱼装置(22),V型槽理鱼装置(22)的包括矩形筒Ⅲ(221),矩形筒Ⅲ(221)内部相对的内壁上分别连接有一个旋转轴(222),每个旋转轴(222)上均连接一个V型导流槽(223)的一端,V型导流槽(223)的下端分别通过弹簧Ⅲ(224)连接在矩形筒Ⅲ(221)内部相对的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表面图像采集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管(5)和鱼体厚度测量装置(8)之间还设置有单板理鱼装置(7),所述单板理鱼装置(7)包括矩形筒Ⅰ(701),矩形筒Ⅰ(701)内部设置有上端通过转轴Ⅰ(706)连接在矩形筒Ⅰ(701)内壁上、下端通过弹簧Ⅰ(703)连接在矩形筒Ⅰ(701)内壁上的夹板Ⅰ(705);或者所述单板理鱼装置(7)包括矩形筒Ⅰ(701),矩形筒Ⅰ(701)内部设置有一端连接在矩形筒Ⅰ(701)的一侧内壁上、另一端连接活动压板Ⅰ(702)的弹簧Ⅰ(70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林,周高宪,胡亚东,杨兴丽,王兆平,杨慧,马超,张芹,张圆圆,屈长义,陈杰,耿如意,许超,吴小军,李泓,张开松,冯建新,郭邵萌,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