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189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属于废热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废热池、位于废热池上方的废热管道、设置在废热管道出口处的格栅、固定在废热池内的导轨柱、滑动安装在导轨柱上的漂浮装置、入口固定安装在漂浮装置上的取热管道、与取热管道出口相连接的毛发聚集器、与毛发聚集器相连接的取热循环泵,其中,取热管道的入口随漂浮装置始终漂浮在废热池液面的上部,无论液面高度如何变化,取热管道的入口始终位于废热池中上液面以下20cm~40cm处,进而保证了无论废热池的温度如何变化,取热管道从废热池中获取的液体始终是温度最高的液体,可以提高废热池的余热回收效率,充分利用废热池的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并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热回收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家能源价格不断的上涨,其次国家要求低能减排的标准越来越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成本成为各个公司企业的重要问题,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问题,国家也加大了对环保能源利用的重视力度,如何能够更好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更少的利用能源成为了首要议题。在生产过程中,很多废水温度高达80℃以上,若直接排放将导致两种不良后果;其一,排入废水处理池,可使池中废水湿度上升至50℃以上,严重影响好氧生物的废水处理能力,且还需对其降温:其二,造成能源浪费,增加生成成本,大量热能的浪费,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因此,亟待开发一种用于废热池的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旨在提高废热池的余热回收效率,充分利用废热池的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并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废热池、位于所述废热池上方的废热管道、设置在所述废热管道出口处的格栅、固定在所述废热池内的导轨柱、滑动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废热池、位于所述废热池上方的废热管道、设置在所述废热管道出口处的格栅、固定在所述废热池内的导轨柱、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柱上的漂浮装置、入口固定安装在所述漂浮装置上的取热管道、与所述取热管道出口相连接的毛发聚集器、与所述毛发聚集器相连接的取热循环泵,其中,所述取热管道的入口随所述漂浮装置上下浮动且所述取热管道的入口始终位于所述废热池中上液面以下,所述取热管道的入口的下端到所述废热池中上液面的距离始终在20cm~40cm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废热池、位于所述废热池上方的废热管道、设置在所述废热管道出口处的格栅、固定在所述废热池内的导轨柱、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柱上的漂浮装置、入口固定安装在所述漂浮装置上的取热管道、与所述取热管道出口相连接的毛发聚集器、与所述毛发聚集器相连接的取热循环泵,其中,所述取热管道的入口随所述漂浮装置上下浮动且所述取热管道的入口始终位于所述废热池中上液面以下,所述取热管道的入口的下端到所述废热池中上液面的距离始终在20cm~40cm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柱包括相互配合的左立柱和右立柱,其中,所述左立柱的左面、前面和后面上均设置有用于滚球滚动的轨道,所述右立柱的右面、前面和后面上均设置有用于滚球滚动的轨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热池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装置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左立柱上的左浮套装置、滑动安装在所述右立柱上的右浮套装置、用于连接所述左浮套装置和所述右浮套装置的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前连接板和所述后连接板之间的取热管道入口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取热管道入口固定装置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前连接板和所述后连接板的中部,所述前连接板和所述后连接板靠近所述右浮套装置和所述左浮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立新刘光乘闵向东任江伟刘俊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国信海天中心建设有限公司青岛金科润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