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物料底部架空放置且热量流动的箱式电窑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873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29
一种便于物料底部架空放置且热量流动的箱式电窑炉,涉及一种箱式电窑炉,第一热风机(7)的吸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箱式炉体(1)的内顶部连通,所述第一热风机(7)的出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一U型管(3)的中部连通,第二热风机(8)的出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箱式炉体(1)的内顶部连通,第二热风机(8)的吸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二U型管(4)的中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箱式炉体设置第一U型管和第二U型管,通过第一热风机和第二热风机双向对流,使箱式炉体内的热空气均匀,并在箱式炉体内设置带镂空的上板,实现了对物料的底部进行加热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物料底部架空放置且热量流动的箱式电窑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箱式电窑炉,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物料底部架空放置且热量流动的箱式电窑炉。
技术介绍
电窑炉通常由窑室、燃烧设备、通风设备,输送设备等四部分组成,电窑炉以电为能源,多半以电炉丝、硅碳棒或二硅化钼作为发热组件,依靠电能辐射和导热原理进行氧化气氛烧制。有些箱式电窑炉缺乏将炉体内的热量循环流动起来的结构,会出现炉体内顶部和底部存在热量差,如在初始加热时,从而影响加热效果,还有放置在炉体内最底部的物料与热量接触不够充分,加热不充分。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于物料底部架空放置且热量流动的箱式电窑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便于物料底部架空放置且热量流动的箱式电窑炉,通过在箱式炉体设置第一U型管和第二U型管,通过第一热风机和第二热风机双向对流,使箱式炉体内的热空气均匀,并在箱式炉体内设置带镂空的上板,实现了对物料的底部进行加热的目的。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物料底部架空放置且热量流动的箱式电窑炉,包括箱式炉体、上板和下板,在箱式炉体顶部表面一侧安装有第一热风机,且第一热风机的吸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箱式炉体的内顶部连通,所述第一热风机的出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一U型管的中部连通,且第一U型管两端分别连通安装在箱式炉体的两侧底部,在箱式炉体顶部表面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热风机,且第二热风机的出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箱式炉体的内顶部连通,第二热风机的吸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二U型管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U型管两端分别连通安装在箱式炉体的两侧中部,所述箱式炉体内壁安装有耐火砖框,且耐火砖框内壁均匀分布开设有多个条形方槽,所述条形方槽内安装有电热丝,下板置于箱式炉体的内底部,上板置于下板的顶部,在上板的底面间隔设有多道通槽A,在多道通槽A的槽底分别间隔设有多个方形孔,在下板的顶面和通槽A相对的位置上设有通槽B,在下板的顶面中部和通槽B的垂直方向上设有通槽C。所述的便于物料底部架空放置且热量流动的箱式电窑炉,所述第一U型管的长度大于第二U型管。所述的便于物料底部架空放置且热量流动的箱式电窑炉,所述通槽C设置的位置和第一U型管两端接入箱式炉体内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便于物料底部架空放置且热量流动的箱式电窑炉,所述第二U型管接入箱式炉体内的位置位于上板的上方。所述的便于物料底部架空放置且热量流动的箱式电窑炉,在箱式炉体的内壁和耐火砖框之间设有防火棉。所述的便于物料底部架空放置且热量流动的箱式电窑炉,在箱式炉体的一侧设有门洞口,在门洞口上覆有门体。所述的便于物料底部架空放置且热量流动的箱式电窑炉,第一热风机、第二热风机和电热丝均外接控制开关与电源。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种便于物料底部架空放置且热量流动的箱式电窑炉结构合理,实现箱式炉体内热量流动的功能,有利于充分对物料进行加热。2.该种便于物料底部架空放置且热量流动的箱式电窑炉结构合理,有利于物料架空的底部进行加热,通过第一U型管对准通槽C,使得通槽A和通槽B内流入第一热风机从箱式炉体内吸出的热空气,有利于对物料的底部进行加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上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式炉体;2、耐火砖框;3、第一U型管;4、第二U型管;5、电热丝;6、条形方槽;7、第一热风机;8、第二热风机;9、通槽A;10、上板;11、下板;12、通槽B;13、方形孔;14、通槽C。【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技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结合附图1~4所述的便于物料底部架空放置且热量流动的箱式电窑炉,包括箱式炉体1、上板10和下板11,在箱式炉体1顶部表面一侧安装有第一热风机7,且第一热风机7的吸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箱式炉体1的内顶部连通,所述第一热风机7的出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一U型管3的中部连通,且第一U型管3两端分别连通安装在箱式炉体1的两侧底部,在箱式炉体1顶部表面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热风机8,且第二热风机8的出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箱式炉体1的内顶部连通,第二热风机8的吸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二U型管4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U型管4两端分别连通安装在箱式炉体1的两侧中部,所述第一U型管3的长度大于第二U型管4,所述箱式炉体1内壁安装有耐火砖框2,且耐火砖框2内壁均匀分布开设有多个条形方槽6,所述条形方槽6内安装有电热丝5,在箱式炉体1的内壁和耐火砖框2之间设有防火棉,下板11置于箱式炉体1的内底部,上板10置于下板11的顶部,在上板10的底面间隔设有多道通槽A9,在多道通槽A9的槽底分别间隔设有多个方形孔13,在下板11的顶面和通槽A9相对的位置上设有通槽B12,在下板11的顶面中部和通槽B12的垂直方向上设有通槽C14,所述通槽C14设置的位置和第一U型管3两端接入箱式炉体1内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U型管4接入箱式炉体1内的位置位于上板10的上方,在箱式炉体1的一侧设有门洞口,在门洞口上覆有门体,第一热风机7、第二热风机8和电热丝5均外接控制开关与电源。实施本技术所述的便于物料底部架空放置且热量流动的箱式电窑炉,使用时,本申请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箱式炉体1内的电热丝5开始对上板10上放置的物料进行加热时,操作人员启动与外接电源连通的第一热风机7和第二热风机8,由于热气膨胀上升位于箱式炉体1内顶部的区域出现热量不均衡,所以此时启动的第一热风机7通过连接管对箱式炉体1内顶部集聚的热空气经第一U型管3进入到箱式炉体1底部,同时启动的第二热风机8通过与箱式炉体1内中部连通的第二U型管4将炉体内中部的热量经连接管从第二热风机8出风口输出到箱式炉体1的内顶部,第一热风机7和第二热风机8实现了箱式炉体1内气流的双向循环,从而实现箱式炉体1内热量的流动,有利于充分对物料进行加热,通过第一U型管3喷出的热空气对准了通槽C14,从而流向了方形孔13,实现了对物料底部进行加热的目的。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物料底部架空放置且热量流动的箱式电窑炉,包括箱式炉体(1)、上板(10)和下板(11),其特征是:在箱式炉体(1)顶部表面一侧安装有第一热风机(7),且第一热风机(7)的吸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箱式炉体(1)的内顶部连通,所述第一热风机(7)的出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一U型管(3)的中部连通,且第一U型管(3)两端分别连通安装在箱式炉体(1)的两侧底部,在箱式炉体(1)顶部表面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热风机(8),且第二热风机(8)的出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箱式炉体(1)的内顶部连通,第二热风机(8)的吸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二U型管(4)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U型管(4)两端分别连通安装在箱式炉体(1)的两侧中部,所述箱式炉体(1)内壁安装有耐火砖框(2),且耐火砖框(2)内壁均匀分布开设有多个条形方槽(6),所述条形方槽(6)内安装有电热丝(5),下板(11)置于箱式炉体(1)的内底部,上板(10)置于下板(11)的顶部,在上板(10)的底面间隔设有多道通槽A(9),在多道通槽A(9)的槽底分别间隔设有多个方形孔(13),在下板(11)的顶面和通槽A(9)相对的位置上设有通槽B(12),在下板(11)的顶面中部和通槽B(12)的垂直方向上设有通槽C(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物料底部架空放置且热量流动的箱式电窑炉,包括箱式炉体(1)、上板(10)和下板(11),其特征是:在箱式炉体(1)顶部表面一侧安装有第一热风机(7),且第一热风机(7)的吸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箱式炉体(1)的内顶部连通,所述第一热风机(7)的出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一U型管(3)的中部连通,且第一U型管(3)两端分别连通安装在箱式炉体(1)的两侧底部,在箱式炉体(1)顶部表面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热风机(8),且第二热风机(8)的出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箱式炉体(1)的内顶部连通,第二热风机(8)的吸风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二U型管(4)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U型管(4)两端分别连通安装在箱式炉体(1)的两侧中部,所述箱式炉体(1)内壁安装有耐火砖框(2),且耐火砖框(2)内壁均匀分布开设有多个条形方槽(6),所述条形方槽(6)内安装有电热丝(5),下板(11)置于箱式炉体(1)的内底部,上板(10)置于下板(11)的顶部,在上板(10)的底面间隔设有多道通槽A(9),在多道通槽A(9)的槽底分别间隔设有多个方形孔(13),在下板(11)的顶面和通槽A(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川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纳维特炉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