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转笼的箱式电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4090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5:06
一种带转笼的箱式电炉,涉及一种箱式电炉,在炉体(1)的内壁覆有耐火砖墙体(2),在耐火砖墙体(2)的内部设有炉腔(4),电机(5)设有的转轴(7)的端部由炉体(1)的顶部沿轴孔伸入到炉腔(4)内,在转盘(8)的外边沿围绕穿孔(22)间隔设有多个支撑杆(3),在多个支撑杆(3)的端部和置物盘(14)的边缘之间分别设有立杆(12),转笼(13)置于炉腔(4)内,转轴(7)的端部和穿孔(22)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炉体的顶部设置电机,利用电机带动设置在耐火砖墙体内的转笼转动,实现了对烧结物品均匀加热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转笼的箱式电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箱式电炉,具体是涉及一种带转笼的箱式电炉。
技术介绍
电炉或火炉是指用于烧制陶瓷器物和雕塑或是令珐琅熔合到金属器物表面的火炉,一般用砖和石头砌成,根据需要可以制成大小各种的规格,能采用可燃气体、油或电来运转。电比使用可燃气体和油的更容易控制温度。现有的电炉在烧结的过程中由于对烧结物品的放置结构较为单一,容易造成所烧结物品受热不均匀,烧结后的物品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带转笼的箱式电炉,通过在炉体的顶部设置电机,利用电机带动设置在耐火砖墙体内的转笼转动,实现了对烧结物品均匀加热的目的。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转笼的箱式电炉,包括炉体、电机和转笼,炉体为一侧开口的箱体,在炉体的内壁覆有耐火砖墙体,在耐火砖墙体的内部设有炉腔,在炉腔的底部设有硅碳加热棒,在炉体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贯通炉腔的轴孔,电机设有的转轴的端部由炉体的顶部沿轴孔伸入到炉腔内,转笼包括转盘和置物盘,在转盘的中心部位设有穿孔,在转盘的外边沿围绕穿孔间隔设有多个支撑杆,在置物盘的中心部位设有传热孔,在传热孔内设有十字支撑,在十字支撑的顶部覆有置物网,在十字支撑上围绕十字支撑的中心部位固接有多个支撑环,在多个支撑杆的端部和置物盘的边缘之间分别设有立杆,转笼置于炉腔内,转轴的端部和穿孔相连接。所述的带转笼的箱式电炉,在电机和炉体的顶部之间设有电机架。所述的带转笼的箱式电炉,在炉体的底部设有支撑板,在支撑板的底部设有支腿。所述的带转笼的箱式电炉,在炉体的开口处覆有门体,门体的一侧和炉体开口处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连接。所述的带转笼的箱式电炉,在门体的内面设有防火棉板,在门体的外面设有拉手。所述的带转笼的箱式电炉,电机和硅碳加热棒分别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带转笼的箱式电炉,通过在炉体的顶部设置电机,利用电机带动设置在耐火砖墙体内的转笼转动,实现了对烧结物品均匀加热的目的;本技术具有设计独特、方便实用、加热效率高等特点,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市场前景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转笼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2、耐火砖墙体;3、支撑杆;4、炉腔;5、电机;6、电机架;7、转轴;8、转盘;9、支腿;10、支撑板;11、硅碳加热棒;12、立杆;13、转笼;14、置物盘;15、门体;16、防火棉板;17、合页;18、拉手;19、十字支撑;20、支撑环;21、传热孔;22、穿孔;23、置物网。【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技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结合附图1、2或3所述的带转笼的箱式电炉,包括炉体1、电机5和转笼13,炉体1为一侧开口的箱体,在炉体1的开口处覆有门体15,门体15的一侧和炉体1开口处的一侧通过合页17铰接连接,在门体15的内面设有防火棉板16,在门体15的外面设有拉手18,在炉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板10,在支撑板10的底部设有支腿9,在炉体1的内壁覆有耐火砖墙体2,在耐火砖墙体2的内部设有炉腔4,在炉腔4的底部设有硅碳加热棒11,在炉体1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贯通炉腔4的轴孔,电机5设有的转轴7的端部由炉体1的顶部沿轴孔伸入到炉腔4内,在电机5和炉体1的顶部之间设有电机架6,转笼13包括转盘8和置物盘14,在转盘8的中心部位设有穿孔22,在转盘8的外边沿围绕穿孔22间隔设有多个支撑杆3,在置物盘14的中心部位设有传热孔21,在传热孔21内设有十字支撑19,在十字支撑19的顶部覆有置物网23,在十字支撑19上围绕十字支撑19的中心部位固接有多个支撑环20,在多个支撑杆3的端部和置物盘14的边缘之间分别设有立杆12,转笼13置于炉腔4内,转轴7的端部和穿孔22相连接,电机5和硅碳加热棒11分别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实施本技术所述的带转笼的箱式电炉,使用时,开启门体15,将烧结物品均匀置于置物盘14上,合上门体15,开启电机5,转笼13开始带动烧结物品匀速旋转,开启硅碳加热棒11,开始对烧结物品均匀加热,待加热完毕后,开启门体15,将烧结物品取出。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转笼的箱式电炉,包括炉体(1)、电机(5)和转笼(13),其特征是:炉体(1)为一侧开口的箱体,在炉体(1)的内壁覆有耐火砖墙体(2),在耐火砖墙体(2)的内部设有炉腔(4),在炉腔(4)的底部设有硅碳加热棒(11),在炉体(1)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贯通炉腔(4)的轴孔,电机(5)设有的转轴(7)的端部由炉体(1)的顶部沿轴孔伸入到炉腔(4)内,转笼(13)包括转盘(8)和置物盘(14),在转盘(8)的中心部位设有穿孔(22),在转盘(8)的外边沿围绕穿孔(22)间隔设有多个支撑杆(3),在置物盘(14)的中心部位设有传热孔(21),在传热孔(21)内设有十字支撑(19),在十字支撑(19)的顶部覆有置物网(23),在十字支撑(19)上围绕十字支撑(19)的中心部位固接有多个支撑环(20),在多个支撑杆(3)的端部和置物盘(14)的边缘之间分别设有立杆(12),转笼(13)置于炉腔(4)内,转轴(7)的端部和穿孔(2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转笼的箱式电炉,包括炉体(1)、电机(5)和转笼(13),其特征是:炉体(1)为一侧开口的箱体,在炉体(1)的内壁覆有耐火砖墙体(2),在耐火砖墙体(2)的内部设有炉腔(4),在炉腔(4)的底部设有硅碳加热棒(11),在炉体(1)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贯通炉腔(4)的轴孔,电机(5)设有的转轴(7)的端部由炉体(1)的顶部沿轴孔伸入到炉腔(4)内,转笼(13)包括转盘(8)和置物盘(14),在转盘(8)的中心部位设有穿孔(22),在转盘(8)的外边沿围绕穿孔(22)间隔设有多个支撑杆(3),在置物盘(14)的中心部位设有传热孔(21),在传热孔(21)内设有十字支撑(19),在十字支撑(19)的顶部覆有置物网(23),在十字支撑(19)上围绕十字支撑(19)的中心部位固接有多个支撑环(20),在多个支撑杆(3)的端部和置物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川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纳维特炉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