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伞齿轮啮合间隙的调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677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10
提供一种用于伞齿轮啮合间隙的调节结构,在输入轴下端的主动伞齿轮与轴承之间设有调距件,输出轴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凸轮箱体和固定于凸轮箱体端部的端盖内,并通过设于凸轮箱体和端盖外侧壁上的间隙微调装置对输出轴的轴向位置进行微调后完成安装于输出轴上的从动伞齿轮与主动伞齿轮啮合间隙的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保证主动伞齿轮与从动伞齿轮的啮合位置,实现安装于输出轴上的从动伞齿轮与主动伞齿轮啮合间隙的调节,有效解决了主动伞齿轮与从动伞齿轮啮合间距调节不便的问题,保证主动伞齿轮和从动伞齿轮间有效啮合,大大降低了主动伞齿轮和从动伞齿轮间的磨损,伞齿轮的人使用寿命高,提高了工件的加工质量和精度,调节方便,使用价值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伞齿轮啮合间隙的调节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床附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伞齿轮啮合间隙的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设备的主传动结构中,主传动的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加工刀具对工件的加工质量和精度,而主传动结构是否能够有效传动,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及配合效果至关重要,主传动结构中,主动伞齿轮和从动伞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调整不良,在高速旋转式,伞齿轮间的摩擦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和噪音,加剧伞齿轮的磨损,降低使用寿命,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和精度,传统调节主动伞齿轮和从动伞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是通过在主动伞齿轮与轴承之间增加垫片来调节的,由于连接主动伞齿轮的输出轴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输出轴座内,垫片的增加需要拆卸轴承,十分麻烦,费时费力,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伞齿轮啮合间隙的调节结构,通过在输入轴下端的主动伞齿轮与轴承之间设置调距件,从而保证主动伞齿轮与从动伞齿轮的啮合位置,并由设于凸轮箱体和端盖外侧壁上的间隙微调装置对输出轴的轴向位置进行微调后,实现安装于输出轴上的从动伞齿轮与主动伞齿轮啮合间隙的调节,有效解决了主动伞齿轮与从动伞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伞齿轮啮合间隙的调节结构,具有输入轴座(1)和凸轮箱体(2)且输入轴座(1)和凸轮箱体(2)固定连接,所述输入轴座(1)内转动安装有输入轴(3)且凸轮箱体(2)内部转动安装有输出轴(4),所述输入轴(3)下端的主动伞齿轮(5)与安装于输出轴(4)上的从动伞齿轮(6)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3)两端通过轴承(7)安装于输入轴座(1)内部且输入轴(3)下端的主动伞齿轮(5)与轴承(7)之间设有调距件,所述输出轴(4)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凸轮箱体(2)和固定于凸轮箱体(2)端部的端盖(12)内,并通过设于凸轮箱体(2)和端盖(12)外侧壁上的间隙微调装置对输出轴(4)的轴向位置进行微调后...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伞齿轮啮合间隙的调节结构,具有输入轴座(1)和凸轮箱体(2)且输入轴座(1)和凸轮箱体(2)固定连接,所述输入轴座(1)内转动安装有输入轴(3)且凸轮箱体(2)内部转动安装有输出轴(4),所述输入轴(3)下端的主动伞齿轮(5)与安装于输出轴(4)上的从动伞齿轮(6)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3)两端通过轴承(7)安装于输入轴座(1)内部且输入轴(3)下端的主动伞齿轮(5)与轴承(7)之间设有调距件,所述输出轴(4)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凸轮箱体(2)和固定于凸轮箱体(2)端部的端盖(12)内,并通过设于凸轮箱体(2)和端盖(12)外侧壁上的间隙微调装置对输出轴(4)的轴向位置进行微调后完成安装于输出轴(4)上的从动伞齿轮(6)与主动伞齿轮(5)啮合间隙的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伞齿轮啮合间隙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件为套装于输入轴(3)上的调距隔套(8)。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康张光武杨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海力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