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及其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147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注桩,包括基桩、承台及多个连接件或者多个连接件与多个固定件;承台与基桩之间除了自身存在连接,而且还通过多个连接件或者多个连接件与多个固定板进行连接,以保证基桩与承台之间的连接强度,如此,无需进行桩头的破除,减少了桩头的破除步骤,而且该方法简单易实施,有效地加快了整体的施工速度,提高了施工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灌注桩的成型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灌注桩及其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桩基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灌注桩及其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灌注桩是工民建设和基础建设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提高基础承载能力的结构,在高层建筑、桥梁和一些地耐性较差的地区被广泛应用。但是灌浆柱在浇铸成型的过程中,最上层桩头部分的混凝土会与桩柱孔中的泥浆混合在一起,强度很低,达不到桩身设计强度,因此通常这部分的混凝土需要切割掉。传统的桩头是通过人工破除,由于桩头部分混凝土和钢筋凝固在一起,连接强度较高,而且桩头破除时还需要防止桩头部分的钢筋受到较大损伤,使得桩头破除劳动强度大,且破除速度较慢,从而导致整体施工速度慢,降低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灌注桩桩头破除速度慢,导致整体施工速度慢,降低了施工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的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整体施工效率的灌注桩及其成型方法。一种灌注桩,包括基桩、承台及多个连接件;所述基桩一端伸入所述承台,且与所述承台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呈角度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伸入所述基桩固定连接所述承台的一端,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基桩,所述第一连接部另一端伸入所述承台,且与所述承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基桩的一端,且固定连接于所述承台。通过设置上述的灌注桩,基桩与承台之间除了自身之间有连接,而且还通过多个连接件进行连接,以保证基桩与承台之间的连接强度,如此,无需进行桩头的破除,减少了桩头的破除步骤,结构简单易实施,有效地加快了整体的施工速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连接件在承台部分包括与第一连接部呈角度设置的第二连接部,保证了连接件与承台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基桩与承台之间的连接强度高,使得基础更加稳定、安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入所述基桩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入所述承台的长度相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入所述基桩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入所述承台的长度均为第一预设长度,所述第一预设长度至少为所述第一连接部径向尺寸的35倍;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基桩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承台远离所述基桩一侧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预设长度,所述第二预设长度大于或等于80毫米。一种灌注桩,包括基桩、承台、多个连接件及多个固定板;所述基桩一端伸入所述承台,且与所述承台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一端伸入所述基桩固定连接于所述承台的一端,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基桩,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伸入所述承台,且与所述承台固定连接;每一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一对应的所述连接件,且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承台。通过设置上述的灌注桩,基桩与承台之间通过多个连接件及固定板进行连接,以保证基桩与承台之间的连接强度,如此,无需进行桩头的破除,减少了桩头的破除步骤,有效地加快了整体的施工速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伸入所述基桩与所述连接件伸入所述承台的长度相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伸入所述基桩与所述连接件伸入所述承台的长度均为第三预设长度;所述第三预设长度至少为所述连接件径向尺寸的35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基桩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承台远离所述基桩一侧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四预设长度;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基桩一侧的侧面与所述承台远离所述基桩一侧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五预设长度;所述第四预设长度小于所述第五预设长度。一种灌注桩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连接件固定于预设位置;在所述预设位置浇筑成型基桩,且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基桩;对所述基桩进行养护直至所述基桩凝固;设置一成型空间,所述基桩的一端及所述连接件突出于所述基桩的部分均位于所述成型空间,在所述成型空间内浇筑成型承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预设位置浇筑成型基桩还包括步骤:配制所述基桩的成型材料;浇筑所述成型材料,以成型所述基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型方法还包括步骤:对所述承台进行养护直至所述承台凝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凝固的所述基桩的周侧设置一成型空间还包括步骤:确定所述承台的高度根据所述承台的高度、所述连接件伸入所述承台的长度要求以及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基桩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承台远离基桩一侧侧面之间的距离要求确定施工方式。按照所述施工方式进行施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灌注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灌注桩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灌注桩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灌注桩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灌注桩的成型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此对传统的灌注桩的结构进行说明:传统的灌注桩也包括基桩及承台,承台固定连接于基桩的桩头部分,但是由于基桩浇筑成型时桩头部分的混凝土强度不够,如果在基桩凝固之后直接进行承台的浇筑,会导致承台与基桩之间的连接强度不够。因此通常采取将桩头部分的混凝土破除,保留桩头部分的钢筋,然后进行承台的浇筑,保证基桩与承台之间的连接强度,但是破除桩头劳动强度较大,速度较慢,导致整体施工速度慢,施工效率低。如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灌注桩10,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请一并参阅图3,该灌注桩10包括基桩12、承台14及多个连接件16。基桩12用于支撑承台14,承台14用作建筑物的支撑基础。基桩12一端伸入承台14,且与承台14固定连接。连接件16包括呈角度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62及第二连接部164,第一连接部162一端伸入基桩12固定连接于承台14的一端,且固定连接于基桩12,第一连接部162另一端伸入承台14,且与承台14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164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62远离基桩12的一端,且固定连接于承台14。通过设置上述的灌注桩,基桩12与承台14之间除了自身之间有连接,而且还通过多个连接件16进行连接,以保证基桩12与承台14之间的连接强度,如此,无需进行桩头的破除,减少了桩头的破除步骤,结构简单易实施,有效地加快了整体的施工速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连接件16在承台14部分包括与第一连接部162呈角度设置的第二连接部164,增加了连接件16与承台14之间的粘结力,进一步加强了连接件16与承台14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基桩12与承台14之间的连接强度高,使得基础更加稳定、安全。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桩12的数量为8根,8根基桩12沿承台14周向均匀布设,以提高基桩12对于承台14支撑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基桩12包括彼此固定连接的主体部122及钢筋笼124,由于基桩12是浇筑成型的,为了保证基桩12的强度,需要预制钢筋笼124,然后在钢筋笼124周侧浇筑成型材料形成主体部122,凝固后的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注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桩、承台及多个连接件;所述基桩一端伸入所述承台,且与所述承台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呈角度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伸入所述基桩固定连接所述承台的一端,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基桩,所述第一连接部另一端伸入所述承台,且与所述承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基桩的一端,且固定连接于所述承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桩、承台及多个连接件;所述基桩一端伸入所述承台,且与所述承台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呈角度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伸入所述基桩固定连接所述承台的一端,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基桩,所述第一连接部另一端伸入所述承台,且与所述承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基桩的一端,且固定连接于所述承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入所述基桩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入所述承台的长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入所述基桩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入所述承台的长度均为第一预设长度,所述第一预设长度至少为所述第一连接部径向尺寸的35倍;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基桩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承台远离所述基桩一侧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预设长度,所述第二预设长度大于或等于80毫米。4.一种灌注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桩、承台、多个连接件及多个固定板;所述基桩一端伸入所述承台,且与所述承台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一端伸入所述基桩固定连接于所述承台的一端,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基桩,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伸入所述承台,且与所述承台固定连接;每一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一对应的所述连接件,且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真师人杰王晨张成巍王德弘鞠彦忠马一丹艾精文吕启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东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