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式电解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0958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内循环式电解槽,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现有的处理器只能间歇性处理污水,影响污水处理效率,并且电解区的污水,水流较缓,无法对污水充分电解,电解效率差,出水水质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多个电解机构,污水能够持续不断的流入电解机构中,电解机构的驱动件在加压筒内驱动污水向电极组件内涌动,使得污水在同一个电解机构内反复进行电解,形成内循环式电解模式,当污水持续涌入时,最上端已经反复电解的水从溢流孔流入下一电解机构,再次继续循环电解,形成多级电解系统,最终确保污水符合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循环式电解槽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说涉及一种用于对工业废水进行净化的内循环式电解槽。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5933325U)公开了内循环式电解槽,包括电解槽、反应槽以及电源,所述电解槽分为搅拌区和电解区。所述电解槽分为搅拌区和电解区,搅拌区设有进水口、一号加药口、搅拌区回流口以及搅拌组件,电解区设有若干电极组以及电解槽出水口,电解组件与电源连接;所述反应槽的一端设有二号加药口以及反应槽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反应槽出水口以及反应槽回流口;所述电解槽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反应槽进水口连接,反应槽回流口通过回流管与搅拌区回流口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水流的循环回路。所述电解区设有若干个呈矩阵排布的子电解区,每个子电解区内分别设有若干个电极组。上述方案处理污水时,可通过阀门接通不同列的子电解区,实现大小两种污水处理量的自由切换,增加污水处理量,但是一次处理的污水量有上限,并且污水处理时,进水口需要暂时关闭,无法持续不断处理污水,只能间歇性处理污水,影响污水处理效率。另一方面,上述方案电解区的污水,水流较缓,无法对污水充分电解,电解效率差,出水水质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持续处理污水,处理效率高并且能够充分电解污水,出水水质好的内循环式电解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内循环式电解槽,包括电解区部,所述电解区部设有至少两个彼此相通的电解机构,所述电解机构包括用于盛放污水的水槽、用于使得污水循环流动的循环组件、用于电解污水的电极组件,所述水槽上端设有用于与其他水槽相通的溢流孔;所述循环组件竖向布置,其设有加压筒、驱动件;驱动件在加压筒内驱动污水向电极组件内涌动,电解完成的水在加压筒作用下,又被推动向电极组件内流动,在同一个电解机构内反复进行电解,形成内循环式电解模式,反复多次后,电极组件上方的水都能够得有效电解净化;当污水持续涌入时,最上端已经反复电解的水从溢流孔流入下一电解机构,再次继续循环电解,形成多级电解系统,最终确保污水符合排放标准。电解机构的具体装配数量,可根据对水质的要求进行设置,对出水水质要求高时,可多装配几个电解机构;对出水水质要求低,可少装配几个电解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内循环式电解模式以及其组成的多级电解系统,能够持续不断处理污水,污水依次流经各个电解机构中,进行逐级净化,当污水流出电解机构时,使其达到排放标准,能够有效提升污水处理效率并且能够充分电解污水,使得污水排放达标,出水水质好。作为优选技术措施,相邻所述电解区部设有搅拌区部,所述搅拌区部设有用于搅拌污水的第一搅拌机构、用于对药剂进行搅拌的第二搅拌机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和第二搅拌机构位于电解区部的两侧。第一搅拌机构对污水进行充分搅拌,使其杂质混合均匀并且能够搅碎大颗粒杂质,便于后续污水电解。第二搅拌机构主要用于对药剂的搅拌,使其与电解完成的水混合均匀。作为优选技术措施,第一搅拌机构、第二搅拌机构分别设有搅拌槽以及搅拌件,所述搅拌件上装配有若干搅拌桨,结构便于生产制造、简单实用。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第一搅拌机构的搅拌槽一的下端部设有进水孔,搅拌槽一的上端部设有用于与水槽相连通的流通孔,污水从搅拌槽的底端流入,在进行充分搅拌后,下方的水流推动上方的污水从流通孔流入水槽中,所述第二搅拌机构的搅拌槽二上端部设有出水孔,电解完成的水需要靠水流的作用力才能流出,此时一些杂质会沉淀在槽底中,使得电解完成水得到进一步净化。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加压筒装配在水槽中,其安装高度低于溢流孔的高度,并与水槽底部保持一定距离,便于待处理的污水进入加压筒中。作为优选技术措施,电极组件架设水槽中,其底部空间与加压筒的下方空间相贯通,便于加压后的水流入电极组件的下端部,使得电解完成的水直接流向电极组件上方,进而从溢流孔流入下一电解机构中。作为优选技术措施,不同电解机构的循环组件和电极组件错位安装,循环组件与相邻电解机构的电极组件相对布置。对某一电解机构,进水端的溢流孔设置在循环组件上方,出水端的溢流孔设置电极组件上方,前一电解机构的出水端溢流孔是下一电解机构的进水端溢流孔。污水直接流入循环组件中,在加压筒以及驱动件的作用下,向下加速流动,进入电极组件下端腔体中,经过电解完成的水,在水流的作用下,流向电极组件上方,在反复进行内循环式电解后,最终从出水端的溢流孔中流出,流入下一级电解机构的循环组件中,确保只有电解完成的水,才能进入下一级电解机构中,使得污水能够得到多次电解净化,在实现持续不断处理污水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升出水水质,结构简单实用,方案切实可行。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水槽上端设有盖板,其下端设有放水口,当全部污水电解完成后,水槽中储存的水,可以通过放水口流出。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电极组件上方连接一排气管,所述排气管插设于盖板上,便于及时排出电解出来的气体,避免气体累积,出现安全隐患。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驱动件上端连接一旋转电机,下端设有若干向外伸出的桨叶,所述桨叶倾斜安装在驱动件上,便于形成压力差,对水流进行引流,使得污水向下涌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有多个电解机构,污水能够持续不断的流入电解机构中,电解机构的驱动件在加压筒内驱动污水向电极组件内涌动,使得污水在同一个电解机构内反复进行电解,形成内循环式电解模式。当污水持续涌入时,最上端已经反复电解的水从溢流孔流入下一电解机构,再次继续循环电解,形成多级电解系统,最终确保污水符合排放标准。本技术通过设置内循环式电解模式以及其组成的多级电解系统,能够持续不断处理污水,污水依次流经各个电解机构中,进行逐级净化,当污水流出电解机构时,使其达到排放标准,能够有效提升污水处理效率并且能够充分电解污水,使得污水排放达标,出水水质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图。图2为本技术部分结构示图。图3为图1所示结构转换一定角度示图。图4为本技术横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竖向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解机构,2-第一搅拌机构,3-第二搅拌机构,11-水槽,12-循环组件,13-电极组件,14-排气管,15-盖板,111-溢流孔,112-放水口,121-加压筒,122-驱动件,123-旋转电机,1221-桨叶,21-搅拌槽一,22-搅拌件,221-搅拌桨,211-进水孔,23-搅拌驱动源,31-搅拌槽二,311-出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相反,本技术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技术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技术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循环式电解槽,包括电解区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区部设有至少两个彼此相通的电解机构(1),所述电解机构(1)包括用于盛放污水的水槽(11)、用于使得污水循环流动的循环组件(12)、用于电解污水的电极组件(13),所述水槽(11)上端设有用于与其他水槽(11)相通的溢流孔(111);所述循环组件(12)竖向布置,其设有加压筒(121)、驱动件(122);驱动件(122)在加压筒(121)内驱动污水向电极组件(13)内涌动,电解完成的水在加压筒(121)作用下,又被推动向电极组件(13)内流动,在同一个电解机构(1)内反复进行电解,形成内循环式电解模式,反复多次后,电极组件(13)上方的水都能够得有效电解净化;当污水持续涌入时,最上端已经反复电解的水从溢流孔(111)流入下一电解机构(1),再次继续循环电解,形成多级电解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式电解槽,包括电解区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区部设有至少两个彼此相通的电解机构(1),所述电解机构(1)包括用于盛放污水的水槽(11)、用于使得污水循环流动的循环组件(12)、用于电解污水的电极组件(13),所述水槽(11)上端设有用于与其他水槽(11)相通的溢流孔(111);所述循环组件(12)竖向布置,其设有加压筒(121)、驱动件(122);驱动件(122)在加压筒(121)内驱动污水向电极组件(13)内涌动,电解完成的水在加压筒(121)作用下,又被推动向电极组件(13)内流动,在同一个电解机构(1)内反复进行电解,形成内循环式电解模式,反复多次后,电极组件(13)上方的水都能够得有效电解净化;当污水持续涌入时,最上端已经反复电解的水从溢流孔(111)流入下一电解机构(1),再次继续循环电解,形成多级电解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式电解槽,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电解区部设有搅拌区部,所述搅拌区部设有用于搅拌污水的第一搅拌机构(2)、用于对药剂进行搅拌的第二搅拌机(3),所述第一搅拌机构(2)和第二搅拌机(3)位于电解区部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循环式电解槽,其特征在于,第一搅拌机构(2)、第二搅拌机(3)分别设有搅拌槽以及搅拌件(22),所述搅拌件(22)上装配有若干搅拌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美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