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生产用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0189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生产用打磨装置,包括打磨仓,所述打磨仓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电磁滑轨,所述电磁滑轨的内部安装有与之互相配合的滑块,且滑块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气压缸,且第一气压缸的输出端安装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安装箱外部的第二旋转轴,且第二旋转轴的末端连接有打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旋转轴工作,进而使第二锥形齿轮旋转,且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互配合,使转轴旋转,致使支撑板旋转,进而使模具旋转,打磨轮可对模具的各个角度进行打磨,使打磨效果更好,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生产用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制造
,具体为一种模具生产用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模具是指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为了增加模具的光洁度,使模具出的产品表面光洁、漂亮、美观,且为便于模具脱模,使塑料不被粘在模具上而脱不下来,需要对生产出来的模具进行打磨处理,但在现有的技术中,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调整将模具固定住,浪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在打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碎屑,若不进行有效清理会堆积在装置内部,给操作带来麻烦,且传统的模具打磨装置多采用人工打磨,耗时耗力,效率不高,延长工作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生产用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生产用打磨装置,包括打磨仓,所述打磨仓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电磁滑轨,所述电磁滑轨的内部安装有与之互相配合的滑块,且滑块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气压缸,且第一气压缸的输出端安装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生产用打磨装置,包括打磨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仓(1)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电磁滑轨(3),所述电磁滑轨(3)的内部安装有与之互相配合的滑块(4),且滑块(4)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气压缸(2),且第一气压缸(2)的输出端安装有安装箱(26),所述安装箱(26)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27),所述第二电机(27)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安装箱(26)外部的第二旋转轴(28),且第二旋转轴(28)的末端连接有打磨轮(29),所述打磨仓(1)的一侧设置有电机安装座(21),且电机安装座(21)的上方安装有第一电机(22),所述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生产用打磨装置,包括打磨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仓(1)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电磁滑轨(3),所述电磁滑轨(3)的内部安装有与之互相配合的滑块(4),且滑块(4)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气压缸(2),且第一气压缸(2)的输出端安装有安装箱(26),所述安装箱(26)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27),所述第二电机(27)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安装箱(26)外部的第二旋转轴(28),且第二旋转轴(28)的末端连接有打磨轮(29),所述打磨仓(1)的一侧设置有电机安装座(21),且电机安装座(21)的上方安装有第一电机(22),所述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旋转轴(20),且第一旋转轴(20)的末端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23),所述打磨仓(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底座(19),且底座(19)的顶部设置有轴承(18),所述轴承(18)的上方安装有转轴(34),且转轴(34)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二锥形齿轮(23)互相配合的第一锥形齿轮(17),所述转轴(34)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上方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气压缸(2),且第一气压缸(2)的输出端安装有推拉块(25),所述推拉块(25)远离固定块(6)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正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钰华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