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009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焊接工作台,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焊接台和支撑柱,支撑柱上设有弹珠装配盒,弹珠装配盒中设有装配槽,装配槽底部设有贯穿的落料孔,弹珠装配盒的侧壁上横向设有方形孔,方形孔中设有方形按钮,方形按钮的一端伸出弹珠装配盒外并连接有挤压头,挤压头与弹珠装配盒之间设有弹簧,方形按钮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分离片和第二分离片,第一分离片上设有与落料孔相适配的下料孔,落料孔上相对方形孔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分离片和第二分离片相适配的插槽。在使用时,只需挤压方形按钮,即可完成对弹珠的拿取,且一次只能拿取一个弹珠,避免了多余弹珠的下落,使弹珠的拿取更加方便,提高了焊接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接工作台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焊接工作台。
技术介绍
焊接:也称作熔接、镕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焊接通过下列三种途径达成接合的目的:1、熔焊:加热欲接合之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却凝固后便接合,必要时可加入熔填物辅助;2、压焊:焊接过程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3、钎焊: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做钎料,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间隙,并与母材互相扩散实现链接焊件。弹珠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尤其在窗户或者围栏上面较多,但是在进行焊接时,弹珠拿取不方便,均需要将弹珠焊接完成后,在去拿取下一个弹珠进行焊接,目前均是将弹珠放置在焊接工作台外部的箱体中,从而完成对弹珠的盛装,但是这样在焊接时操作较复杂,使用不方便,从而降低了焊接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在焊接时弹珠拿取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焊接工作台,从而能够实现对弹珠的存放,且弹珠拿取方便。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焊接工作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焊接台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有弹珠装配盒,所述弹珠装配盒中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底部设有贯穿的落料孔,所述弹珠装配盒的侧壁上横向设有与落料孔相通的方形孔,所述方形孔中设有相适配的方形按钮,所述方形按钮的一端伸出弹珠装配盒外并连接有挤压头,所述挤压头与弹珠装配盒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方形按钮外,所述方形按钮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分离片和第二分离片,所述第一分离片位于方形按钮端部的顶部,所述第二分离片位于方形按钮端部的底部,所述第一分离片的长度大于第二分离片的长度,所述第一分离片上设有与落料孔相适配的下料孔,所述落料孔上相对方形孔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分离片和第二分离片相适配的插槽,当弹簧呈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分离片遮挡落料孔,所述第一分离片上的下料孔和第二分离片完全位于方形孔中,当弹簧呈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二分离片遮挡落料孔,所述第一分离片上的下料孔与落料孔同轴设置。如上所述的一种焊接工作台,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焊接台与底座转动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焊接工作台,进一步说明为,所述装配槽上端开口处设有盒盖,所述盒盖底部设有与装配槽相适配的插柱。如上所述的一种焊接工作台,进一步说明为,所述装配槽底部为漏斗状,所述落料孔设置在装配槽底部的最低处。如上所述的一种焊接工作台,进一步说明为,所述弹珠装配盒采用透明塑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弹珠装配盒,能够实现对弹珠的储存,同时在使用时,只需挤压方形按钮,即可完成对弹珠的拿取,且一次只能拿取一个弹珠,避免了多余弹珠的下落,使弹珠的拿取更加方便,提高了焊接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弹簧呈自然状态时所述弹珠装配盒结构示意图。图3为弹簧呈压缩状态时所述弹珠装配盒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焊接台;3、支撑柱;4、弹珠装配盒;5、装配槽;6、落料孔;7、方形孔;8、方形按钮;9、挤压头;10、弹簧;11、第一分离片;12、第二分离片;13、下料孔;14、插槽;15、盒盖;16、插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焊接工作台,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焊接台2和支撑柱3,由于在焊接时,往往需要在工件的各个部位进行焊接,因此为了焊接方便,可以将所述焊接台2与底座1转动连接,具体的可以在所述焊接台2下方设有转轴,通过转轴与底座1转动连接,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转动结构,这里不一一进行举例阐述。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支撑柱3上设有弹珠装配盒4,所述弹珠装配盒4中设有装配槽5,所述装配槽5底部设有贯穿的落料孔6,从而弹珠就存放在装配槽5,在拿取时通过落料孔6落下,为了能够全部取出装配槽5中的弹珠,可以将所述装配槽5的底部设置为漏斗状,所述落料孔6设置在装配槽5底部的最低处,当然这只是一种优选方式。作为优选,为了避免弹珠从装配槽5中落出,可以在所述装配槽5上端开口处设有盒盖15,所述盒盖15底部设有与装配槽相适配的插柱16,当然这只是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弹珠装配盒4的侧壁上横向设有与落料孔6相通的方形孔7,所述方形孔7中设有相适配的方形按钮8,所述方形按钮8的一端伸出弹珠装配盒4外并连接有挤压头9,所述挤压头9与弹珠装配盒4之间设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套设在方形按钮8外,从而当松开挤压头9后,方形按钮8能够在弹簧10的作用下,回复原位,为了避免方形按钮8掉出方形孔7,可以将弹簧10的一端与挤压头9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弹珠装配盒4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按钮8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分离片11和第二分离片12,所述第一分离片11位于方形按钮8端部的顶部,所述第二分离片12位于方形按钮8端部的底部,所述第一分离片11的长度大于第二分离片12的长度,所述第一分离片11上设有与落料孔6相适配的下料孔13,所述落料孔6上相对方形孔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分离片和第二分离片相适配的插槽14,当弹簧10呈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分离片11遮挡落料孔6,所述第一分离片上的下料孔13和第二分离片12完全位于方形孔7中,当弹簧10呈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二分离片12遮挡落料孔6,所述第一分离片11上的下料孔13与落料孔6同轴设置。具体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弹簧10呈自然状态,这时所述第一分离片11遮挡落料孔6,所述第一分离片上的下料孔13和第二分离片12完全位于方形孔7中,通过第一分离片11完成对装配槽5中弹珠的遮挡,避免装配槽5中的弹珠从落料孔6中落下,这时如图2所示;当需要拿取一个弹珠时,这时挤压挤压头9,使方形按钮8向方形孔7中移动,这时第一分离片11和第二分离片12也相应移动,第一分离片11的前端移动到插槽14中,使第一分离片11上的下料孔13与落料孔6同轴,这时第二分离片12也相应移动到落料孔6中,具体如图3所示,这时弹珠通过第一分离片11后,被第二分离片12阻挡,即弹珠位于第一分离片11和第二分离片12之间,这时在松开挤压头9,使方形按钮8在弹簧10的作用下向外移动,这时又恢复至图2中的状态,这时所述第一分离片11遮挡落料孔6,所述第一分离片上的下料孔13和第二分离片12完全位于方形孔7中,通过第一分离片11完成对装配槽5中弹珠的遮挡,这时位于第一分离片11和第二分离片12之间的弹珠也会从落料孔6中落下,即完成对弹珠的拿取,当再一次拿取弹珠时,只需重复上述操作即可。通过挤压方形按钮8,即可完成对弹珠的拿取,且一次只能拿取一个弹珠,避免了多余弹珠的下落,使弹珠的拿取更加方便,提高了焊接的工作效率。为了便于对弹珠装配盒4中弹珠数量的观察,可以将所述弹珠装配盒4采用透明塑料制成。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例,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受本专利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焊接工作台,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焊接台(2)和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上设有弹珠装配盒(4),所述弹珠装配盒(4)中设有装配槽(5),所述装配槽(5)底部设有贯穿的落料孔(6),所述弹珠装配盒(4)的侧壁上横向设有与落料孔相通的方形孔(7),所述方形孔(7)中设有相适配的方形按钮(8),所述方形按钮(8)的一端伸出弹珠装配盒外并连接有挤压头(9),所述挤压头(9)与弹珠装配盒(4)之间设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套设在方形按钮(8)外,所述方形按钮(8)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分离片(11)和第二分离片(12),所述第一分离片(11)位于方形按钮(8)端部的顶部,所述第二分离片(12)位于方形按钮(8)端部的底部,所述第一分离片(11)的长度大于第二分离片(12)的长度,所述第一分离片(11)上设有与落料孔相适配的下料孔(13),所述落料孔(6)上相对方形孔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分离片和第二分离片相适配的插槽(14),当弹簧(10)呈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分离片(11)遮挡落料孔(6),所述第一分离片上的下料孔(13)和第二分离片(12)完全位于方形孔(7)中,当弹簧(10)呈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二分离片(12)遮挡落料孔(6),所述第一分离片上的下料孔(13)与落料孔(6)同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接工作台,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焊接台(2)和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上设有弹珠装配盒(4),所述弹珠装配盒(4)中设有装配槽(5),所述装配槽(5)底部设有贯穿的落料孔(6),所述弹珠装配盒(4)的侧壁上横向设有与落料孔相通的方形孔(7),所述方形孔(7)中设有相适配的方形按钮(8),所述方形按钮(8)的一端伸出弹珠装配盒外并连接有挤压头(9),所述挤压头(9)与弹珠装配盒(4)之间设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套设在方形按钮(8)外,所述方形按钮(8)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分离片(11)和第二分离片(12),所述第一分离片(11)位于方形按钮(8)端部的顶部,所述第二分离片(12)位于方形按钮(8)端部的底部,所述第一分离片(11)的长度大于第二分离片(12)的长度,所述第一分离片(11)上设有与落料孔相适配的下料孔(13),所述落料孔(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帮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跃镁镁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