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蚌埠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微针透皮给药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96548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1:23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微针透皮给药贴片,包括基层、垂直固定在基层表面且相互间隔布置的多个微针,微针中含有活性药物成分。治疗时,微针穿刺过皮肤角质层后进入表皮层,贮存在微针中的药物即可释放进入组织液,达到治疗目的,克服了传统透皮给药制剂很难突破角质层的天然屏障、生物利用低的缺点,极大地提高了药物的经皮递释效率。可溶微针贴片可以含有一种或多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活性药物成分,同时实现协同治疗作用;微针的针刺作用也可以实现辅助治疗。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微针透皮给药贴片的制备方法,通过该制备方法,既可以在同一片可溶微针贴片中包载具有不同溶解性的药物,也可以包载多种药物实现协同给药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微针透皮给药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微针透皮给药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关节肿痛、畸形以及不同程度的残疾,大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为一种滑膜炎性反应,包括血管分布以及通透性增加,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为抗原驱动CD4+细胞增加,这些细胞通过细胞间接触产生出不同的细胞因子,如INF-γ和TNF-α等,之后激活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滑膜成纤维细胞产生过量的炎性细胞因子IL-1、IL-6及TNF-α等。这些细胞因子参与内皮细胞的激活、破骨细胞的活化与软骨的破坏等,导致炎性反应的持续发生和软骨与骨的渐进性破坏。随着对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其中包括:NSAIDS(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改变病情药(慢作用抗风湿药)、以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为主的早期生物制剂和直接针对T细胞发生作用的新型生物制剂。其中生物制剂是近年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型药物,与传统药物相比体现了明显的优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微针透皮给药贴片,包括扁平状的基层、垂直固定在基层表面且相互间隔布置的多个微针,微针包括基底部及尖刺部,微针通过基底部固定于基层表面,所述基层的制备材料包括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成分及溶剂,微针的制备材料包括可溶性生物相容性成分、活性药物成分和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微针透皮给药贴片,包括扁平状的基层、垂直固定在基层表面且相互间隔布置的多个微针,微针包括基底部及尖刺部,微针通过基底部固定于基层表面,所述基层的制备材料包括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成分及溶剂,微针的制备材料包括可溶性生物相容性成分、活性药物成分和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微针透皮给药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成分为卡波普、乙烯基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的单体聚合物或共聚物、聚乙烯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乳酸、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微针透皮给药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生物相容性成分为卡波普、乙烯基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的单体聚合物或共聚物、右旋糖酐、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壳聚糖、蔗糖、淀粉及上述材料的改性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微针透皮给药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药物成分为非甾体抗炎药、多肽类药物、症状改善类药物、天然药物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活性药物成分以均匀分布、以颗粒状分散在可溶性材料中或一种药物分散在另一种药物的连续相中的形式存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微针透皮给药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的制备材料还包括辅料,所述辅料为1-甲基-2吡咯烷酮、葡甲胺、氨基酸、维生素、吐温80、soluplus、泊洛沙姆、卵磷脂、甘油单油酸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微针透皮给药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的制备材料还包括稳定剂,所述稳定剂为海藻糖、蔗糖、氨基酸、聚乙二醇。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微针透皮给药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甾体抗炎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清刘浩陈明龙韦颖梅赵伟曼董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