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擦玻璃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52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擦玻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保护室、传动机构以及螺旋桨,底座上设置有圆柱形结构的支撑筒,支撑筒内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一端延伸出支撑筒,并与保护室相连,保护室内设置有降落伞;螺旋桨套设于所述支撑柱,底座内设置有动力电机,动力电机动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螺旋桨相连,动力电机用于驱动螺旋桨相对于底座及保护室转动,螺旋桨用于携带底座起飞或降落,降落伞用于减速和缓冲;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擦玻璃机器人,具有双重保护功能,可以有效防止出现摔机的情况,而且在突发情况下,尤其是出现吸附不牢、从高空跌落的情况时,可以保证擦玻璃机器人可以安全、平稳的着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擦玻璃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电
,具体涉及一种擦玻璃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兴起,玻璃构造不仅为建筑所需,也逐渐演绎成了城市的风景,从此衍生出繁重的壁面清洗任务,并且许多国家已对建筑壁面的清洗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窗户(玻璃)清洁是每一个家庭及每个大楼的清洁项目之一,但是随着城市高层建筑成倍的增长,住户窗户面积大幅度增加,擦窗的难度和危险也随之增加,这也就催生了问题的出现。至今,有95%城市高楼玻璃外壁采用的是人工清洗完成,它不仅费用高、效率低、速度慢,而且极其危险,不断出现清洁工人在擦窗作业中意外坠楼的事件。随着科技的进步,擦玻璃机器人(或称为擦玻璃设备、擦玻璃装置)应运而生,擦玻璃机器人通常具有规则路径、侦测窗框、自动清洁窗户等功能,可以实现对玻璃壁面的清洗或自动清洗,常用的擦玻璃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通常需要吸附在玻璃上,然而,现有的擦玻璃机器人通常未设置任何坠落保护机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吸附不牢而从高空跌落,摔坏机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擦玻璃机器人,转动保护部件与非转动保护部件相互分离、相互独立,且互不干扰,可以对擦玻璃机器人起到双重保护,从而可以有效保证擦玻璃机器人可以安全、平稳的着陆。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擦玻璃机器人,包括底座、保护室、传动机构以及螺旋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圆柱形结构的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内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支撑筒,并与所述保护室相连,所述保护室内设置有降落伞;所述螺旋桨套设于所述支撑柱,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动的输出轴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螺旋桨相连,动力电机用于驱动螺旋桨相对于所述底座及所述保护室转动,螺旋桨用于携带底座起飞或降落,所述降落伞用于减速和缓冲。一种优选的方案中,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以及转筒,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相连,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通过轴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相连,所述转筒套设于所述支撑柱,且所述转筒设置有外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外齿轮相啮合;所述螺旋桨固定于所述转筒。优选的,所述转筒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撑柱相连。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螺旋桨包括桨毂和若干桨叶,所述桨叶分别与所述桨毂相连,所述桨毂设置于所述支撑筒与所述保护室之间,并固定于所述转筒。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螺旋桨包括三个桨叶,所述三个桨叶互成120度夹角。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保护室内设置有用于容纳降落伞的凹槽,所述降落伞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处设置有盖子和电磁锁,所述电磁锁与所述底座内的电源模块相连,所述盖子的一端通过铰接接头铰接于所述保护室,所述电磁锁用于在通电状态下吸合所述盖子的另一端,并使盖子处于封闭状态,所述铰接接头处设置有弹簧,且当盖子处于封闭状态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动力电机以及所述电磁锁分别与控制器相连,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底座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值,当所述加速度值大于所设定的阀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动力电机启动,和/或,切断所述电磁锁的电源。进一步的,还包括转台,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四传动齿轮相连,所述转台通过轴承套设于所述支撑筒,且所述转台设置有内齿轮,所述第四传动齿轮与所述内齿轮相啮合,所述转台用于连接机械臂,并用于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机械臂围绕底座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擦玻璃机器人,螺旋桨与保护室相互分离、相互独立,且互不干扰,可以对擦玻璃机器人起到双重保护,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出现摔机的情况,而且在突发情况下,尤其是出现吸附不牢、从高空跌落的情况时,可以保证擦玻璃机器人可以安全、平稳的着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擦玻璃机器人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擦玻璃机器人的局部横截面示意图,所述横截面经过支撑筒的中心轴线,图中带箭头的虚线为盖子的打开方向。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I。图中标记说明底座101,支撑筒102,支撑柱103,动力电机104,保护室201,降落伞202,凹槽203,盖子204,电磁锁205,铰接接头206,弹簧207,第一传动齿轮301,第二传动齿轮302,第三传动齿轮303,轴304,转筒305,外齿轮306,螺旋桨401,桨毂402,桨叶403,轴承501,转台601,驱动电机602,第四传动齿轮603,内齿轮604,吸盘701,机械臂702,擦拭部70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擦玻璃机器人,包括底座101、保护室201、传动机构以及螺旋桨401,所述底座101上设置有圆柱形结构的支撑筒102,所述支撑筒102内固定设置有支撑柱103,所述支撑柱103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支撑筒102,并与所述保护室201相连,所述保护室201内设置有降落伞202;所述螺旋桨401套设于所述支撑柱103,所述底座101内设置有动力电机104,所述动力电机104动的输出轴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螺旋桨401相连,动力电机104用于驱动螺旋桨401相对于所述底座101及所述保护室201转动,螺旋桨401用于携带底座101起飞或降落,所述降落伞202用于减速和缓冲;在本实施例中,当本擦玻璃机器人在对高楼的玻璃壁面进行清洗的过程中,高度越高风力越大,当风力较大或遇到阵风、下雨等突发情况导致擦玻璃机器人从玻璃壁面脱落时,螺旋桨401可以实现擦玻璃机器人的上升及安全下降(着陆)功能,降落伞202也可以在擦玻璃机器人从高空跌落的情况下,实现减速和缓冲的功能,从而可以辅助擦玻璃机器人缓慢下落,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螺旋桨401与保护室201相互分离、相互独立,而且互不干扰,可以对擦玻璃机器人起到双重保护,即螺旋桨401可以单独转动、单独工作,保护室201及保护室201内的降落伞202也可以单独使用,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在清洁玻璃壁面的过程中,出现吸附不牢或突发情况导致擦玻璃机器人从高空跌落,摔坏机器的问题,可以有效提高擦玻璃机器人的安全性,有效避免摔机(摔坏擦玻璃机器人)的问题,从而使得本擦玻璃机器人尤其适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擦玻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保护室、传动机构以及螺旋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圆柱形结构的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内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支撑筒,并与所述保护室相连,所述保护室内设置有降落伞;所述螺旋桨套设于所述支撑柱,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动的输出轴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螺旋桨相连,动力电机用于驱动螺旋桨相对于所述底座及所述保护室转动,螺旋桨用于携带底座起飞或降落,所述降落伞用于减速和缓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擦玻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保护室、传动机构以及螺旋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圆柱形结构的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内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支撑筒,并与所述保护室相连,所述保护室内设置有降落伞;所述螺旋桨套设于所述支撑柱,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动的输出轴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螺旋桨相连,动力电机用于驱动螺旋桨相对于所述底座及所述保护室转动,螺旋桨用于携带底座起飞或降落,所述降落伞用于减速和缓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玻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以及转筒,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相连,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通过轴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相连,所述转筒套设于所述支撑柱,且所述转筒设置有外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外齿轮相啮合;所述螺旋桨固定于所述转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擦玻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撑柱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擦玻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包括桨毂和若干桨叶,所述桨叶分别与所述桨毂相连,所述桨毂设置于所述支撑筒与所述保护室之间,并固定于所述转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擦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峻陈国飞王曼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