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红木光谱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8995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近红外红木光谱采集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平台和设置于平台上用于传输待检的红木的导轨、导轨电机、翻转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导轨电机带动所述导轨前进和后退,导轨上前后依次设置有两个光谱采集机构,光谱采集机构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光谱采集仪,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红木通过的孔位;光谱采集仪、电机、翻转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翻转机械手位于两个光谱采集机构之间的导轨一侧,下料机械手在导轨末端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样品红木的正反面近红外光谱的自动采集,不需要人工单独采样及翻样,提高光谱采集和样品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近红外红木光谱采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红木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近红外红木光谱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近红外光谱区(Near-InfraredSpectroscopy,NIR)按ASTM(AmericanSocietyOfTestingMaterials)的定义是波长在780~2526nm之间的电磁波。近红外光谱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分子振动的非谐振性,使分子振动从基态向高级能级的跃迁成为可能。在近红外光谱范围内,测量的主要是含氢基团X-H(X=C、N、O、S等)振动的倍频及合频吸收。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因其具有高效、快速、成本低和绿色环保等特点,近年来已被广泛用于食品、药品、林业、农业等领域中。木材是天然高分子有机体,木材主要成分中含有大量的C-H、O-H等含氢基团,且它们的组成和结构各不相同,因此木材在近红外光谱区有明显的吸收峰。近年来与化学计量学结合的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木材检测与木材识别方面发展迅速,其无损、高效、快速、低成本、重现性好、便于在线检测等独特优势,为木材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技术。但是,现有的光谱检测仪多采用人工采集数据,采集基本都是单一区域的光谱信息,这对于获取检测样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红外红木光谱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平台和设置于平台上用于传输待检的红木的导轨、导轨电机、翻转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所述导轨电机带动所述导轨往复运动,导轨上前后依次设置有两个光谱采集机构,所述光谱采集机构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光谱采集仪,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红木通过的孔位;所述光谱采集仪、电机、翻转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翻转机械手位于两个光谱采集机构之间的导轨一侧,用于将通过前一个光谱采集机构后的红木翻转;所述下料机械手在导轨末端的一侧,用于将通过后一个光谱采集机构后的红木从导轨取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红木光谱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平台和设置于平台上用于传输待检的红木的导轨、导轨电机、翻转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所述导轨电机带动所述导轨往复运动,导轨上前后依次设置有两个光谱采集机构,所述光谱采集机构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光谱采集仪,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红木通过的孔位;所述光谱采集仪、电机、翻转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翻转机械手位于两个光谱采集机构之间的导轨一侧,用于将通过前一个光谱采集机构后的红木翻转;所述下料机械手在导轨末端的一侧,用于将通过后一个光谱采集机构后的红木从导轨取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红木光谱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包括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用于所述光谱采集仪在壳体内的高度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红外红木光谱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包括支架和位于壳体内壁的滑槽,所述光谱采集仪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支架与滑槽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红木光谱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械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俊寿国忠顾玉琦王佩欣赵大旭邓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杭州西斯特姆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