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端子
本技术涉及连机器
,具体涉及一种连接端子。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连接端子中,连接端子之间设置的插卡间隙一般会略小于卡件厚度,从而使得卡件能够紧紧地插入,以保证连接稳定性,但是这就会导致使用者在插拔的过程中会十分用力,不可避免地对端子造成一定外力损害,久而久之,间隙变得松动,反而起不到稳定连接的作用。此外,现有的卡类连接器为双面各一排的金手指端子设计,以及对应的插卡也是双面各一排的金手指设计。为了获得更高的传输效率,一般通过增加端子数量,增加单位传输面积内端子密度,但是这就会导致整个连接器长度变长,产品空间结构变大,从而不利于小型化、微型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端子,以解决现有连接端子不便于轻松插拔以及不能同时兼顾高密度、高传输和产品结构小型化、微型化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接端子,包括:两对均呈对称分布的第一传输针脚和第二传输针脚,第一传输针脚的长度小于第二传输针脚的长度,两个第二传输针脚设置于两个第一传输针脚之间,并且第一传输针脚与第二传输针脚并排布置并且相互独立;其中,第二传输针脚包括支撑臂以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对均呈对称分布的第一传输针脚和第二传输针脚,所述第一传输针脚的长度小于第二传输针脚的长度,两个所述第二传输针脚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传输针脚之间,并且所述第一传输针脚与所述第二传输针脚并排布置并且相互独立;其中,所述第二传输针脚包括支撑臂以及与所述支撑臂连接且相对于所述支撑臂倾斜设置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包括主弹臂和副弹臂,所述主弹臂和所述副弹臂均与所述支撑臂连接,所述主弹臂和所述副弹臂均从连接处向远离所述支撑臂的方向延伸并且彼此间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对均呈对称分布的第一传输针脚和第二传输针脚,所述第一传输针脚的长度小于第二传输针脚的长度,两个所述第二传输针脚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传输针脚之间,并且所述第一传输针脚与所述第二传输针脚并排布置并且相互独立;其中,所述第二传输针脚包括支撑臂以及与所述支撑臂连接且相对于所述支撑臂倾斜设置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包括主弹臂和副弹臂,所述主弹臂和所述副弹臂均与所述支撑臂连接,所述主弹臂和所述副弹臂均从连接处向远离所述支撑臂的方向延伸并且彼此间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针脚包括第一触脚和第一触点,所述第二传输针脚包括第二触脚和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脚和所述第二触脚位于所述连接端子的下端,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位于所述连接端子的上端;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均向靠近所述连接端子的对称轴线的方向凸出,使得在两个所述第一触点之间、两个所述第二触点之间形成卡接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荣哲,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商用电子产品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