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润滑系统
本技术涉及涡旋压缩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涡旋压缩机是一种新型容积式压缩机,其被誉为无需维修的压缩机。涡旋压缩机结构新颖、精密,具有体积小、噪音低、重量轻、寿命长等优点,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领域。涡旋压缩机主要由两个双函数方程涡卷的动、静涡旋相互齿合而成。在吸气、压缩、排气工作过程中,静涡盘固定在机架上,动涡盘由曲轴驱动并由防自转机构制约,围绕静涡盘基圆中心做很小半径的平面转动,气体吸入静涡盘的外围,随着偏心轴的旋转,气体在动静盘啮合合所组成的若干个月牙形压缩腔内被逐步压缩,然后由静涡盘中心部件的轴向孔连续派出。由于涡旋压缩机在工作时处于高速运行状态,因此轴承、曲轴、涡盘等部件的润滑至关重要。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润滑油随着冷媒一起排出压缩机,使得压缩机内润滑油的总量逐步减少,长时间后会导致压缩机内部运动部件的润滑油量不足,出现磨损等情况,极大地影响了涡旋压缩机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所述的问题和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便于收集润滑油及更换的涡旋压缩机润滑系统。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润滑系统,所述涡旋压缩机包括外壳(1)、上端盖(2)、下端盖(3)、静涡盘(4)、动涡盘(5)、支撑架(6)、控制盒(7)、转轴(9),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涡盘(4)顶部端面加工有第二斜面(29),所述静涡盘(4)顶部端面沿轴向开设有润滑油路(32),所述润滑油路(32)位于所述斜面(29)低处;所述支撑架(6)端面沿轴向开设有通孔(34),所述润滑油路(32)与所述通孔(34)连通设置;所述润滑系统包括第一润滑油箱(36)、第一毛细管(37)、第二毛细管(28)、电磁阀(27)、第三毛细管(26);所述第一润滑油箱(36)可拆卸地设置于外壳(1)内侧壁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润滑系统,所述涡旋压缩机包括外壳(1)、上端盖(2)、下端盖(3)、静涡盘(4)、动涡盘(5)、支撑架(6)、控制盒(7)、转轴(9),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涡盘(4)顶部端面加工有第二斜面(29),所述静涡盘(4)顶部端面沿轴向开设有润滑油路(32),所述润滑油路(32)位于所述斜面(29)低处;所述支撑架(6)端面沿轴向开设有通孔(34),所述润滑油路(32)与所述通孔(34)连通设置;所述润滑系统包括第一润滑油箱(36)、第一毛细管(37)、第二毛细管(28)、电磁阀(27)、第三毛细管(26);所述第一润滑油箱(36)可拆卸地设置于外壳(1)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毛细管(37)一端穿设于所述通孔(34)内并与所述润滑油路(3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润滑油箱(36)顶部连通;所述第二毛细管(28)一端与所述第一润滑油箱(36)侧壁连通,另一端连接所述电磁阀(27)一端,所述电磁阀(27)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毛细管(26)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涡旋压缩机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7)内容置有控制板(8),所述第一润滑油箱(36)内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35),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35)设置于所述第一润滑油箱(36)内侧壁并高于所述第二毛细管(28)一端;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35)、电磁阀(27)分别与所述控制板(8)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涡旋压缩机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支架,所述转轴(9)上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撑架(6)转动连接,下端通过轴承与所述转轴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毛细管(37)、第二毛细管(28)分别通过支架架设于所述外壳(1)内侧壁,所述第三毛细管(26)通过支架架设于所述转轴支架上,所述第三毛细管(26)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东,田青,曹彪,扈志伟,刘东杰,周蒙恩,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汇峰聚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