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环境图像采集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7960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8:2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环境图像采集系统,应用于无人车,包括底座、第一雷达、控制系统和多个图像采集设备,图像采集设备和第一雷达均设置在底座上,图像采集设备固定在底座上,第一雷达能相对于底座转动,底座用于固定在无人车上;第一雷达,用于采集第一环境信息和当前旋转角度信息;控制系统,用于根据当前旋转角度信息,从多个图像采集设备中确定需要工作的目标图像采集设备,并向目标图像采集设备发送图像采集指令;图像采集设备,用于在接收到的图像采集指令后采集环境图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环境图像采集系统通过第一雷达控制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环境图像,以使无人车能够准确判断与周围环境的实际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环境图像采集系统和方法
本申请涉及无人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环境图像采集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无人车是利用车载环境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环境信息,自动规划行车路线并控制车辆到达预定目标的智能汽车。无人车集自动控制、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视觉计算等众多技术于一体。无人车通过车载环境信息采集系统采集周围环境信息,并根据采集的周围环境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无人车车载环境信息采集系统通常包括定位设备、控制系统、图像采集设备以及激光环境信息采集和测距设备。现有的无人车车载环境图像采集系统中的激光环境信息采集和测距设备与图像采集设备通常独立采集周围环境图像,不能同步采集周围环境信息,无人车不能对激光环境信息采集和测距设备采集到的环境信息与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到的环境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因而无人车在移动过程中不能准确判断出与周围环境的实际距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环境图像采集系统,以实现无人车的激光环境信息采集和测距设备控制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环境图像。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环境图像采集系统,应用于无人车,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环境图像采集系统,应用于无人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雷达、控制系统和多个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和所述第一雷达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雷达能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所述底座用于固定在无人车上;所述第一雷达,用于采集第一环境信息和当前旋转角度信息;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当前旋转角度信息,从多个图像采集设备中确定需要工作的目标图像采集设备,并向目标图像采集设备发送图像采集指令;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用于在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后采集环境图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环境图像采集系统,应用于无人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雷达、控制系统和多个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和所述第一雷达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雷达能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所述底座用于固定在无人车上;所述第一雷达,用于采集第一环境信息和当前旋转角度信息;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当前旋转角度信息,从多个图像采集设备中确定需要工作的目标图像采集设备,并向目标图像采集设备发送图像采集指令;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用于在接收到图像采集指令后采集环境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用于固定在无人车顶部,所述底座前方与无人车前进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左前方的第二雷达和设置在所述底座右前方的第三雷达,所述第二雷达位于从左侧斜向上30度至45度的位置,所述第三雷达位于从右侧斜向上30度至45度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水平并列设置在所述底座前方的长焦镜头、短焦镜头和中焦镜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左侧和所述底座右侧的短焦镜头,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后方的长焦镜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设备,所述定位设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获取当前位置信息;所述定位设备包括GPS定位装置和惯性导航装置。6.一种车载环境图像采集方法,应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涛彭军楼天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小马慧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