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745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护膜,包括载带以及贴附在载带表面的保护膜层,所述保护膜层形成有保护区以及位于该保护区外围的至少一过渡区,所述保护区与过渡区之间通过虚断线连接,且虚断线的连接段的宽度为0.15mm‑0.25mm。使用时,将保护区和过渡区一同贴合在产品上进行保护该产品,需要分段处理时,先将保护膜之外的产品区域进行处理,完成后,再撕去过渡区的保护膜层,后续再处理位于过渡区的产品区域,实现分段处理。同时,将虚断线的连接段的宽度为0.15mm‑0.25mm,容易撕除,不会影响保护区的保护膜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膜
本技术涉及保护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适用于分段操作的保护膜结构。
技术介绍
保护膜贴覆在待保护的产品表面,防止产品受到刮伤、磨损等而产生瑕疵,保护膜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数码产品保护膜、汽车保护膜、家用保护膜、食品保护膜等。保护膜可由PP(聚丙烯)材质、PVC(PolyVinylChloride)材质、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材质或PE(polyethylene)材质制成,可以是涂胶膜或自粘膜。在一些需要分段进行处理产品表面的工序中,如对玻璃由外向内进行分段蚀刻时,单一的保护膜已无法满足分段处理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护膜,适用于分段操作,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保护膜,包括载带以及贴附在载带表面的保护膜层,所述保护膜层形成有保护区以及位于该保护区外围的至少一过渡区,所述保护区与过渡区之间通过虚断线连接,且虚断线的连接段的宽度为0.15mm-0.25mm。进一步的,所述虚断线的连接段的宽度为0.2mm。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膜层包括基材层及涂覆在基材层底面的胶层,所述基材层通过胶层贴附在载带表面。再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的材质是PP材质、PVC材质、PET材质或PE材质。进一步的,所述载带的材质是PET材质。进一步的,所述虚断线的连接段的宽度从保护区至过渡区逐渐增大,进而形成“八”字形结构。再进一步的,所述虚断线的“八”字形结构的连接段两端的宽度差不小于0.05mm。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区设有多个,多个过渡区依次由内向外排列,相邻过渡区之间通过所述虚断线连接。再进一步的,多个虚断线之间,越靠近保护区的虚断线的连接段的宽度越宽。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保护膜层形成有保护区以及位于该保护区外围的至少一过渡区,所述保护区与过渡区之间通过虚断线连接,将保护区和过渡区一同贴合在产品上进行保护该产品,需要分段处理时,先将保护膜之外的产品区域进行处理,完成后,再撕去过渡区的保护膜层,后续再处理位于过渡区的产品区域,实现分段处理。同时,将虚断线的连接段的宽度为0.15mm-0.25mm,容易撕除,不会影响保护区的保护膜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实施例一中保护膜的截面示意图;图2所示为实施例一中保护膜的正视图;图3所示为实施例二中保护膜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所示为实施例三中保护膜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膜,包括载带3以及贴附在载带3表面的保护膜层,具体的,所述载带3的材质是PET材质,保护膜层包括基材层1及涂覆在基材层1底面的胶层2,所述基材层1的材质是PET材质,所述基材层1通过胶层2贴附在载带3表面。所述保护膜层形成有保护区10以及位于该保护区10外围的过渡区20,所述保护区10与过渡区20之间通过虚断线30连接,且虚断线30的连接段的宽度L为0.2mm。使用时,将保护区10和过渡区20一同贴合在产品上进行保护该产品,需要分段处理时,先将保护膜之外的产品区域进行处理,完成后,再撕去过渡区20的保护膜层,后续再处理位于过渡区20的产品区域,实现分段处理。同时,将虚断线30的连接段的宽度L设为0.2mm,容易撕除,不会影响保护区10的保护膜层,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虚断线30的连接段的宽度L设在0.15mm-0.25mm之间均能够实现容易撕除,不会影响保护区10的保护膜层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1的材质是PET材质,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PP材质、PVC材质或PE材质。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膜,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虚断线30的连接段301的宽度从保护区10至过渡区20逐渐增大,进而形成“八”字形结构,采用该“八”字形结构的连接段301,在撕除过渡区20时,该虚断线30的连接段301容易从与保护区10的连接处断开,不会残留。进一步的,为保证能够更好的撕除,所述虚断线30的“八”字形结构的连接段301两端的宽度差不小于0.05mm,即连接段301连接过渡区20的宽度与连接保护区10的宽度差不小于0.05mm。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膜,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区20设有三个,三个过渡区20依次由内向外排列,相邻过渡区20之间通过所述虚断线30连接。同时,图中的三个虚断线30之间,越靠近保护区10的虚断线30的连接段的宽度越宽,如本实施例中,最外圈的虚断线30的连接段的宽度为0.15mm,中间的虚断线30的连接段的宽度为0.2mm,最里圈的虚断线30的连接段的宽度为0.25mm。如此设置,在从外到内逐个撕除时,不会影响内圈的结构。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过渡区2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只要满足虚断线30的连接段在0.15mm-0.25mm的范围内,越靠近保护区10的虚断线30的连接段的宽度越宽的结构即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膜,包括载带以及贴附在载带表面的保护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层形成有保护区以及位于该保护区外围的至少一过渡区,所述保护区与过渡区之间通过虚断线连接,且虚断线的连接段的宽度为0.15mm‑0.2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膜,包括载带以及贴附在载带表面的保护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层形成有保护区以及位于该保护区外围的至少一过渡区,所述保护区与过渡区之间通过虚断线连接,且虚断线的连接段的宽度为0.15mm-0.2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断线的连接段的宽度为0.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层包括基材层及涂覆在基材层底面的胶层,所述基材层通过胶层贴附在载带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材质是PP材质、PVC材质、PET材质或PE材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木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驰晟胶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