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销式双轴径向测力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739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销式双轴径向测力传感器,包括轴销元件、弹性元件、应变片组、密封盖板、密封圈。每只轴销元件两端各内装一个弹性元件,每个弹性元件按要求在表面粘贴八个应变片。当轴销承受径向力,应变片产生的应变信号通过辅助电路以电信号形式输出,通过电信号就能求解出轴销的正交径向分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轴销传感器必须在表面开槽或者内部开孔来提高测量区域应力的难题,采用新型嵌入式弹性体作为应力放大结构,提高了轴销传感器的结构强度和信号灵敏度,降低了应变片的粘贴难度,改善了测量精度和产品互换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销式双轴径向测力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销式双轴径向测力传感器,具体地说涉及到一种新型的轴销式径向测力传感器,主要应用于轴销的2个方向径向分力的检测。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常见的轴销式力传感器,按照测力原理划分为:剪切应力型和弯曲正应力型,安装测力数量划分为:单轴、双轴、三轴测力传感器,如CN00212676.1,CN201510918130.8、201210554685.5、CN20160951278.6等轴销专利,其径向力的测量方法均需要在轴销内开盲孔或者表面开应力集中槽,目的是提高受力部位的应力,以保证应力测量的灵敏度和精度,其设计思路是依据常规轴销称重传感器的设计思想,以轴销自身作为检测的弹性体,其直接缺陷是削弱了轴销自身的强度,导致过载能力差,同时在尺寸较小的轴销内部开盲孔及粘贴应变片操作难度大,在表面应力凹槽内粘贴应变片的方案又会导致应变片防护性能差或缺乏安装空间,特别是应用在挖掘机铲斗位置的轴销,径向载荷冲击大、工况恶劣,现有轴销传感器专利方案难以满足需求。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安装简单方便、测试精度较高的轴销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销式双轴径向测力传感器,具备检测轴销2个径向分力的功能,解决现有轴销式力传感器强度低、制作难度大等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轴销式双轴径向测力传感器,包括:销轴元件,其作为承载部件;弹性元件,两个弹性元件相对称的安装在所述销轴元件的两端,所述弹性元件上设有应变区;应变片组,其由多个应变片组成,每一个应变片均设置在所述应变区中;密封盖板,两个密封盖板紧固在所述轴销元件两端,起密封及过线作用;其中,所述弹性元件为正交平行梁结构;所述正交平行梁结构包括两个串联且角度相差90度的平行梁和两个圆柱形定位结构。进一步,每一个平行梁中的上、下表面之间具有一缝隙,该缝隙为弹性元件的定位、安装、过线起到辅助作用;每一个平行梁中的上、下表面上各设有两个相互对应的通孔Ⅰ。进一步,每一个平行梁中的四个通孔Ⅰ内均粘贴有一个应变片。进一步,所述应变片粘贴位置为平行梁中的上、下表面的轴向中心线上,粘贴方向为平行于弹性元件的轴向;应变片表面覆盖密封胶层。进一步,每一个平行梁上粘贴的四个应变片组成一个惠斯通全桥,平行梁中的上、下表面上的两个单轴应变片作为对角桥臂,一个惠斯通全桥测量一个方向的径向分力。进一步,所述弹性元件轴向开有通孔Ⅱ,该通孔Ⅱ为弹性元件的定位、安装、过线起到辅助作用。进一步,所述轴销元件的两端各开有圆柱形的盲孔,所述轴销元件的中心设有通孔Ⅲ。进一步,所述弹性元件通过其两端的圆柱形定位结构固定在所述轴销元件两端的盲孔内,圆柱形定位结构的直径与盲孔的直径相同,盲孔的底部端面与弹性元件一侧的圆柱形定位结构的端面紧密贴合。进一步,所述密封盖板通过多个螺栓紧固在轴销元件两端,在所述密封盖板上的圆形槽内嵌入橡胶密封圈,用以增加密封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1)轴销元件表面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机械加工,与原实心轴销具备良好的互换性;(2)轴销元件结构强度大、过载能力强、环境适应能力强;(3)弹性元件材料的选择范围大,弹性元件制作工艺难度和应变片粘贴难度降低;(4)传感器灵敏度高,灵敏度设计自由度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轴销式传感器结构轴向爆炸视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2的B-B面剖视图;图4为轴销元件的侧视图;图5为图4的A-A面剖视图;图6为带开孔的密封盖板侧视图;图7为图6的C-C面剖视图;图8为图1的弹性元件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的弹性元件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0为弹性元件侧视图;图11为图10的D-D面剖视图;图12为图8的一种应变片电桥电路接线示意图;图13为第一个平行梁结构上的应变片粘贴位置示意图;图14为第二个平行梁结构上的应变片粘贴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轴销式双轴径向测力传感器,包括销轴元件1、弹性元件2、应变片组和密封盖板3;销轴元件1作为承载部件;两个弹性元件2相对称的安装在销轴元件1的两端,弹性元件2上设有应变区;应变片组由多个应变片组成,每一个应变片均设置在应变区中;两个密封盖板3紧固在轴销元件1两端,起密封及过线作用。以下给出上述实施例关于轴销元件的一优选实施例:如图4、图5所示,轴销元件1为轴销传感器的载体,是主要的承载部件,在受到径向载荷后产生径向位移变形,材质采用合金钢制造,如40Cr、45钢,数控加工成型。弹性体两端各有四个螺纹孔4,通过螺栓来固定密封盖板3。轴销元件1的两端各开有圆柱形的盲孔5,轴销元件1的中心设有通孔Ⅲ6,用于辅助安装及过线,若轴销元件1的长度长则可以不用钻中心的通孔,那么过线则都通过两端的开孔端盖。以下给出上述实施例关于密封盖板的一优选实施例:如图6、图7所示,密封盖板3上有四个螺栓孔8,通过四个螺栓紧固在轴销元件1两端,起到对内部弹性体的保护及密封的作用,通过橡胶密封圈7加强密封效果,中心开螺纹孔的端盖用于导线的引出;密封盖板3为Q235材质。以下给出上述实施例关于弹性元件的一优选实施例:如图8、图9、图10、图11所示,弹性元件2为轴销传感器核心零件,为一体化成型结构,材质为比轴销元件1性能更优的合金钢,比如40CrNiMoA钢,结构形式为正交平行梁结构,正交平行梁结构包括两个串联且角度相差90度的平行梁和两个圆柱形定位结构11;每一个平行梁中的上、下表面之间具有一缝隙,该缝隙为弹性元件的定位、安装、过线起到辅助作用,同时缝隙的大小对结构性能影响很小;每一个平行梁中的上、下表面上各设有两个相互对应的通孔Ⅰ9。弹性元件2轴向开有通孔Ⅱ10,该通孔Ⅱ10为弹性元件的定位、安装、过线起到辅助作用,同时轴向的通孔Ⅱ10的大小对结构性能影响很小,但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尽量取小值。弹性元件2通过其两端的圆柱形定位结构11固定在轴销元件1两端的盲孔5内,圆柱形定位结构11的直径与盲孔5的直径相同,盲孔5的底部端面与弹性元件2一侧的圆柱形定位结构11的端面紧密贴合,两个弹性元件2为对称安装,对称安装的优点是分力、合力、方向角参数计算更方便。如图12、图13、图14所示,每一个平行梁中的四个通孔Ⅰ9内均粘贴有一个应变片,即平行梁Ⅰ12中有四个应变片,平行梁Ⅱ13中有四个应变片。应变片粘贴位置为平行梁中的上、下表面的轴向中心线上,粘贴方向为平行于弹性元件2的轴向;应变片表面覆盖密封胶层。平行梁Ⅰ12和平行梁Ⅱ13上粘贴的四个应变片各组成一个惠斯通全桥,平行梁中的上、下表面上的两个应变片作为对角桥臂,一个惠斯通全桥测量一个方向的径向分力。平行梁本身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轴销式双轴径向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销轴元件,其作为承载部件;弹性元件,两个弹性元件相对称的安装在所述销轴元件的两端,所述弹性元件上设有应变区;应变片组,其由多个应变片组成,每一个应变片均设置在所述应变区中;密封盖板,两个密封盖板紧固在所述轴销元件两端,起密封及过线作用;其中,所述弹性元件为正交平行梁结构;所述正交平行梁结构包括两个串联且角度相差90度的平行梁和两个圆柱形定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轴销式双轴径向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销轴元件,其作为承载部件;弹性元件,两个弹性元件相对称的安装在所述销轴元件的两端,所述弹性元件上设有应变区;应变片组,其由多个应变片组成,每一个应变片均设置在所述应变区中;密封盖板,两个密封盖板紧固在所述轴销元件两端,起密封及过线作用;其中,所述弹性元件为正交平行梁结构;所述正交平行梁结构包括两个串联且角度相差90度的平行梁和两个圆柱形定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销式双轴径向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平行梁中的上、下表面之间具有一缝隙,该缝隙为弹性元件的定位、安装、过线起到辅助作用;每一个平行梁中的上、下表面上各设有两个相互对应的通孔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销式双轴径向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平行梁中的四个通孔Ⅰ内均粘贴有一个应变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销式双轴径向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片粘贴位置为平行梁中的上、下表面的轴向中心线上,粘贴方向为平行于弹性元件的轴向;应变片表面覆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居世昊王飞张孝天胡一明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