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755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给矿系统。该系统包括:顺次相连的送料机、受料溜槽、过渡溜槽、排料溜槽,连接在所述排料溜槽上的牵引装置,以及成排布置的多个矿仓,其中,所述过渡溜槽与所述受料溜槽通过固定轴连接,所述过渡溜槽可绕所述固定轴转动;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绞盘和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绞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料溜槽连接,通过绞盘与牵引绳配合,牵引排料溜槽和过渡溜槽向所需供矿的矿仓供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矿系统将来矿排放到受料溜槽中,通过牵引装置牵引排料溜槽及过渡溜槽,实现对多个成排布置的矿仓供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根据需要完成不同矿仓间的给矿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给矿系统
本技术涉及选矿
,特别是涉及一种给矿系统。
技术介绍
在选矿生产中,经过破碎后的矿石需要供给到不同的矿仓,以便继续为下游工艺设备供料。对于多个并排布置的矿仓,可以采用移动式给料设备,如漏矿车,但此种方式结构复杂,需要较大的布置空间,且制造和维护成本较大。因此,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成本低廉,能对不同的矿仓供料的给矿系统对于选矿生产来说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能对多个并排布置的矿仓供料的给矿系统,该系统可根据需要便捷地完成不同矿仓间的给矿切换。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给矿系统,包括:顺次相连的送料机、受料溜槽、过渡溜槽、排料溜槽,与所述排料溜槽连接的牵引装置,以及成排布置的多个矿仓,其中,所述过渡溜槽与所述受料溜槽通过固定轴连接,所述过渡溜槽可绕所述固定轴转动;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绞盘和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绞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料溜槽连接,通过绞盘与牵引绳配合,牵引排料溜槽和过渡溜槽向所需供矿的矿仓供矿。优选地,所述受料溜槽包括锥形槽体、连接在锤形槽体下部的直槽体、以及第一固定轴,所述直槽体由一对相互平行的第一侧板和一对相互平行的直板组成;一对第一侧板的外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轴;所述过渡溜槽包括过渡槽体和第二连接部,所述过渡槽体由一对相互平行的第二侧板和一对第二收缩侧板组成,一对第二收缩侧板相对逐渐靠近,使得过渡槽体逐渐缩小;所述过渡溜槽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受料溜槽的第一固定轴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支撑臂、固定轴瓦、活动轴瓦、螺栓副,所述支撑臂设置在第二侧板的外侧,所述固定轴瓦固定在支撑臂的端头,过渡溜槽的固定轴瓦和活动轴瓦对扣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并通过螺栓副将固定轴瓦和活动轴瓦紧固连接。优选地,所述过渡溜槽为多节,所述过渡溜槽中的一对第二侧板的外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轴,多个过渡溜槽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部与上一节过渡溜槽中的第二固定轴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受料溜槽还包括第一弧形挡板,所述过渡溜槽中还包括第二弧形挡板;其中,所述受料溜槽中,第一侧板的下端为在板面内外凸的凸圆弧,一对直板的下端向外侧延伸出与第一侧板的凸圆弧的曲率一致的第一弧形挡板,第一固定轴的轴线与第一侧板的凸圆弧的圆心同轴;所述过渡溜槽中,第二侧板的上端为在板面内内凹的凹圆弧,下端为在板面内外凸的凸圆弧,第二侧板上端的凹圆弧与其上的固定轴瓦的圆心同轴,一对第二收缩侧板的下端向外侧延伸出与第二侧板的凸圆弧的曲率一致的第二弧形挡板,第二固定轴的轴线与第二侧板的凸圆弧的圆心同轴;受料溜槽的第一弧形挡板与最上节过渡溜槽第二侧板的凹圆弧的圆心同轴,过渡溜槽的凹圆弧与上一节过渡溜槽第二弧形挡板的圆心同轴,从而将多节过渡溜槽连接,其中,所述凹圆弧的半径大于等于所述凸圆弧的半径。优选地,所述排料溜槽包括排料槽体和第三连接部,其中,所述排料槽体通过一对相互平行的第三侧板和一对第三收缩侧板组成,第三侧板的上端为在板面内内凹的圆弧形;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结构相同,第三侧板上端的圆弧形与其上的固定轴瓦的圆心同轴,排料溜槽通过第三连接部与最下节过渡溜槽的第二固定轴可转动地连接。优选地,每个第一侧板的外侧还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限位块,每个第二侧板的外侧还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限位块,并且,第一限位块分别位于所连接的支撑臂的两侧,第二限位块分别位于所连接的支撑臂的两侧。优选地,在支撑臂与第二侧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挡料板,其中,第二挡料板具有与第二侧板上端的弧度一致的形式;在支撑臂与第三侧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挡料板,其中,第三挡料板具有与第三侧板上端的弧度一致的形式。优选地,多个矿仓成一排布置,所述牵引装置为两个,两个绞盘分别设置在一排矿仓的两端的上方;当不受牵引装置作用时,所述过渡溜槽与所述排料溜槽处于竖直状态,位于中间一个矿仓的上方;当需向两侧矿仓供矿时,通过释放其中一个牵引装置中的牵引绳并收紧另一个牵引装置中的牵引绳,将排料溜槽移动至所需供矿的矿仓上方,完成供矿。优选地,所述排料溜槽的侧面设置有吊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绞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吊耳连接;所述绞盘为电动绞盘;所述牵引绳为钢绳。优选地,所述固定轴上还安装有轴套。有益效果:本技术给矿系统将来矿经受料溜槽排放到过渡溜槽中,通过牵引装置牵引排料溜槽,实现对多个成排布置的矿仓的供料,该系统可根据需要便捷地完成不同矿仓间的给料给矿切换,提高了供料效率,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成本低廉,排料点的调整范围大,且有利于物料流动,不易堵料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给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受料溜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过渡溜槽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过渡溜槽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排料溜槽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给矿系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给矿系统的结构,且示出了当牵引装置没有对排料溜槽施加力时,过渡溜槽和排料溜槽处于竖直状态的结构;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中受料溜槽的结构;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中过渡溜槽的主视图;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中过渡溜槽的侧视图;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中排料溜槽的结构;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给矿系统位于中间矿仓402时的状态图,以及分别向左侧矿仓401、以及右侧矿仓403给矿时的状态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给矿系统,包括:顺次相连的送料机100、受料溜槽210、过渡溜槽220、排料溜槽230,与排料溜槽230连接的牵引装置300,以及成排布置的多个矿仓400,其中,过渡溜槽220与受料溜槽230通过固定轴连接,过渡溜槽220可绕固定轴转动;牵引装置300包括:绞盘301和牵引绳303,牵引绳303的一端与绞盘301连接,另一端与排料溜槽230连接,通过绞盘301与牵引绳303配合,牵引排料溜槽230和过渡溜槽220向所需供矿的矿仓400供矿。本技术的给矿系统主要用于选矿生产中,但不限于此,该系统也可以用于输送其他物料来完成供料操作。本技术中采用的送料机100是采用胶带机进行矿的输送,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的输料机,只要可以将来料输送至受料溜槽即可。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受料溜槽包括锥形槽体211、连接在锤形槽体下部的直槽体、以及第一固定轴214,直槽体由一对相互平行的第一侧板212和一对相互平行的直板213焊接而成;一对第一侧板212的外侧分别焊接有第一固定轴214。在每个第一侧板212的外侧还可以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限位块215,分别位于所连接的支撑臂的两侧,用于限制过渡溜槽220的摆动量。第一侧板212的下端为在板面内外凸的凸圆弧,凸圆弧半径为R1,圆心为O1。第一固定轴214焊接在第一侧板212的外侧,轴线与第一侧板212的凸圆弧的圆心同轴,即第一固定轴214位于第一侧板的圆心O1处。第一固定轴214上还安装有第一轴套(未示出)。一对直板213的下端向外侧延伸出与第一侧板212的凸圆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给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相连的送料机、受料溜槽、过渡溜槽、排料溜槽,与所述排料溜槽连接的牵引装置,以及成排布置的多个矿仓,其中,所述过渡溜槽与所述受料溜槽通过固定轴连接,所述过渡溜槽可绕所述固定轴转动;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绞盘和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绞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料溜槽连接,通过绞盘与牵引绳配合,牵引排料溜槽和过渡溜槽向所需供矿的矿仓供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相连的送料机、受料溜槽、过渡溜槽、排料溜槽,与所述排料溜槽连接的牵引装置,以及成排布置的多个矿仓,其中,所述过渡溜槽与所述受料溜槽通过固定轴连接,所述过渡溜槽可绕所述固定轴转动;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绞盘和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绞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料溜槽连接,通过绞盘与牵引绳配合,牵引排料溜槽和过渡溜槽向所需供矿的矿仓供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料溜槽包括锥形槽体、连接在锤形槽体下部的直槽体、以及第一固定轴,所述直槽体由一对相互平行的第一侧板和一对相互平行的直板组成;一对第一侧板的外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轴;所述过渡溜槽包括过渡槽体和第二连接部,所述过渡槽体由一对相互平行的第二侧板和一对第二收缩侧板组成,一对第二收缩侧板相对逐渐靠近,使得过渡槽体逐渐缩小;所述过渡溜槽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受料溜槽的第一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支撑臂、固定轴瓦、活动轴瓦、螺栓副,所述支撑臂设置在第二侧板的外侧,所述固定轴瓦固定在支撑臂的端头,过渡溜槽的固定轴瓦和活动轴瓦对扣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并通过螺栓副将固定轴瓦和活动轴瓦紧固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溜槽为多节,所述过渡溜槽中的一对第二侧板的外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轴,多个过渡溜槽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部与上一节过渡溜槽中的第二固定轴转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料溜槽还包括第一弧形挡板,所述过渡溜槽中还包括第二弧形挡板;其中,所述受料溜槽中,第一侧板的下端为在板面内外凸的凸圆弧,一对直板的下端向外侧延伸出与第一侧板的凸圆弧的曲率一致的第一弧形挡板,第一固定轴的轴线与第一侧板的凸圆弧的圆心同轴;所述过渡溜槽中,第二侧板的上端为在板面内内凹的凹圆弧,下端为在板面内外凸的凸圆弧,第二侧板上端的凹圆弧与其上的固定轴瓦的圆心同轴,一对第二收缩侧板的下端向外侧延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庆林王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