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754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三个机械手,机架包括托杆,托杆包括长度方向,三个机械手沿托杆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且所述的三个机械手沿托杆长度方向运动,通过三个机械手依次排列和协同动作,使得物品能够快速高效的被转移到预定区域,大幅提高效率,且能适应不同物品的转移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部件进行抓取并移送至预定的位置,通常采用,如设置在导轨上的可移动的机械手方式的输送装置来完成类似工作,但是设置在导轨上的机械手需要空载回到抓取位置,特别是移送距离较长时,空载回到抓取位置需要的时间长,造成输送装置效率低,甚至拖慢整个生产系统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必要提供一种输送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三个机械手,所述的机架包括托杆,所述的托杆包括长度方向,所述的三个机械手沿托杆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且所述的三个机械手沿托杆长度方向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的三个机械手包括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及第三机械手,在机架设置有置放区及转移区,所述的置放区与转移区之间还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中转区,至少一个机械手在置放区与中转区之间往复运动以及至少一个机械手在中转区与转移区之间往复运动,所述的托杆包括第一托杆及第二托杆。进一步的,所述的置放区与转移区分别设置在第一托杆两端,所述的中转区包括第一中转区及第二中转区,所述的第一机械手在置放区与第一中转区之间往复运动,所述的第二机械手在第一中转区与第二中转区之间往复运动,所述的第三机械手在中转区与转移区之间往复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的置放区与第一中转区之间的距离、第一中转区与第二中转区之间的距离及第二中转区与转移区之间的距离相等,且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与第三机械手沿托杆长度方向运动的速度相等。进一步的,所述的置放区包括第一置放区及第二置放区,所述的第一置放区与第二置放区分别设置在第一托杆两端,所述的转移区设置在第一置放区与第二置放区之间,所述的第一置放区与转移区之间设置有第一中转区,第二置放区与转移区之间设置有第二中转区,所述的第一机械手在第一置放区与第一中转区之间往复运动,所述的第三机械手在第二置放区与第二中转区之间往复运动,所述的第二机械手在第一中转区与转移区、第二中转区与转移区之间往复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机械手与第三机械手交错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机械手包括第一支座,所述的第一支座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托杆及第二托杆上,所述的第一机械手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的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一支座上,所述的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托杆上的齿条及设置在第一支座上的齿轮。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支座与第一托杆之间还包括第一导向装置,所述的第一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托杆上的第一导轨及设置在第一支座上的第一导向座,所述的第一导向座包括第一导槽,所述的第一导轨容置于所述的第一导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机械手包括第一抓取组件,所述的第一支座与第一抓取组件之间还设置有位移组件,所述的位移组件包括第一位移组件及第二位移组件,所述的第一位移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的抓取组件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的第二位移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的抓取组件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的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一托杆长度方向,且平行于水平方向,所述的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托杆长度方向,且平行于竖直方向。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及第三机械手结构相同。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三个机械手,机架包括托杆,托杆包括长度方向,三个机械手沿托杆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且所述的三个机械手沿托杆长度方向运动,通过三个机械手依次排列和协同动作,使得物品能够快速高效的被转移到预定区域,大幅提高效率,且能适应不同物品的转移需要。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上视图;图3为图1中A区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B区放大示意图。图示符号说明:机架10第一托杆11第一导轨111第二托杆12齿条120第二导轨121第一机械手20第二机械手30第三机械手40置放区50第一置放区60第二置放区61第一中转区51,62第二中转区52,63转移区53,64第一支座21第一导向座211第二导向座212第一驱动组件22第一位移组件23,33,43第一滑板231第一驱动装置232第二位移组件24,34,44第二滑板241第二驱动装置242第一抓取组件25第一拖链26第二驱动组件32第二抓取组件35第二拖链36第三驱动组件42第三抓取组件4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代表任何顺序、数量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先对位置关系也相应的改变。请参考图1-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送装置,用于抓取并转移物件,如电池电芯等,当然其他合适的物件均可以应用本输送装置。其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上视图,图3示出了图1中A区放大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中B区放大示意图,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0及依次设置在机架10上的三个机械手。所述的机架10,用于支撑所述的三个机械手,所述的机架10包括托杆,所述的托杆包括长度方向,所述的三个机械手沿托杆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且所述的三个机械手沿托杆长度方向运动。为了更稳定的支撑机械手,所述的托杆包括第一托杆11及第二托杆12,所述的第一托杆11及第二托杆12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的机械手设置在第一托杆11与第二托杆12之间,并可沿所述第一托杆11及第二托杆12长度方向运动。所述的三个机械手沿第一托杆11及第二托杆12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具体的,所述的三个机械手依次为第一机械手20、第二机械手30及第三机械手40。可以理解的,在机架10下方还设置有置放区50及转移区53,所述的置放区50用于置放物品,所述的转移区53为物品需要通过输送装置转移至的目标区域,所述的置放区50与转移区53之间还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中转区,用于中转物品,所述的三个机械手中的一个机械手通过将置放于置放区50的物品先转移至中转区,所述的三个机械手中的另一机械手再将中转区的物品转移至转移区53,从而快速的将物品从置放区50转移至转移区53。可以理解的,所述的置放区50、转移区53及中转区沿第一托杆11长度方向布置,以使得三个机械手能够运动到预定区域,从预定的区域取物品或到达预定的区域后释放物品。进一步的,所述的三个机械手包括第一运行模式,当三个机械手处于第一运行模式时,所述的置放区50与转移区53分别设置在托杆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的置放区50与转移区53之间包括第一中转区51及第二中转区52,所述的第一机械手20在置放区50与第一中转区51之间往复运动,并将置放区50内的物品转移至第一中转区51,第二机械手30在第一中转区51与第二中转区52之间往复运动,将第一中转区51内的物品转移至第二中转区52,第三机械手40在第二中转区52与置放区50之间往复运动,从而将第二中转区52内的物品转移至转移区53,通过三个机械手的协同运动,使得物品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三个机械手,所述的机架包括托杆,所述的托杆包括长度方向,所述的三个机械手沿托杆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且所述的三个机械手沿托杆长度方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三个机械手,所述的机架包括托杆,所述的托杆包括长度方向,所述的三个机械手沿托杆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且所述的三个机械手沿托杆长度方向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个机械手包括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及第三机械手,在机架设置有置放区及转移区,所述的置放区与转移区之间还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中转区,至少一个机械手在置放区与中转区之间往复运动以及至少一个机械手在中转区与转移区之间往复运动,所述的托杆包括第一托杆及第二托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放区与转移区分别设置在第一托杆两端,所述的中转区包括第一中转区及第二中转区,所述的第一机械手在置放区与第一中转区之间往复运动,所述的第二机械手在第一中转区与第二中转区之间往复运动,所述的第三机械手在中转区与转移区之间往复运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放区与第一中转区之间的距离、第一中转区与第二中转区之间的距离及第二中转区与转移区之间的距离相等,且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与第三机械手沿托杆长度方向运动的速度相等。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放区包括第一置放区及第二置放区,所述的第一置放区与第二置放区分别设置在第一托杆两端,所述的转移区设置在第一置放区与第二置放区之间,所述的第一置放区与转移区之间设置有第一中转区,第二置放区与转移区之间设置有第二中转区,所述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水德曾庆礼高宜江巫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睿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