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度高的倒三轮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659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54
一种舒适度高的倒三轮,包括壳体,壳体前端为车头,还包括车把气流组件,车把气流组件包括第一进气口、导流管以及气流分布管;所述第一进气口固定设置在车头上部,导流管与第一进气口连通,导流管另一端与气流分布管连通;所述车把两端固定挡板,挡板为中控结构,其空余端设有出气口,出气方向与车把轴线之间的夹角β在30‑50度范围内,所述车把两端固定球面板,球面板开口端指向车把,开口端位于挡板包围范围内,所述挡板空腔设有出气口的一端宽度小于与气流分布管连通的一端,且出气口的宽度是另一端端的1/3‑1/4.该倒三轮,驾驶员感受的气流速度更低,舒适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舒适度高的倒三轮电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倒三轮,具体涉及一种驾驶员受直面风吹更少的倒三轮电动车。
技术介绍
倒三轮的特点在于,前轮有两个轮,后轮为一个车轮。这种结构对于骑行来说更稳定,操控性更好。因此,形式速度相比于正三轮或是两轮的电动车可以做的更快。但是由于缺少防护装备,提高了形式速度,驾驶员直面收到的气流速度更快,秋冬季节驾驶舒适度非常低。为了提高驾驶舒适度,就得降低正面受到的气流直吹的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对驾驶员身体直吹气流流速的倒三轮带你动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壳体前端为车头,还包括车把气流组件,车把气流组件包括第一进气口、导流管以及气流分布管;所述第一进气口固定设置在车头上部,导流管与第一进气口连通,导流管另一端与气流分布管连通;所述车把两端固定挡板,挡板为中控结构,其空余端设有出气口,出气方向与车把轴线之间的夹角β在30-50度范围内,所述车把两端固定球面板,球面板开口端指向车把,开口端位于挡板包围范围内,所述挡板空腔设有出气口的一端宽度小于与气流分布管连通的一端,且出气口的宽度是另一端端的1/3-1/4。进一步的,车头顶端固定车头气流组件,其包括固定设置在车头中部的第二进气口、固定于车头上端的透明挡板、以及第二导管;所述导管于第二进气口连通,所述透明挡板为双层结构,其底端与第二导管连通,挡板的两侧和顶侧能够出气,其双层结构之间的间隙不大于1cm;顶端间隙小于底端间隙;透明挡板的横截面为弧形,其侧边喷气方向与纵向平面之间的夹角α在60-70度范围内。进一步的,还包括腿部气流组件,腿部气流组件包括,一个固定设置在车头前侧底端以及底面上的第三进气口、第三连通管以及与第三出气口;所述第三连通管一端连通第三进气口,另一端连通第三吹起口,第三出气口为长方形,第三出气口位于车头后侧底部,其向车后方出气,出气方向与车体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λ在10-20度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引入车头气流,并利用气流影响直吹气流流向,降低直吹驾驶员气流的流速。附图说明图1是倒三轮主视图。图2是正面挡风板俯视剖视图。图3是下壳体风道结构示意图。图4是转向把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做详细描述。如图1至4所示,一种舒适度高的倒三轮,包括壳体10,壳体10前端为车头11。还包括车把气流组件20,车把气流组件20包括第一进气口21、导流管22以及气流分布管23;所述第一进气口21固定设置在车头11上部,导流管22与第一进气口21连通,导流管22另一端与气流分布管23连通;所述车把两端固定挡板24,挡板24为中控结构,其空余端设有出气口,出气方向与车把轴线之间的夹角β在30-50度范围内,所述车把两端固定球面板25,球面板25开口端指向车把,开口端位于挡板24包围范围内,所述挡板24空腔设有出气口的一端宽度小于与气流分布管23连通的一端,且出气口的宽度是另一端端的1/3-1/4。引导车头的气流进入挡板空腔,由于近期段的宽度比出气口宽度大,气流在挡板出气口处快速吹出,且使斜向外喷出,能够有效的减少气流流动在把手处形成负压涡流,减少气流直吹把手,提高舒适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舒适度,在车头顶端固定车头气流组件40,其包括固定设置在车头中部的第二进气口43、固定于车头上端的透明挡板41、以及第二导管42;所述导管42于第二进气口43连通,所述透明挡板41为双层结构,其底端与第二导管42连通,挡板的两侧和顶侧能够出气,其双层结构之间的间隙不大于1cm;顶端间隙小于底端间隙;透明挡板41的横截面为弧形,其侧边喷气方向与纵向平面之间的夹角α在60-70度范围内。与上述思路相同,挡板边沿喷气,干扰直面气流,减少气流直吹,提高舒适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舒适度,还包括腿部气流组件50,腿部气流组件50包括,一个固定设置在车头11前侧底端以及底面上的第三进气口51、第三连通管52以及与第三出气口53;所述第三连通管52一端连通第三进气口51,另一端连通第三吹起口53,第三出气口53为长方形,第三出气口53位于车头后侧底部,其向车后方出气,出气方向与车体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λ在10-20度之间;与上述思路相同,利用气流向车辆行进相反的后方吹起,同时其向车体中线倾斜,由于车体行进会受到正面气流,在车体凹入的部分,尤其是容纳腿部的地方,就会形成负压,气流速度仍然很高,这个时候,让气流以10-20度的角度向车身出气,引导负压区气流向车辆后方流动,大幅减小吹到腿部的气流速度,提高舒适度。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原则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舒适度高的倒三轮,包括壳体,壳体前端为车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把气流组件,车把气流组件包括第一进气口、导流管以及气流分布管;所述第一进气口固定设置在车头上部,导流管与第一进气口连通,导流管另一端与气流分布管连通;所述车把两端固定挡板,挡板为中控结构,其空余端设有出气口,出气方向与车把轴线之间的夹角β在30‑50度范围内,所述车把两端固定球面板,球面板开口端指向车把,开口端位于挡板包围范围内,所述挡板空腔设有出气口的一端宽度小于与气流分布管连通的一端,且出气口的宽度是另一端端的1/3‑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舒适度高的倒三轮,包括壳体,壳体前端为车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把气流组件,车把气流组件包括第一进气口、导流管以及气流分布管;所述第一进气口固定设置在车头上部,导流管与第一进气口连通,导流管另一端与气流分布管连通;所述车把两端固定挡板,挡板为中控结构,其空余端设有出气口,出气方向与车把轴线之间的夹角β在30-50度范围内,所述车把两端固定球面板,球面板开口端指向车把,开口端位于挡板包围范围内,所述挡板空腔设有出气口的一端宽度小于与气流分布管连通的一端,且出气口的宽度是另一端端的1/3-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度高的倒三轮,其特征在于,车头顶端固定车头气流组件,其包括固定设置在车头中部的第二进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世敏朱东风朱红军鹿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彭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