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柔性电路板的补强板及电路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5401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的补强板,包括多个补强区、过渡区、衔接区;所述补强区相互间隔设置,所述补强区用于贴合并补强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过渡区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补强区,所述过渡区包括设于两个相邻的补强区之间且与所述补强区相互间隔的主体部、连接所述主体部和一个所述补强区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主体部和另一个所述补强区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衔接区连接所述补强区与所述主体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路板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用于柔性电路板的补强板及电路板结构能提高柔性电路板与补强板的贴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柔性电路板的补强板及电路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的补强板及电路板结构。
技术介绍
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简称FPC)是一种具有高可靠性和可挠性的印刷电路板,简称为软板,其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主要使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等数码产品上。现有技术中在FPC端部的正面装配有金手指(ConnectingFinger),其由众多金黄色的导电触片组成,用于传输信号。由于柔性电路板质地较软,不易插接,现有的FPC在金手指装配处的背面设置有补强板,用于提高插接部位的强度,方便产品的整体组装。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使用电路板的数码产品形状各异,导致排版后的补强板形状各异,补强板之间的连条细、强度弱,贴合时容易变形,增加了柔性电路板与补强板的贴合难度,导致贴合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的补强板及电路板结构,其能提高柔性电路板与补强板的贴合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的补强板,包括多个补强区、过渡区、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的补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补强区、过渡区、衔接区;所述补强区相互间隔设置,所述补强区用于贴合并补强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过渡区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补强区,所述过渡区包括设于两个相邻的补强区之间且与所述补强区相互间隔的主体部、连接所述主体部和一个所述补强区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主体部和另一个所述补强区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衔接区连接所述补强区与所述主体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的补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补强区、过渡区、衔接区;所述补强区相互间隔设置,所述补强区用于贴合并补强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过渡区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补强区,所述过渡区包括设于两个相邻的补强区之间且与所述补强区相互间隔的主体部、连接所述主体部和一个所述补强区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主体部和另一个所述补强区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衔接区连接所述补强区与所述主体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电路板的补强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补强区和多个所述主体部沿第一方向相互交替并间隔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柔性电路板的补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主体部包括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末端,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将分别两个所述末端连接至对应的所述补强区,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衔接区的相接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两个所述末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柔性电路板的补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区自所述补强区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主体部。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桂霞印兆宇马长进陈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