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538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声器件包括发声单体,设置在发声单体相对两侧的第一钢片和第二钢片,发声单体包括上表面、与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以及连接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侧壁,第一钢片包括位于上表面的第一主体部和自第一主体部向下表面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弯折部,第二钢片包括位于下表面上的第二主体部和自第二主体部向上表面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位于发声单体的同侧且相对设置,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中的一个上设置有卡扣,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卡扣相匹配的卡槽,卡扣匹配固定在卡槽内实现发声单体的封装。这样,可以避免传统的打胶超声波的封装方式,减少在高度方向上的占用,且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声器件
本技术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声器件。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人们对电子产品的各方面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电声系统需要不断的提升性能,高品质的发声器件便是实现这个功能的必备条件之一。现有技术的发声器件通常包括发声单体,和上下两侧用于支撑的塑料板,发声器件的密封方式通常包括超声波和打胶,因此在高度方向上占用较多的空间。从而限制了产品的尺寸,无法满足现今产品小型化和薄型化的需求。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声器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发声器件,其不占用高度上的空间,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且能够保持良好的声学性能。具体方案为,提供一种发声器件,包括发声单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发声单体相对两侧的第一钢片和第二钢片,所述发声单体包括上表面、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以及连接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的侧壁,所述第一钢片包括位于所述上表面的第一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向下表面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钢片包括位于所述下表面上的第二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二主体部向所述上表面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位于发声单体的同侧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中的一个上朝远离所述侧壁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卡扣,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扣匹配固定在所述卡槽内实现所述发声单体的封装。优选的,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折部上,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第二弯折部远离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一端。优选的,所述第二弯折部抵接在所述侧壁上,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侧壁间隔设置并抵接在所述第二弯折部背离所述侧壁的一侧表面,所述卡槽为贯穿所述第一弯折部的通孔。优选的,所述卡扣为自所述第二弯折部向远离所述侧壁方向弯折延伸形成。优选的,所述发声单体的两相对侧均设置有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优选的,所述发声单体的同一侧至少设置两个弯折部,所述侧壁上设置有位于相邻两所述弯折部之间的限位部,两所述弯折部夹设固定所述限位部。优选的,所述下表面为发声面,所述第二钢片对应开设有出声孔。优选的,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与所述发声单体电性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部分夹持固定在所述上表面与所述第一钢片之间。优选的,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位于所述上表面的第一连接部,自第一连接部向所述发声单体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固定支撑在所述第一延伸部及所述第一连接部边缘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钢片成型为一体。优选的,所述第二钢片靠近所述支撑件的一侧自所述支撑件表面延伸并嵌设于所述支撑件内,且开设有与所述支撑件结合的通孔。优选的,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自所述支撑件边缘部分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包括与靠近所述上表面的顶面与所述顶面相对的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的侧面;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底面,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自第一延伸部沿所述侧面弯折延伸的弯折部和自所述弯折部沿所述顶面弯折延伸的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上设置有与外界电性连接的焊盘。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钢片与所述上表面之间,所述发声单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抵触的导电触脚。本技术发声器件包括发声单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发声单体相对两侧的第一钢片和第二钢片,所述发声单体包括上表面、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以及连接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的侧壁,所述第一钢片包括位于所述上表面的第一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向下表面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钢片包括位于所述下表面上的第二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二主体部向所述上表面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位于发声单体的同侧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中的一个上朝远离所述侧壁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卡扣,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扣匹配固定在所述卡槽内实现所述发声单体的封装。这样,可以避免传统的打胶超声波的封装方式,减少在高度方向上的占用,且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发声器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发声器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发声器件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发声器件第一钢片和第二钢片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100,包括第一钢片1、发声单体2、第二钢片3、柔性电路板4和支撑件5。其中发声单体2为受话器,其包括上表面21、下表面22以及连接上表面21和下表面22的侧壁23。发声单体2上设置有用于与外界实现电性连接的导电触脚24。当然,在可选择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发声单体2也可以为其他电声器件。第一钢片1设置在发声单体2的上表面21一侧,第二钢片3设置在发声单体2的下表面22一侧。第一钢片1包括设置在上表面21上的第一主体部11和自第一主体部向下表面22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弯折部12,具体的,发声单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弯折部12,第一弯折部12分别设置在第一主体部11的两侧。对应的,第二钢片2包括设置在下表面22上的第二主体部31和自第二主体部32沿发声单体2的侧壁23向第一弯折部12方向延伸的第二弯折部32。发声单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弯折部32,第二弯折部32分别与发声单体两侧的第一弯折部12相对应。第一弯折部12和第二弯折部32的端部卡接固定在一起完成发声单体2的封装。具体的,第二弯折部32抵接在侧壁23上,第一弯折部12与侧壁间隔设置并抵接在第二弯折部背离侧壁23的一侧表面。第一弯折部12上设置有卡槽120,第二弯折部32上设置有卡设在卡槽120内的卡扣33,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槽120为贯穿第一弯折部12的通孔,卡扣33为自第二弯折部32向远离侧壁23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卡扣33卡入卡槽120内实现第一钢片1和第二钢片3的组装,在发声单体2两侧均设置卡扣33和卡槽120的结构,使得发声单体封装在第一钢片1和第二钢片3之间,起到了扬声器单体的保护和封装作用。参照图3和图4所示,发声单体2的下表面22为发声单体2的发声面,第二钢片3的第二主体部31上对应开设有出声孔30。发声单体2同一侧共设置有至少两个弯折部。进一步的,侧壁23上还设置有限位部231,本实施方式中,在靠近限位部231的一侧,第二弯折部32共有两个,两第二弯折部32夹设固定定位部231从而实现钢片与发声单体2的定位。需要说明的是,发声单体2两侧的第二弯折部32可以结构相同,也可以结构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在发声单体2的一侧设置限位部231,则限位部231的一侧设置两个第二弯折部32,另一侧第二弯折部仅设置一个第二弯折部32即可,当然,在可选择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两侧结构相同,也是可以实施的。第二钢片3上还设置有自第二主体部31向远离发声单体2一侧弯折延伸的注塑部34,注塑部34与支撑件5一体成型注塑在一起,实现产品的分装。柔性电路板4部分夹持固定在上表面21与第一钢片11之间。具体的,柔性电路板4包括位于上表面21的第一连接部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声单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发声单体相对两侧的第一钢片和第二钢片,所述发声单体包括上表面、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以及连接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的侧壁,所述第一钢片包括位于所述上表面的第一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向下表面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钢片包括位于所述下表面上的第二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二主体部向所述上表面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位于发声单体的同侧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中的一个上朝远离所述侧壁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卡扣,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扣匹配固定在所述卡槽内实现所述发声单体的封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声单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发声单体相对两侧的第一钢片和第二钢片,所述发声单体包括上表面、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以及连接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的侧壁,所述第一钢片包括位于所述上表面的第一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向下表面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钢片包括位于所述下表面上的第二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二主体部向所述上表面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位于发声单体的同侧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中的一个上朝远离所述侧壁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卡扣,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扣匹配固定在所述卡槽内实现所述发声单体的封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折部上,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第二弯折部远离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部抵接在所述侧壁上,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侧壁间隔设置并抵接在所述第二弯折部背离所述侧壁的一侧表面,所述卡槽为贯穿所述第一弯折部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为自所述第二弯折部向远离所述侧壁方向弯折延伸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体的两相对侧均设置有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体的同一侧至少设置两个弯折部,所述侧壁上设置有位于相邻两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小江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