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刹车装置、运动组件及自动化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
,具体涉及一种刹车装置、运动组件及自动化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各种实现直线运动的结构(比如:直线电机)包括可相互直线运动的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以直线电机为例,第一结构为定子和动子的其中之一,而第二结构为定子和动子中的另外一个,当直线电机断电后,因为某些外力作用,往往无法立刻停止运动,因此需要设置刹车装置,以帮助其刹车。如图7所示,图7为现有的直线电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现有的刹车装置23往往为设置在定子21外的支架22上,从而造成直线电机20整体结构复杂,质量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刹车装置、运动组件及自动化设备。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刹车装置,用于对待刹车件进行刹车,所述待刹车件为相对直线的运动的第一结构和/或第二结构,所述刹车装置包括本体和刹车部;所述本体包括第一部、第二部和运动控制部;所述刹车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与所述待刹车件的第一侧壁构成容置所述刹车部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沿所述运动的方向至少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所述刹车部可活动的容置于所述第一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刹车装置,用于对待刹车件进行刹车,所述待刹车件为相对直线的运动的第一结构和/或第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装置包括本体和刹车部;所述本体包括第一部、第二部和运动控制部;所述刹车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与所述待刹车件的第一侧壁构成容置所述刹车部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沿所述运动的方向至少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所述刹车部可活动的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部,可卡紧的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部;所述运动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之间相对往返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刹车部在所述第一容置部和所述第二容置部往返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刹车装置,用于对待刹车件进行刹车,所述待刹车件为相对直线的运动的第一结构和/或第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装置包括本体和刹车部;所述本体包括第一部、第二部和运动控制部;所述刹车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与所述待刹车件的第一侧壁构成容置所述刹车部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沿所述运动的方向至少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所述刹车部可活动的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部,可卡紧的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部;所述运动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之间相对往返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刹车部在所述第一容置部和所述第二容置部往返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控制部包括第一弹性件、电磁体、第一磁性吸引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电磁体和所述第一磁性吸引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上;所述刹车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固定于所述第一部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形成控制所述刹车部与所述第二容置部卡紧的第一弹性作用力;所述第二部包括对应所述刹车部的另一端设置的推送结构;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之间,形成使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分离的第二弹性作用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控制部包括第一弹性件、电磁体、第一磁性吸引件、第二磁性吸引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电磁体和所述第一磁性吸引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上;所述第二磁性吸引件设置在所述电磁体同侧的所述第一部或所述第二部上;所述第一磁性吸引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吸引件可相互吸引;所述刹车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固定于所述第一部上;所述第一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程明,贺智明,
申请(专利权)人:鲁班嫡系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