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储气筒内腔清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78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储气筒内腔清洗机,属于储气筒生产领域;所述全自动储气筒内腔清洗机包括:机身,机身通过隔板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侧部分设有工作台,下侧部分设有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左侧装有油箱,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储气筒内腔清洗机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与传统的人工手动清洗储气筒的方式相比,所述的全自动储气筒内腔清洗机解决了储气筒清洗工序中柴油易燃以及柴油刺鼻气味对工人健康影响的问题,值得在储气筒生产领域推广与使用。

A Fully Automatic Cleaner for Inner Cavity of Gas Storage Cylind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gas storage cylinder inner cavity cleaner,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gas storage cylinder production; the automatic gas storage cylinder inner cavity cleaner includes: the fuselage, the fuselage is divided into upper and lower parts through the partition board, the upper part is equipped with a worktable, the lower part is equipped with a crank rocker mechanism, and the left side of the crank rocker mechanism is equipped with an oil tank.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anual cleaning method, the fully automatic inner chamber cleaning machine solves the problems of flammability of diesel oil and the impact of pungent odor of diesel oil on workers'health in the cleaning process of the gas storage cylinder.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using in the field of gas storage cylinder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储气筒内腔清洗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气筒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全自动储气筒内腔清洗机。
技术介绍
现生产的储气筒,因内部存在焊接残渣及其他固体颗粒物,装车运行过程中,储气筒在充放气时,容易将内部的固体颗粒物吸入气管中,导致气阀部件的堵塞失效,影响行车安全。经改进,增设储气筒内部清洗工序,清除其内部固体颗粒物,增强储气筒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储气筒内部清洗工序都是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这种作业方式不仅清洗效率底下,而且在清洗过程中存在柴油易燃的安全隐患以及其刺鼻气味对工人健康的影响。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全自动储气筒内腔清洗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储气筒内腔清洗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储气筒内腔清洗机,其包括:机身,机身通过隔板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侧部分设有工作台,下侧部分设有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左侧装有油箱;所述曲柄摇杆机构由减速电机、曲柄以及摇杆组成,曲柄一端安装在减速电机的驱动轴上,曲柄另一端连接有摇杆,摇杆一端连接在曲柄上,摇杆另一端穿过隔板连接在工作台上,摇杆与工作台的连接方式是铰接连接。所述工作台下端设有固定环,隔板上端设有轴承座,轴承座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在隔板上,工作台的固定环安插在轴承座内,使工作台与轴承座铰接连接;工作台设有底板,底板中间下端设有转轴,转轴穿过工作台的固定环以及轴承座上端,使工作台与轴承座铰接连接固定;所述底板右下侧设有铰链轴,铰链轴与摇杆一端连接,使曲柄摇杆机构与工作台铰接连接固定。所述底板左右两侧设有立板,立板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底板中间设有储气筒,储气筒通过橡胶支撑安装固定在底板中间上端,储气筒下端装有放水阀,储气筒左右两侧设有气缸堵头,气缸堵头设置在立板上,气缸堵头的数量为4个,分别是第一气缸堵头、第二气缸堵头、第三气缸堵头以及第四气缸堵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气缸堵头、第二气缸堵头、第三气缸堵头以及第四气缸堵头的顶出口均与第一气管连通,第一气缸堵头、第二气缸堵头、第三气缸堵头以及第四气缸堵头的回缩口均与第二气管连通,第二气管左侧设有油管。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右上端设有油泵,油泵一端与油箱连通,油泵另一端与储气筒内部连通,油泵左侧设有油泵进口,油泵右侧设有油泵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储气筒内腔清洗机结构设计合理,清洗前,储气筒置于橡胶支撑上,然后通过气管向四个气缸堵头中充入压缩气体,从而使气缸堵头顶紧储气筒的四个接口,使储气筒只保留油管作为柴油进口以及通过储气筒的放水阀控制柴油进出储气筒。清洗时,油泵进口与油箱连通,通过油泵从油箱中抽取柴油通过油泵出口泵送至气管处,然后进入储气筒内部,工作台振荡使内部的柴油来回晃动,对内腔进行清洗,然后柴油从储气筒的放水阀处流出到底板上,汇聚后从中间的矩形孔回流入油箱中,以此完成柴油的循环;整个清洗过程利用时间继电器,对清洗进行计时,触发后,清洗工序自动停止。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储气筒内腔清洗机结构实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与传统的人工手动清洗储气筒的方式相比,所述的全自动储气筒内腔清洗机解决了柴油易燃的安全隐患,及其刺鼻气味对工人健康影响的问题,值得在储气筒生产领域推广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全自动储气筒内腔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全自动储气筒内腔清洗机的俯视图。图3为一种全自动储气筒内腔清洗机的工作台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全自动储气筒内腔清洗机的工作台俯视图。图中:1-机身、2-油箱、3-减速电机、4-曲柄、5-摇杆、6-工作台、61-第一气管、62-第二气管、63-油管、64-第一气缸堵头、65-第二气缸堵头、66-第三气缸堵头、67-第四气缸堵头、68-橡胶支撑、69-转轴、610-底板、611-立板、612-铰链轴、613-螺栓、7-轴承座、8-螺栓、9-油泵、10-油泵进口、11-油泵出口、12-储气筒、121-放水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全自动储气筒内腔清洗机,其包括:机身1,机身1通过隔板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侧部分设有工作台6,下侧部分设有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左侧装有油箱2。所述曲柄摇杆机构由减速电机3、曲柄4以及摇杆5组成,曲柄4一端安装在减速电机3的驱动轴上,曲柄4另一端连接有摇杆5,摇杆5一端连接在曲柄4上,摇杆5另一端穿过隔板连接在工作台6上,摇杆5与工作台6的连接方式是铰接连接。所述工作台6下端设有固定环,隔板上端设有轴承座7,轴承座7通过螺栓8安装固定在隔板上,工作台6的固定环安插在轴承座7内,使工作台6与轴承座7铰接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6设有底板610,底板610中间下端设有转轴69,转轴69穿过工作台6的固定环以及轴承座7上端,使工作台6与轴承座7铰接连接固定;所述底板610右下侧设有铰链轴612,铰链轴612与摇杆5一端连接,使曲柄摇杆机构与工作台6铰接连接固定。再进一步地,所述底板610左右两侧设有立板611,立板611通过螺栓613安装固定在底板610上;所述底板610中间设有储气筒12,储气筒12通过橡胶支撑68安装固定在底板610中间上端,储气筒12下端装有放水阀121,储气筒12左右两侧设有气缸堵头,气缸堵头设置在立板611上,气缸堵头的数量为4个,分别是第一气缸堵头64、第二气缸堵头65、第三气缸堵头66以及第四气缸堵头67,第一气缸堵头64、第二气缸堵头65、第三气缸堵头66以及第四气缸堵头67的顶出口均与第一气管61连通,第一气缸堵头64、第二气缸堵头65、第三气缸堵头66以及第四气缸堵头67的回缩口均与第二气管62连通,第二气管62左侧设有油管63;所述底板610右上端设有油泵9,油泵9一端与油箱2连通,油泵9另一端与储气筒12内部连通,油泵9左侧设有油泵进口10,油泵9右侧设有油泵出口11。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清洗前,储气筒12置于橡胶支撑68上,然后通过气管向四个气缸堵头中充入压缩气体,从而使气缸堵头顶紧储气筒12的四个接口,使储气筒12只保留油管63作为柴油进口以及通过储气筒12的放水阀121控制柴油进出储气筒12。清洗时,油泵进口10与油箱2连通,通过油泵9从油箱2中抽取柴油通过油泵出口11泵送至气管处,然后进入储气筒12内部,工作台6振荡使内部的柴油来回晃动,对内腔进行清洗,然后柴油从储气筒12的放水阀121处流出到底板610上,汇聚后从中间的矩形孔回流入油箱2中,以此完成柴油的循环。整个清洗过程利用时间继电器,对清洗进行计时,触发后,清洗工序自动停止,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储气筒内腔清洗机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与传统的人工手动清洗储气筒的方式相比,所述的全自动储气筒内腔清洗机解决了柴油易燃的安全隐患,及其刺鼻气味对工人健康影响的问题,值得在储气筒生产领域推广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曲柄摇杆机构,其包括:减速电机(3)、曲柄(4)以及摇杆(5),其特征在于:曲柄(4)一端安装在减速电机(3)的驱动轴上,曲柄(4)另一端连接有摇杆(5),摇杆(5)一端连接在曲柄(4)上,摇杆(5)另一端穿过隔板连接在工作台(6)上,摇杆(5)与工作台(6)之间通过铰接方式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柄摇杆机构,其包括:减速电机(3)、曲柄(4)以及摇杆(5),其特征在于:曲柄(4)一端安装在减速电机(3)的驱动轴上,曲柄(4)另一端连接有摇杆(5),摇杆(5)一端连接在曲柄(4)上,摇杆(5)另一端穿过隔板连接在工作台(6)上,摇杆(5)与工作台(6)之间通过铰接方式相连。2.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曲柄摇杆机构的全自动储气筒内腔清洗机,其包括:机身(1),机身(1)通过隔板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侧部分设有工作台(6),下侧部分设有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左侧装有油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6)下端设有固定环,隔板上端设有轴承座(7),轴承座(7)通过螺栓(8)安装固定在隔板上,工作台(6)的固定环安插在轴承座(7)内;所述工作台(6)设有底板(610),底板(610)中间下端设有转轴(69),转轴(69)穿过工作台(6)的固定环以及轴承座(7)上端,使工作台(6)与轴承座(7)铰接连接;所述底板(610)右下侧设有铰链轴(612),铰链轴(612)与摇杆(5)一端连接,使曲柄摇杆机构与工作台(6)铰接连接固定;所述底板(610)左右两侧设有立板(611),立板(611)通过螺栓(613)安装固定在底板(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军喻康力王明明赵红林王洪桢李本清谢金荣张宁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楚欣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