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气化工艺气化剂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338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气化工艺气化剂混合装置,其包括罐体和至少一根水平设置的进气管,在罐体的底部设有过热蒸汽进口,在罐体的顶部设有混合气出口,进气管的出气端密封并穿过罐体的侧壁置于罐体内部,在进气管上设有出气孔,出气孔的出气方向朝向过热蒸汽进口;在进气管与过热蒸汽进口之间的罐体内部水平设有过热蒸汽分布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过热蒸汽分布板能够使进入罐体内部的过热蒸汽分布均匀,从而与其他气化剂介质充分混合;进气管上的出气孔的出气方向朝向过热蒸汽进口,使各气化剂介质之间逆向流动混合,保证了混合的均匀性;在进气管上方的罐体内部设置有若干扰流板,延长了混合气体的流动路径,使得混合气体混合的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气化工艺气化剂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体混合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煤气化工艺气化剂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油气资源相对匮乏,煤气化技术是一种将煤炭转化成清洁的可燃气体的主要技术手段。煤气化技术是煤和气化剂在气化炉反应器内进行气化反应,产生一定热值的清洁煤气。气化反应采用的气化剂通常为水蒸汽、氧气和空气的混合气或者水蒸汽与氧气或空气的混合气。目前为了简化操作,气化剂的混合方式基本采用炉内混合,即将各气化剂介质按照一定比例分别通入气化炉反应器内,使各气化剂介质在气化炉反应器内进行混合,再与煤粉进行反应。但由于各气化剂介质进入气化炉反应器内部后,仅通过自由流动、扩散进行混合,混合效果并不理想,气化剂混合不均匀会导致气化反应的反应效率和反应稳定性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且能够使各气化剂介质充分混合的煤气化工艺气化剂混合装置。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煤气化工艺气化剂混合装置,其包括罐体和至少一根水平设置的进气管,在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过热蒸汽进口,在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混合气出口,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密封并穿过所述罐体的侧壁置于所述罐体内部,在所述进气管上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的出气方向朝向所述过热蒸汽进口;在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过热蒸汽进口之间的所述罐体内部水平设有过热蒸汽分布板。进一步的,在所述进气管底部圆心角ɑ为60°-120°的范围内均布有所述出气孔。进一步的,在所述进气管上方的所述罐体内部从下至上依次间隔交错设置有若干块扰流板。进一步的,在所述进气管的入口端设有流量阀,在所述过热蒸汽进口设有过热蒸汽流量阀。本技术的优点:1、过热蒸汽分布板能够使进入罐体内部的过热蒸汽分布均匀,从而与其他气化剂介质充分混合;2、进气管上的出气孔的出气方向朝向过热蒸汽进口,使各气化剂介质之间逆向流动混合,保证了混合的均匀性;3、在进气管上方的罐体内部从下至上依次间隔交错设置有若干块扰流板,延长了混合气体的流动路径,使得各气化剂介质混合的更加均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氧气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空气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罐体1,过热蒸汽进口2,混合气出口3,氧气进气管4,空气进气管5,氧气出气孔6,空气出气孔7,扰流板8,氧气流量阀9,空气流量阀10,过热蒸汽流量阀11,过热蒸汽分布板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煤气化工艺气化剂混合装置,其包括罐体1和两根水平设置的进气管,在罐体1的底部设有过热蒸汽进口2,在罐体1的顶部设有混合气出口3,两根进气管分别为氧气进气管4和空气进气管5,氧气进气管4位于空气进气管5下方,氧气进气管4和空气进气管5的出气端密封并穿过罐体1的侧壁置于罐体1内部。在氧气进气管4底部圆心角ɑ为90°的范围内均布有氧气出气孔6,在空气进气管5底部圆心角ɑ为90°的范围内均布有空气出气孔7;在空气进气管5上方的罐体1内部从下至上依次间隔交错设置有若干块扰流板8,在氧气进气管4与过热蒸汽进口2之间的罐体1内部水平设有过热蒸汽分布板12。在氧气进气管4的入口端设有氧气流量阀9,在空气进气管5的入口端设有空气流量阀10,在过热蒸汽进口2设有过热蒸汽流量阀11。工作原理:首先根据气化剂中各气化剂介质所占的比例确定各气化剂介质的通入量,350-550℃的过热蒸汽从罐体1底部的过热蒸汽进口2进入罐体1,通过过热蒸汽分布板12后被均匀分布,通过调整过热蒸汽流量阀11的开度,使得过热蒸汽经过布气孔后的流速为30-60m/s,避免流速过低导致经过过热蒸汽分布板12后分布不均,或流速过高导致阻力降增加,动力能耗大。过热蒸汽通过过热蒸汽分布板12后继续向罐体1上部运动,与氧气进气管4喷出的氧气进行混合,通过调整氧气流量阀9的开度保证氧气的喷出速度为3-10m/s,避免速度太低不利于和下部过热蒸汽逆流对撞,或速度太高超过氧气进气管4介质安全流速范围,造成氧气进气管4炸裂;混合后的气体继续向罐体1上部运动,与空气进气管5喷出的空气进行混合,通过调整空气流量阀10的开度保证空气的喷出速度为10-20m/s,避免速度太低影响和下部混合气体的逆流对撞,或速度太高超过空气进气管5介质安全流速范围,造成空气进气管5炸裂;氧气出气孔6和空气出气孔7的出气方向均朝向过热蒸汽进口2,使各气化剂介质之间逆向流动混合,保证了混合的均匀性;氧气、空气和过热蒸汽的混合气体在向罐体1上部运动的过程中经扰流板8扰流,延长了运动路径,增加了混合时间,使得混合更加均匀。混合均匀的气化剂最后从罐体1顶部的混合气出口3排出,进入气化炉反应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气化工艺气化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罐体和至少一根水平设置的进气管,在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过热蒸汽进口,在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混合气出口,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密封并穿过所述罐体的侧壁置于所述罐体内部,在所述进气管上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的出气方向朝向所述过热蒸汽进口;在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过热蒸汽进口之间的所述罐体内部水平设有过热蒸汽分布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气化工艺气化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罐体和至少一根水平设置的进气管,在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过热蒸汽进口,在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混合气出口,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密封并穿过所述罐体的侧壁置于所述罐体内部,在所述进气管上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的出气方向朝向所述过热蒸汽进口;在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过热蒸汽进口之间的所述罐体内部水平设有过热蒸汽分布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燕东刘雷武恒李克忠霍学斌刘海建王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