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层合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2858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8:08
本公开内容涉及塑料层合膜。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塑料层合膜在无色和透明的同时具有优异的机械特性和UV耐候性二者,并且可以适用作各种柔性或可折叠装置的覆盖膜。

Plastic laminated film

The present disclosure relates to plastic laminated films. The plastic laminated film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disclosure has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UV weathering resistance as well as colorless and transparent, and can be used as a covering film for various flexible or foldable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塑料层合膜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2月27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180349号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本公开内容涉及塑料层合膜。
技术介绍
随着可以弯曲或折叠的电子装置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之一日益受到关注,需要开发可以替代玻璃基底以保护显示装置的材料。柔性或可折叠装置的覆盖膜需要具有像玻璃一样的无色透明度和优异的物理特性例如硬度、弯曲强度、尺寸稳定性、耐化学性、耐湿性、耐候性等。最近,基于聚酰亚胺的聚合物作为满足这样的特性的材料受到关注,并且已经提出了将具有聚酰胺单元结构的聚酰胺酰亚胺引入聚酰亚胺中以改善聚酰亚胺的硬度。然而,由于结晶度高,随着使用聚酰胺酰亚胺形成的膜的厚度增加,聚酰胺酰亚胺具有容易形成雾度的趋势。此外,由于聚酰胺酰亚胺对UV的耐候性低,当膜长时间暴露于UV时,黄度指数增加并且膜变黄。虽然已经提出了通过增加聚酰胺酰亚胺结构中的聚酰亚胺单元结构的含量来改善UV耐候性的方法,但是仍然存在膜的特性例如硬度和黄度指数相对劣化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公开内容提供了在无色透明的同时表现出优异的机械特性和UV耐候性的塑料层合膜。技术方案本公开内容提供了塑料层合膜,其包括:包含聚酰胺酰亚胺共聚物的第一层;和设置在第一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并且包含聚酰亚胺共聚物的第二层,其中由以下数学式1表示的ΔYI为2.0或更小:[数学式1]ΔYI=YI1-YI0其中,在数学式1中,YI0和YI1是膜的根据ASTMD1925测量的黄度指数,其中YI0是膜的初始黄度指数,以及YI1是根据ASTMG53暴露于紫外光和水分96小时的膜的黄度指数。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塑料层合膜。在本说明书中,除非明确表达,否则术语仅用于指具体实施方案,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内容。除非在上下文中不同地表达,否则本公开内容的单数表达可以包括复数表达。本公开内容的术语“包括”、“包含”等用于指定某些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要素和/或组件,并且这些术语不排除存在或添加其他某些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要素和/或组件。此外,包括序数例如“第一”和“第二”的术语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另一个组件区分开,并且组件不受序数限制。例如,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第一组件也可以称为第二组件,类似地,第二组件可以称为第一组件。作为本专利技术人的研究结果,确定在聚酰胺酰亚胺共聚物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有聚酰亚胺共聚物层的塑料层合膜具有优异的机械特性和UV耐候性二者,并且可以适用作各种柔性或可折叠装置的覆盖膜。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塑料层合膜,其包括:包含聚酰胺酰亚胺共聚物的第一层;和设置在第一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并且包含聚酰亚胺共聚物的第二层,其中由以下数学式1表示的ΔYI为2.0或更小:[数学式1]ΔYI=YI1-YI0其中,在数学式1中,YI0和YI1是膜的根据ASTMD1925测量的黄度指数,其中YI0是膜的初始黄度指数,以及YI1是根据ASTMG53暴露于紫外光和水分96小时的膜的黄度指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案,塑料层合膜由包含聚酰胺酰亚胺共聚物的第一层和设置在第一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并且包含聚酰亚胺共聚物的第二层构成。作为一个实例,塑料层合膜可以由第一层(1)和设置在第一层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二层(2)构成,如图1所示。作为另一实例,塑料层合膜可以由第一层(1)和设置在第一层的各个面上的第二层(2和2′)构成,如图2所示。在塑料层合膜中,第一层包含聚酰胺酰亚胺共聚物。优选地,聚酰胺酰亚胺共聚物可以是由使芳族二胺单体、芳族二酐单体和芳族二羰基单体共聚而产生的聚酰胺酸的酰亚胺。在此,芳族二胺单体可以为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化合物:2,2′-双(三氟甲基)-4,4′-联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砜、4,4′-(9-亚芴基)二苯胺、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砜、2,2′,5,5′-四氯联苯胺、2,7-二氨基芴、4,4-二氨基八氟联苯、间苯二胺、对苯二胺、4,4′-氧化二苯胺、2,2′-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1,3-双(4-氨基苯氧基)苯和4,4′-二氨基苯甲酰苯胺。芳族二酐单体可以为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化合物: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2,2-双-(3,4-二羧基苯基)六氟丙烷二酐、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均苯四甲酸二酐、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氧联二邻苯二甲酸酐、环丁烷四羧酸二酐、环戊烷四羧酸二酐和双(3,4-二羧基苯基)砜二酐。此外,芳族二羰基单体可以为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对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联苯二羰基氯、对苯二甲酸、吡啶-2,5-二羰基氯、吡啶-2,5-二羧酸、嘧啶-2,5-二羰基氯、嘧啶-2,5-二羧酸、4,4′-联苯二羰基氯和4,4′-联苯二羧酸。优选地,聚酰胺酰亚胺共聚物可以是由使2,2′-双(三氟甲基)-4,4′-联苯二胺、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对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甲酰氯共聚而产生的聚酰胺酸的酰亚胺。在聚酰胺酰亚胺共聚物中,酰亚胺单元结构与酰胺单元结构的重量比可以为1∶1至1∶4,优选为1∶1.5至1∶3。如果酰胺单元结构的重量比太低,则膜的机械特性例如硬度可能降低并且黄度指数可能增加。然而,如果酰胺单元结构的重量比太高,则在聚合过程中可能发生凝胶化,并且所形成的膜可能是雾蒙蒙的。聚酰胺酰亚胺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可以优选为10,000g/mol至1,000,000g/mol。此外,第一层可以通过常规方法例如干法或湿法使用聚酰胺酰亚胺共聚物或其前体聚酰胺酸来制备。例如,第一层可以通过将包含聚酰胺酰亚胺共聚物或其前体聚酰胺酸的清漆以预定厚度涂覆在任意基底上以形成膜,然后使膜固化(加热)来制备。在制备清漆时,可以使用有机溶剂例如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1,3-二甲基-2-咪唑啉酮、四甲基脲、环己酮、γ-丁内酯等。在塑料层合膜中,设置在第一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第二层包含聚酰亚胺共聚物。优选地,聚酰亚胺共聚物可以是由使芳族二胺单体和芳族二酐单体共聚而产生的聚酰胺酸的酰亚胺。在此,芳族二胺单体可以为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化合物:2,2′-双(三氟甲基)-4,4′-联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砜、4,4′-(9-亚芴基)二苯胺、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砜、2,2′,5,5′-四氯联苯胺、2,7-二氨基芴、4,4-二氨基八氟联苯、间苯二胺、对苯二胺、4,4′-氧化二苯胺、2,2′-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1,3-双(4-氨基苯氧基)苯和4,4′-二氨基苯甲酰苯胺。此外,芳族二酐单体可以为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化合物: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2,2-双-(3,4-二羧基苯基)六氟丙烷二酐、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均苯四甲酸二酐、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氧联二邻苯二甲酸酐、环丁烷四羧酸二酐、环戊烷四羧酸二酐和双(3,4-二羧基苯基)砜二酐。优选地,聚酰亚胺共聚物可以是由使2,2′-双(三氟甲基)-4,4′-联苯二胺和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共聚而产生的聚酰胺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层合膜,包括:包含聚酰胺酰亚胺共聚物的第一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并且包含聚酰亚胺共聚物的第二层,其中由以下数学式1表示的ΔYI为2.0或更小:[数学式1]ΔYI=YI1‑YI0其中,在数学式1中,YI0和YI1是所述膜的根据ASTM D1925测量的黄度指数,其中YI0是所述膜的初始黄度指数,以及YI1是根据ASTM G53暴露于紫外光和水分96小时的所述膜的黄度指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27 KR 10-2016-01803491.一种塑料层合膜,包括:包含聚酰胺酰亚胺共聚物的第一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并且包含聚酰亚胺共聚物的第二层,其中由以下数学式1表示的ΔYI为2.0或更小:[数学式1]ΔYI=YI1-YI0其中,在数学式1中,YI0和YI1是所述膜的根据ASTMD1925测量的黄度指数,其中YI0是所述膜的初始黄度指数,以及YI1是根据ASTMG53暴露于紫外光和水分96小时的所述膜的黄度指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层合膜,其中所述第二层在所述聚酰亚胺共聚物中还包含基于硅烷的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层合膜,其中所述基于硅烷的化合物包括四乙氧基硅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层合膜,其中YI0为4.5或更小,以及YI1为6.0或更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层合膜,其中所述聚酰胺酰亚胺共聚物是由使芳族二胺单体、芳族二酐单体和芳族二羰基单体共聚而产生的聚酰胺酸的酰亚胺,以及所述聚酰亚胺共聚物是由使芳族二胺单体和芳族二酐单体共聚而产生的聚酰胺酸的酰亚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料层合膜,其中各芳族二胺单体独立地为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化合物:2,2'-双(三氟甲基)-4,4'-联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砜、4,4'-(9-亚芴基)二苯胺、双(4-(4-氨基苯氧基)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宽烈朴谆龙太泳智朴永锡柳飞悟崔日焕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