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制备其的方法和包括其的模制品技术_技高网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制备其的方法和包括其的模制品技术

技术编号:414089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6
公开了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制备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方法、以及包括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模制品。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可以提供与包含卤素类阻燃剂的聚酯树脂复合材料相当或更高水平的机械强度与阻燃性之间的优异的物理性能平衡,由于优异的流动性而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并且特别适合作为汽车电子元件的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在韩国知识产权局于2022年9月1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22-0117051和于2023年7月6日基于韩国专利申请no.10-2022-0117051而再次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23-0087762的优先权,这两项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说明书中。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制备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方法以及包括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模制品,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即使没有卤素类阻燃剂也表现出机械性能与阻燃性之间的优异的物理性能平衡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制备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方法以及包括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模制品。


技术介绍

1、为了实现轻量化和降低制造成本,在汽车领域中,正在积极地进行研究以用塑料代替汽车部件材料。

2、在塑料中,聚酯树脂被广泛地用作用于汽车部件的材料并且被评估为具有替代铝或钢的潜力。在作为用于汽车部件的材料的聚酯树脂中,由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的优异的高刚性和耐热性,正在积极地进行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应用于各种汽车部件的研究。

3、然而,为了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应用作为电子元件,尤其是连接器部件的材料,有必要开发包含无卤阻燃剂的阻燃剂复合材料。

4、金属盐磷类阻燃剂主要用作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复合材料的无卤阻燃剂,但是,当与使用卤素类阻燃剂相比时,难以实现相同程度的机械刚性和阻燃性。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包含无卤阻燃剂的同时具有优异的机械刚性和阻燃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

5、[相关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kr 2011-0072828 a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因此,鉴于以上问题做出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适合用于汽车部件材料的机械强度与阻燃性之间的物理性能平衡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以及一种制备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方法。

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制造的模制品。

4、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可以通过下文描述的本专利技术来实现。

5、技术方案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可以通过提供i)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来实现,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和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其中,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满足下面等式1:

7、[等式1]

8、7.76≤a/b≤45

9、其中,a表示根据iso 527测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拉伸强度(mpa),b表示根据iso 1133在265℃下在2.16kg的负荷下测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指数(g/10min)。

10、ii)在i)中,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可以包含50重量%以上,具体地50重量%至70重量%,优选地50重量%至65重量%,更优选地50重量%至60重量%的二氧化硅。

11、iii)在i)或ii)中,当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含量是c并且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的含量是d时,可以满足关系0.5d≤c≤2d。

12、此处,含量可以是指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和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的总量的重量%,或者,根据需要,可以是指基于100重量%的选自氰尿酸三聚氰胺、聚乙烯、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和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的总量的重量%。

13、iv)在i)至iii)中,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和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的总量,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可以以15重量%至65重量%的量被包含;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可以包含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并且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的总量,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可以以15重量%至65重量%的量被包含。

14、v)在i)至iv)中,根据astm d2857测量的,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可以具有0.5dl/g至1.25dl/g的固有粘度(η)。

15、vi)在i)至v)中,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和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的总量,所述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可以以10重量%至50重量%的量被包含;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可以包含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并且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的总量,所述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可以以10重量%至50重量%的量被包含。

16、vii)在i)至vi)中,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和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的总量,所述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可以以5重量%至35重量%的量被包含;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可以包含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并且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的总量,所述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可以以5重量%至35重量%的量被包含。

17、viii)在i)至vii)中,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和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的总量,所述聚磷酸三聚氰胺可以以0.1重量%至10重量%的量被包含;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可以包含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并且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的总量,所述聚磷酸三聚氰胺可以以0.1重量%至10重量%的量被包含。

18、ix)在i)至viii)中,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和氰尿酸三聚氰胺的总量,所述树脂组合物可以包含0.1重量%至10重量%的氰尿酸三聚氰胺;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可以包含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并且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氰尿酸三聚氰胺、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的总量,所述加工性能改良剂和所述耐热添加剂可以以0.1重量%至10重量%的量被包含。

19、x)在i)至ix)中,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包含50重量%以上的二氧化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中,当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含量是c并且所述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的含量是d时,满足关系0.5d≤c≤2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中,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和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的总量,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以15重量%至65重量%的量被包含;或者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包含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并且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的总量,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以15重量%至65重量%的量被包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根据ASTM D2857测量的,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具有0.5dl/g至1.25dl/g的固有粘度(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中,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和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的总量,所述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以10重量%至50重量%的量被包含;或者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包含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并且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的总量,所述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以10重量%至50重量%的量被包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中,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和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的总量,所述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以5重量%至35重量%的量被包含;或者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包含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并且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的总量,所述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以5重量%至35重量%的量被包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中,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和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的总量,所述聚磷酸三聚氰胺以0.1重量%至10重量%的量被包含;或者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包含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并且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的总量,所述聚磷酸三聚氰胺以0.1重量%至10重量%的量被包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中,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和氰尿酸三聚氰胺的总量,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0.1重量%至10重量%的氰尿酸三聚氰胺;或者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包含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并且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氰尿酸三聚氰胺、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的总量,所述加工性能改良剂和所述耐热添加剂以0.1重量%至10重量%的量被包含。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中,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和加工性能改良剂的总量,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0.001重量%至3重量%的加工性能改良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中,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和耐热添加剂的总量,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0.001重量%至3重量%的耐热添加剂。

12.一种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和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捏合和挤出,

13.一种模制品,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模制品,其中,所述模制品是汽车电子元件。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包含50重量%以上的二氧化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中,当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含量是c并且所述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的含量是d时,满足关系0.5d≤c≤2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中,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和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的总量,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以15重量%至65重量%的量被包含;或者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包含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并且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的总量,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以15重量%至65重量%的量被包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根据astm d2857测量的,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具有0.5dl/g至1.25dl/g的固有粘度(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中,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和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的总量,所述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以10重量%至50重量%的量被包含;或者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包含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并且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的总量,所述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以10重量%至50重量%的量被包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其中,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和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的总量,所述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以5重量%至35重量%的量被包含;或者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组合物包含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剂,并且基于100重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基次膦酸的铝盐、聚磷酸三聚氰胺、含二氧化硅的增强剂、加工性能改良剂和耐热添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知炫朴元锡权泰勋朴在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