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环形间隙的新型磁流变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799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环形间隙的新型磁流变离合器,主要由定子、端盖、励磁线圈、缸筒、支撑架、隔磁盘、离合片、磁芯、套筒、转轴以及轴承等组成。采用右离合片与左离合片交错配合方式取代了传统离合器使用径向旋转盘摩擦副接触的结构,在降低离合器径向尺寸的同时,有效提升了离合器的动态响应特性和传动效率。当输入转轴转动时,固定在右支撑架上的右离合片相对左离合片产生转动。励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场,磁流变液流经液流通道受到磁场影响,产生磁流变效应,输入转轴通过磁流变效应产生的剪切屈服应力向缸体从动轴部分输出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兼具机械传动、传统液体黏性传动、液压传动等传动方式的优点,适用于汽车及机械制动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环形间隙的新型磁流变离合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磁流变离合器,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环形间隙的新型磁流变离合器。
技术介绍
传统机械传动包括齿轮传动、链传动、带传动和蜗杆传动等,它们能够传递较大扭矩且传动比较精确,通常适用于定比传动,但其振动和噪声较大。液压传动利用液体介质来传递动力,通过改变工作压力实现输出转速的无级调节,可有效减小接合和分离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但调速过程中损失功率较大、效率较低。液体黏性传动是一种新型流体传动形式,利用摩擦副间油膜的剪切作用来传递动力,通过改变油膜厚度实现无级调速,具有调速性能好、工作稳定和效率高等优点,但其启动电流大、发热严重、摩擦片寿命短、系统复杂且制造和维护成本高。为弥补上述传动形式存在的不足,采用表观黏度变化范围大且响应迅速、过程可逆及易于控制的新型传动介质磁流变液来实现动力传递十分重要。磁流变液在磁场作用下的流变特性是瞬间可逆的,而且其流变后的剪切屈服强度与磁场强度具有稳定的对应关系。在磁场作用下,流经液流通道的磁流变液的屈服强度发生变化,从而输出阻尼转矩,并可通过控制磁场强度来改变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强度,实现磁流变液阻尼转矩的无级调节。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环形间隙的新型磁流变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端盖(1)、定子(2)、缸筒(3)、励磁线圈(4)、左支撑架(5)、挡板(6)、隔磁盘(7)、右支撑架(8)、右端盖(9)、右离合片(10)、左离合片(11)、磁芯(12)、外套筒(13)、内套筒(14)以及转轴(15);左端盖(1)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左端盖(1)圆形通孔内表面与转轴(15)圆周外表面间隙配合;左端盖(1)通过螺钉与缸筒(3)紧固连接;定子(2)上部加工有轴向环形凹槽,中间加工有径向环形凹槽;定子(2)径向环形凹槽左端面通过外轴承左端进行轴向定位,定子(2)右端通过挡板(6)左端面轴向定位;定子(2)外表面与缸筒(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环形间隙的新型磁流变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端盖(1)、定子(2)、缸筒(3)、励磁线圈(4)、左支撑架(5)、挡板(6)、隔磁盘(7)、右支撑架(8)、右端盖(9)、右离合片(10)、左离合片(11)、磁芯(12)、外套筒(13)、内套筒(14)以及转轴(15);左端盖(1)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左端盖(1)圆形通孔内表面与转轴(15)圆周外表面间隙配合;左端盖(1)通过螺钉与缸筒(3)紧固连接;定子(2)上部加工有轴向环形凹槽,中间加工有径向环形凹槽;定子(2)径向环形凹槽左端面通过外轴承左端进行轴向定位,定子(2)右端通过挡板(6)左端面轴向定位;定子(2)外表面与缸筒(3)内表面留有轴向环形间隙;定子(2)径向环形凹槽内端面与磁芯(12)外表面留有轴向环形间隙;定子(2)右端面与左支撑架(5)左端面间留有径向环形间隙,定子(2)径向环形凹槽左端面与磁芯(12)左端面间留有径向环形间隙;缸筒(3)内圈右端面轴向加工有4个腰型凹槽,缸筒(3)通过螺钉与右端盖(9)紧固连接,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左支撑架(5)左端面轴向均匀加工有4个内腰型凸台与4个外腰型凸台,左支撑架(5)的4个外腰型凸台与缸筒(3)的4个腰型凹槽过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良李林森喻理梵张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