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站前交叉折返能力分析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0741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前交叉折返能力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列车在轨道上执行站前交叉折返过程中的关键点,在车车通信列控系统控制下,获取折返列车按预设行车顺序分别执行站前交叉折返过程中各关键点之间的行车时长,根据各关键点之间的行车时长生成各折返列车的行车时序图,根据所述行车时序图获得折返间隔公式组,根据所述折返间隔公式组获得分析结果,做到采用车车通信系统对道岔资源单独控制、减少通信环节,实现精细化列车追踪,从而比CBTC系统的站前交叉折返间隔时间更短,具有更强的站前交叉折返能力,为新建线路的规划设计提供决策支撑,可指导站形设计,线路配线,满足运营随客流变化而调整的需要。

Analysis Method of Front Station Crossing Return Capability Based on Train Control System of Vehicle Communic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analysis method for the turning-back capability of the station front crossing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method includes acquiring the key points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in performing the station front crossing turning-back on the track, acquiring the running time of the turning-back train performing the key points in the process of the station front crossing-back separately according to the preset running sequence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train-vehicle communication train control system, and according to the key points. The travel time between points generates the travel time sequence diagram of each return train. According to the travel time sequence diagram, the return interval formula group is obtained. The analysis results ar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return interval formula group. The turnout resources are controlled separately by the train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communication links are reduced, and the fine train tracking is realized. Thus, the time of the return interval before the station i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BTC system. It can provide decision-making support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new lines, guide Station shape design and line wiring, and meet the needs of adjusting operation with the change of passenger 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站前交叉折返能力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列车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站前交叉折返能力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引用的轨道交通列控系统是CBTC信号系统。CBTC系统以地面设备控制列车运行为核心,主要依靠联锁CI为列车排列进路、防止进路冲突,由区域控制器ZC给列车计算移动授权的安全运行位置,防止撞车等危险情况发生。受CBTC系统控制模式和技术落后的制约,为了保障安全,不得不牺牲一定的运行效率。直接表现就是站前折返的能力偏低,而站前折返的能力又是制约全线列车运行间隔的关键。CBTC系统因自身控制机制导致运行能力难以突破120秒的列车间隔。通过既有理论分析和运营实践,站前追踪折返的能力与站前交叉折返的能力大致相同,站前交叉折返没有像站前交叉折返那样显著提高折返间隔。同时,站前交叉折返时,交叉道岔区域的四个道岔必须作为一个整体资源分配给一辆列车使用,后续列车只能等四个道岔资源全部释放后,才能进入或驶出折返区域。折返过程比追踪折返更加复杂,因此运营实践中很少使用站前交叉折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站前交叉折返能力分析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站前交叉折返能力分析方法,包括:获取列车在轨道上执行站前交叉折返过程中的关键点,所述关键点包括常规关键点和改进关键点,所述改进关键点包括上、下行轨道上位于两个道岔之间的预设安全追踪位置点,以及在折返弯出轨道上且靠近上行轨道侧的预设安全追踪位置点、在折返弯进轨道上且靠近下行轨道侧的预设安全追踪位置点;在车车通信列控系统控制下,获取折返列车按预设行车顺序分别执行站前交叉折返过程中各关键点之间的行车时长;根据各关键点之间的行车时长生成各折返列车的行车时序图;根据所述行车时序图获得折返间隔公式组;根据所述折返能间隔公式组获得分析结果。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站前交叉折返能力分析方法,通过获取列车在轨道上执行站前交叉折返过程中的关键点,在车车通信列控系统控制下,获取折返列车按预设行车顺序分别执行站前交叉折返过程中各关键点之间的行车时长,根据各关键点之间的行车时长生成各折返列车的行车时序图,根据所述行车时序图获得折返间隔公式组,根据所述折返间隔公式组获得分析结果,做到采用车车通信系统对道岔资源单独控制、减少通信环节,实现精细化列车追踪,从而比CBTC系统的站前交叉折返间隔时间更短,具有更强的站前交叉折返能力,为新建线路的规划设计提供决策支撑,可指导站形设计,线路配线,满足运营随客流变化而调整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站前交叉折返能力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站前折返标准站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行车时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站前交叉折返能力分析方法,包括:S11、获取列车在轨道上执行站前交叉折返过程中的关键点,所述关键点包括常规关键点和改进关键点,所述改进关键点包括上、下行轨道上位于两个道岔之间的预设安全追踪位置点,以及在折返弯出轨道上且靠近上行轨道侧的预设安全追踪位置点、在折返弯进轨道上且靠近下行轨道侧的预设安全追踪位置点。针对步骤S1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车车通信的列控系统突破了目前所有轨道交通列控系统均依赖于地面设备实现列车运行控制的固有模式,将ZC、CI、轨旁设备精简,完全依靠车载实现列车控制。列车通过通信、主动识别、轨旁资源争夺等手段来实现移动闭塞、道岔控制等功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同时由于减少了通信和控制环节,取消进路,动态追踪等新技术,缩短了运行间隔,尤其是折返间隔,提升了线路整体运行能力。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站前交叉折返能力分析方法,其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对用于折返能力分析所需的关键点进行了改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关键点包括常规关键点和改进关键点。如图2所示为站前折返标准站型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常规关键点为传统CBTC系统交叉折返能力分析时所需的关键点,可包括:a、前行列车进入折返区域的关键点E;b、列车完成折返驶离折返区域的关键点C;c、上、下行折返终点O1、O2;d、对应于前行列车停车点的后车受干扰点PoE、PoH;改进关键点为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区别于传统列控系统在折返能力分析时所需的关键点。在本实施例中,将传统CBTC系统所需的折返道岔防护点(即道岔位置点)进行改进变化,即:所述改进关键点包括上、下行轨道上位于两个道岔之间的预设安全追踪位置点K、J,以及在折返弯出轨道上且靠近上行轨道侧的预设安全追踪位置点M、在折返弯进轨道上且靠近下行轨道侧的预设安全追踪位置点H。S12、在车车通信列控系统控制下,获取折返列车按预设行车顺序分别执行站前交叉折返过程中各关键点之间的行车时长。针对步骤S1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安排进行折返能力分析的折返列车在行车过程中均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完成行走过程。所有折返列车均按预设的行车顺序通行。行车顺序包括行车前后顺序和折返方式(如图2中弯进直出W1-W4,直进弯出Z1-Z4)。该行车顺序的目的是保证目标列车前方一定距离范围内的轨道上不存在其他列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车顺序可为1车直进,2车弯进,1车弯出,3车直进和2车直出同时进行,4车弯进,2车弯出,4车直出,1车和3车行车路径相同,2车和4车行车路径相同时。由此可知,一般情况下,完成一次折返分析(分析周期)需四辆列车即可。但有时为了更好的统计行车时长和分析所需,可增加折返列车。在车车通信列控系统控制下,获取折返列车按预设行车顺序分别执行站前交叉折返过程中各关键点之间的行车时长。如图2所示,W1-W4为弯进直出方式下各关键点之间的行车时长,Z1-Z4为直进弯出方式下各关键点之间的行车时长。S13、根据各关键点之间的行车时长生成各折返列车的行车时序图。针对步骤S1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应各关键点生成从上到下排列的时序线;根据各折返列车折返的行车时长从上到下依次绘制,生成行车时序图。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针对上述所举例的行车顺序所统计的行车时长生成的行车时序图。图中,关键点不带’表示车头到达该点;带’,表示车尾经过该点。S14、根据所述行车时序图获得折返间隔公式组;S15、根据所述折返间隔公式组获得分析结果。针对步骤S14和步骤S1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根据不同行车顺序执行交叉折返过程,得到不同的行车时序图。根据不同的行车时序图得到不同的折返间隔公式组。对所述行车时序图进行分析获得折返车辆之间的折返间隔与弯进直出折返过程中各关键点之间的行车时长Twj_i、直进弯出折返过程中各关键点之间的行车时长Tzj_i、上行轨道或下行轨道上两列车之间的行车追踪间隔I(正线)、道岔动作时间TT、列车出发准备时间Dt、站台1站停时间Dw1和站台2站停时间Dw2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所述相互关系得到折返间隔公式组。根据所述折返间隔公式组获得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站前交叉折返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列车在轨道上执行站前交叉折返过程中的关键点,所述关键点包括常规关键点和改进关键点,所述改进关键点包括上、下行轨道上位于两个道岔之间的预设安全追踪位置点,以及在折返弯出轨道上且靠近上行轨道侧的预设安全追踪位置点、在折返弯进轨道上且靠近下行轨道侧的预设安全追踪位置点;在车车通信列控系统控制下,获取折返列车按预设行车顺序分别执行站前交叉折返过程中各关键点之间的行车时长;根据各关键点之间的行车时长生成各折返列车的行车时序图;根据所述行车时序图获得折返间隔公式组;根据所述折返间隔公式组获得分析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站前交叉折返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列车在轨道上执行站前交叉折返过程中的关键点,所述关键点包括常规关键点和改进关键点,所述改进关键点包括上、下行轨道上位于两个道岔之间的预设安全追踪位置点,以及在折返弯出轨道上且靠近上行轨道侧的预设安全追踪位置点、在折返弯进轨道上且靠近下行轨道侧的预设安全追踪位置点;在车车通信列控系统控制下,获取折返列车按预设行车顺序分别执行站前交叉折返过程中各关键点之间的行车时长;根据各关键点之间的行车时长生成各折返列车的行车时序图;根据所述行车时序图获得折返间隔公式组;根据所述折返间隔公式组获得分析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关键点包括:前行列车进入折返区域的关键位置点、列车完成折返驶离折返区域的关键位置点、上、下行折返终点,以及对应于前行列车停车点的后车受干扰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关键点之间的行车时长生成各折返列车的行车时序图,包括:对应各关键点生成从上到下排列的时序线;根据各折返列车折返的行车时长从上到下依次绘制,生成行车时序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行车时序图获得折返间隔公式组,包括:对所述行车时序图进行分析获得折返车辆之间的折返间隔与弯进直出折返过程中各关键点之间的行车时长Twj_i、直进弯出折返过程中各关键点之间的行车时长Tzj_i、上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瑞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