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模具中的冷却水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0623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模具中的冷却水路结构,其由设于定模侧风扇模腔的背面的定模侧水路和设于动模侧风扇模腔的背面的动模侧水路组成;定模侧水路包括多个独立的定模侧水井式水路,每个定模侧水井式水路设置于定模侧风扇模腔中的一个叶片腔的背面上,每个定模侧水井式水路具有一进口和一出口;动模侧水路包括多个独立的动模侧水井式水路,每个动模侧水井式水路设置于动模侧风扇模腔中的一个叶片腔的背面上,每个动模侧水井式水路具有一进口和一出口;优点是其冷却效果好,能够使得注塑成型的风扇叶片的曲面形状达到所期望的理想形状,且能够缩短注塑周期,大大提升了注塑生产效率。

A Cooling Water Channel Structure in the Die of Automotive Engine Cooling Fa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oling water channel structure in the cooling fan die of an automobile engine, which consists of a fixed side water channel on the back of the fixed side fan die chamber and a dynamic side water channel on the back of the dynamic side fan die chamber; the fixed side water channel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independent fixed side water wells, each of which is arranged in a leaf of the fixed side fan die chamber. On the back of the blade cavity, each well-type waterway on the fixed die side has one inlet and one outlet; the water channel on the dynamic die side includes several independent well-type waterways on the dynamic die side, each well-type waterway on the dynamic die side is set on the back of a blade cavity in the dynamic die side fan cavity, and each well-type waterway on the dynamic die side has one inlet and one outlet; the advantage is that the cooling effect is good, and the injection molding can be made. The curved surface shape of the formed fan blade achieves the desired ideal shape, and can shorten the injection cycle, greatly improving the injection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模具中的冷却水路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模具中的冷却水路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的结构如图1a至图1e所示,其包括中心圆台91和风扇轮辐92,中心圆台91与风扇轮辐92之间的环形腔为叶片安装腔93,叶片安装腔93内安装有多片形状不一样的风扇叶片94,多片风扇叶片94的分布不均匀,风扇叶片94的形状为空间的曲面形状(从图1d和图1e中可以看出)。常见的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的制作材料为PA66-GF30,是含有30%玻钎的PA66材料,其外径为408.1mm、厚度为34.4mm,中心圆台91的直径为160.3mm,风扇轮辐92的直径为388.7m,叶片安装腔93内安装有7片风扇叶片94。上述这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中的风扇叶片在通过模具注塑成型后所得到的曲面形状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冷却风扇的产品性能,如动平衡、风量等参数的准确性;同样,注塑周期的长短,也直接影响着注塑生产效率的提升。在模具注塑成型过程中,模具中的冷却水路结构的设计显得尤其重要。现有的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模具中的冷却水路结构由设置于产品定模腔外围的定模侧直通水路和设置于产品动模腔外围的动模侧直通水路组成,这种冷却水路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对注塑的风扇叶片的冷却效果不明显,导致注塑成型的风扇叶片的曲面形状无法达到所期望的理想形状;2)导致注塑周期要75秒,这对注塑生产效率的提升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模具中的冷却水路结构,其冷却效果好,能够使得注塑成型的风扇叶片的曲面形状达到所期望的理想形状,且能够缩短注塑周期,大大提升了注塑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模具中的冷却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冷却水路结构由设置于定模侧风扇模腔的背面的定模侧水路和设置于动模侧风扇模腔的背面的动模侧水路组成;所述的定模侧水路包括多个独立工作的定模侧水井式水路,每个所述的定模侧水井式水路设置于所述的定模侧风扇模腔中的一个叶片腔的背面上,每个所述的定模侧水井式水路具有一进口和一出口,冷却水自所述的定模侧水井式水路的进口流入经所述的定模侧水井式水路后从所述的定模侧水井式水路的出口流出实现对注塑的风扇叶片的冷却;所述的动模侧水路包括多个独立工作的动模侧水井式水路,每个所述的动模侧水井式水路设置于所述的动模侧风扇模腔中的一个叶片腔的背面上,每个所述的动模侧水井式水路具有一进口和一出口,冷却水自所述的动模侧水井式水路的进口流入经所述的动模侧水井式水路后从所述的动模侧水井式水路的出口流出实现对注塑的风扇叶片的冷却。所述的定模侧水井式水路由分布于对应的所述的叶片腔的背面的多个定模侧水井并通过定模侧连通管路连通形成;所述的动模侧水井式水路由分布于对应的所述的叶片腔的背面的多个动模侧水井并通过动模侧连通管路连通形成。具体设计时可将多个定模侧水井分两排分布,定模侧水井式水路的进口和出口靠近定模侧风扇模腔的外轮廓;可将多个动模侧水井分两排分布,动模侧水井式水路的进口和出口靠近动模侧风扇模腔的外轮廓。由于多个定模侧水井沿定模侧风扇模腔中的一个叶片腔的背面的周边分布,并通过定模侧连通管路连通形成具有一进口和一出口的水路,定模侧水井式水路与叶片腔的背面在投影关系上相重叠,且多个动模侧水井沿动模侧风扇模腔中的一个叶片腔的背面的周边分布,并通过动模侧连通管路连通形成具有一进口和一出口的水路,动模侧水井式水路与叶片腔的背面在投影关系上相重叠,因此能给予注塑的风扇叶片充分的冷却,使得注塑成型的风扇叶片的曲面形状得以保证。所述的定模侧水井内沿深度方向自顶端向下延伸设置有定模侧隔水片,所述的定模侧隔水片分所述的定模侧水井的中上部为两个子腔,所述的定模侧连通管路与所述的子腔的腔顶连通,冷却水先后流经所述的定模侧水井的其中一个所述的子腔、所述的定模侧水井的底部、所述的定模侧水井的另一个所述的子腔;所述的动模侧水井内沿深度方向自顶端向下延伸设置有动模侧隔水片,所述的动模侧隔水片分所述的动模侧水井的中上部为两个子腔,所述的动模侧连通管路与所述的子腔的腔顶连通,冷却水先后流经所述的动模侧水井的其中一个所述的子腔、所述的动模侧水井的底部、所述的动模侧水井的另一个所述的子腔。在此,限定了定模侧水井和动模侧水井的具体结构,这种结构简单,且能够对注塑的风扇叶片有效冷却。相邻两个所述的定模侧水井之间的间隔距离为30~40mm;相邻两个所述的动模侧水井之间的间隔距离为30~40mm。通过大量实验发现,注塑现有的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时将相邻两个定模侧水井之间的间隔距离和相邻两个动模侧水井之间的间隔距离设计为30~40mm,能够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优选35mm。所述的定模侧水井式水路中的多个所述的定模侧水井的深度各不相同,使所有所述的定模侧水井的底部至注塑的风扇叶片的曲面对应位置处的距离相近或一致;所述的动模侧水井式水路中的多个所述的动模侧水井的深度各不相同,使所有所述的动模侧水井的底部至注塑的风扇叶片的曲面对应位置处的距离相近或一致。由于注塑的风扇叶片的形状为空间的曲面形状,因此为了保证风扇叶片的冷却效果,将定模侧水井式水路中的多个定模侧水井的深度设计成不一样,使得各个定模侧水井距离注塑的风扇叶片的曲面对应位置处的距离一致,同样,将动模侧水井式水路中的多个动模侧水井的深度设计成不一样,使得各个动模侧水井距离注塑的风扇叶片的曲面对应位置处的距离一致。所述的定模侧水路还包括多个独立工作的定模侧直通式水路,每个所述的定模侧直通式水路设置于所述的定模侧风扇模腔中的相邻两个所述的叶片腔的背面之间的区域上,每个所述的定模侧直通式水路具有一进口和一出口;所述的动模侧水路还包括多个独立工作的动模侧直通式水路,每个所述的动模侧直通式水路设置于所述的动模侧风扇模腔中的相邻两个所述的叶片腔的背面之间的区域上,每个所述的动模侧直通式水路具有一进口和一出口。由于定模侧直通式水路位于注塑的风扇叶片之间,因此定模侧直通式水路能够隔断两片注塑的风扇叶片之间的温度传递,能够有效提高冷却效果;同样,由于动模侧直通式水路位于注塑的风扇叶片之间,因此动模侧直通式水路能够隔断两片注塑的风扇叶片之间的温度传递,能够有效提高冷却效果。所述的定模侧直通式水路和所述的动模侧直通式水路均为一根圆管或均由多根圆管连通组成。注塑现有的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圆管可选用直径为12mm的圆管。所述的定模侧水路还包括独立工作的定模侧中心水路,所述的定模侧中心水路呈环形设置于所述的定模侧风扇模腔中的圆台腔的背面,所述的定模侧中心水路具有一进口和一出口;所述的动模侧水路还包括独立工作的动模侧中心水路,所述的动模侧中心水路呈环形设置于所述的动模侧风扇模腔中的圆台腔的背面,所述的动模侧中心水路具有一进口和一出口。设置定模侧中心水路和动模侧中心水路能够对注塑的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的中心圆台进行冷却散热。定模侧中心水路为一根呈环形折弯的圆管,动模侧中心水路为一根呈螺旋形折弯的圆管,注塑现有的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圆管可选用直径为12mm的圆管。所述的动模侧水路还包括独立工作的动模侧中心水井,所述的动模侧中心水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模具中的冷却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冷却水路结构由设置于定模侧风扇模腔的背面的定模侧水路和设置于动模侧风扇模腔的背面的动模侧水路组成;所述的定模侧水路包括多个独立工作的定模侧水井式水路,每个所述的定模侧水井式水路设置于所述的定模侧风扇模腔中的一个叶片腔的背面上,每个所述的定模侧水井式水路具有一进口和一出口,冷却水自所述的定模侧水井式水路的进口流入经所述的定模侧水井式水路后从所述的定模侧水井式水路的出口流出实现对注塑的风扇叶片的冷却;所述的动模侧水路包括多个独立工作的动模侧水井式水路,每个所述的动模侧水井式水路设置于所述的动模侧风扇模腔中的一个叶片腔的背面上,每个所述的动模侧水井式水路具有一进口和一出口,冷却水自所述的动模侧水井式水路的进口流入经所述的动模侧水井式水路后从所述的动模侧水井式水路的出口流出实现对注塑的风扇叶片的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模具中的冷却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冷却水路结构由设置于定模侧风扇模腔的背面的定模侧水路和设置于动模侧风扇模腔的背面的动模侧水路组成;所述的定模侧水路包括多个独立工作的定模侧水井式水路,每个所述的定模侧水井式水路设置于所述的定模侧风扇模腔中的一个叶片腔的背面上,每个所述的定模侧水井式水路具有一进口和一出口,冷却水自所述的定模侧水井式水路的进口流入经所述的定模侧水井式水路后从所述的定模侧水井式水路的出口流出实现对注塑的风扇叶片的冷却;所述的动模侧水路包括多个独立工作的动模侧水井式水路,每个所述的动模侧水井式水路设置于所述的动模侧风扇模腔中的一个叶片腔的背面上,每个所述的动模侧水井式水路具有一进口和一出口,冷却水自所述的动模侧水井式水路的进口流入经所述的动模侧水井式水路后从所述的动模侧水井式水路的出口流出实现对注塑的风扇叶片的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模具中的冷却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模侧水井式水路由分布于对应的所述的叶片腔的背面的多个定模侧水井并通过定模侧连通管路连通形成;所述的动模侧水井式水路由分布于对应的所述的叶片腔的背面的多个动模侧水井并通过动模侧连通管路连通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模具中的冷却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模侧水井内沿深度方向自顶端向下延伸设置有定模侧隔水片,所述的定模侧隔水片分所述的定模侧水井的中上部为两个子腔,所述的定模侧连通管路与所述的子腔的腔顶连通,冷却水先后流经所述的定模侧水井的其中一个所述的子腔、所述的定模侧水井的底部、所述的定模侧水井的另一个所述的子腔;所述的动模侧水井内沿深度方向自顶端向下延伸设置有动模侧隔水片,所述的动模侧隔水片分所述的动模侧水井的中上部为两个子腔,所述的动模侧连通管路与所述的子腔的腔顶连通,冷却水先后流经所述的动模侧水井的其中一个所述的子腔、所述的动模侧水井的底部、所述的动模侧水井的另一个所述的子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模具中的冷却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的定模侧水井之间的间隔距离为30~40mm;相邻两个所述的动模侧水井之间的间隔距离为30~4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模具中的冷却水路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劲松刘宝升王元挺赖久乐于忠灿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天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