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翻边传动机构的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0587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8:13
一种具有翻边传动机构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至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模垫块和上模驱动块,下模包括下模座、下模驱动组和下模型面,下模座设有滑动腔,滑动腔内设有下模驱动组,下模驱动组包括第一下模驱动块、第二下模驱动块和第三下模驱动块,第一下模驱动块左侧与滑动腔左内壁滑动配合,顶部与上模驱动块动接触;第一下模驱动块右下部设有与第二下模驱动块左上部的第二倾斜面滑动配合的第一倾斜面,第二下模驱动块与滑动腔底面滑动配合,第二下模驱动块右上部设有与第三下模驱动块左下部的第四倾斜面滑动配合的第三倾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减少了模具开发成本,而且降低了后期生产成本。

A stamping die with flanging transmission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翻边传动机构的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
,尤其是一种具有翻边传动机构的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翻边是零件成形过程中较常见的一种冲压工艺,但现有的翻边多通过两道工序来完成,模具开发成本较高,不能满足现代工业和生产对冲压模具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开发成本低、后期生产成本低的具有翻边传动机构的冲压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翻边传动机构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至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模垫块和上模驱动块,下模包括下模座、下模驱动组和下模型面,下模座设有滑动腔,滑动腔内设有下模驱动组,下模驱动组包括第一下模驱动块、第二下模驱动块和第三下模驱动块,第一下模驱动块左侧与滑动腔左内壁滑动配合,顶部与上模驱动块动接触;第一下模驱动块右下部设有与第二下模驱动块左上部的第二倾斜面滑动配合的第一倾斜面,第二下模驱动块与滑动腔底面滑动配合,第二下模驱动块右上部设有与第三下模驱动块左下部的第四倾斜面滑动配合的第三倾斜面,第二下模驱动块的右侧设有第一氮气弹簧,该第一氮气弹簧自由端与滑动腔右侧壁动接触;第三下模驱动块与第一下模驱动块滑动配合,第三下模驱动块上设有下模成型公,下模成型公穿置于下模型面的穿置孔中并可沿该穿置孔上下运动;第三下模驱动块上设有第二氮气弹簧,该第二氮气弹簧自由端与下模型面下表面动接触;下模成型面设置于下模座上。优选的,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下模限位块,该下模限位块与第一下模驱动块相配合。优选的,所述第一下模驱动块与滑动腔左内壁之间设有第一耐磨板。优选的,所述第一下模驱动块与第二下模驱动块之间设有第二耐磨板。优选的,所述第二下模驱动块与滑动腔底面之间设有第三耐磨板。优选的,所述第二下模驱动板与第三下模驱动块之间设有第四耐磨板。优选的,所述第三下模驱动块与滑动腔右右内壁之间设有第五耐磨板。优选的,所述第三下模驱动块与第一下模驱动块之间设有第六耐磨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设计,不仅减少了模具开发成本,而且降低了后期生产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开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闭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上模座,(2)上模垫块,(3)上模驱动块,(4)下模座,(5)下模型面,(6)第一下模驱动块,(7)第二下模驱动块,(8)第三下模驱动块,(9)第一氮气弹簧,(10)下模成型公,(11)第二氮气弹簧,(12)下模限位块,(13)第一耐磨板,(14)第二耐磨板,(15)第三耐磨板,(16)第四耐磨板,(17)第五耐磨板,(18)第六耐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本技术一种具有翻边传动机构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至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1、上模垫块2和上模驱动块3,下模包括下模座4、下模驱动组和下模型面5,下模座设有滑动腔,滑动腔内设有下模驱动组,下模驱动组包括第一下模驱动块6、第二下模驱动块7和第三下模驱动块8,第一下模驱动块左侧与滑动腔左内壁滑动配合,顶部与上模驱动块动接触;第一下模驱动块右下部设有与第二下模驱动块左上部的第二倾斜面滑动配合的第一倾斜面,第二下模驱动块与滑动腔底面滑动配合,第二下模驱动块右上部设有与第三下模驱动块左下部的第四倾斜面滑动配合的第三倾斜面,第二下模驱动块的右侧设有第一氮气弹簧9,该第一氮气弹簧自由端与滑动腔右侧壁动接触;第三下模驱动块与第一下模驱动块滑动配合,第三下模驱动块上设有下模成型公10,下模成型公穿置于下模型面的穿置孔中并可沿该穿置孔上下运动;第三下模驱动块上设有第二氮气弹簧11,该第二氮气弹簧自由端与下模型面下表面动接触;下模成型面设置于下模座上。本技术闭模时,上模座带动上模驱动块下行,上模驱动块与第一下模驱动块接触,第一下模驱动块受力向下运动,驱动第二下模驱动块向右运动,第一氮气弹簧受压缩;同时,第三下模驱动块受力向上运动,第二氮气弹簧受压缩,并带动下模成型公穿过下模成型面向上运动,下模成型公对下模成型面上的工件进行翻边成型;开模时,上模座带动上模驱动块下行,各下模驱动块在第一氮气弹簧和第二氮气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下模限位块12,该下模限位块与第一下模驱动块相配合,用于对第一下模驱动块进行限位。所述第一下模驱动块与滑动腔左内壁之间设有第一耐磨板13。所述第一下模驱动块与第二下模驱动块之间设有第二耐磨板14。所述第二下模驱动块与滑动腔底面之间设有第三耐磨板15。所述第二下模驱动板与第三下模驱动块之间设有第四耐磨板16。所述第三下模驱动块与滑动腔右右内壁之间设有第五耐磨板17。所述第三下模驱动块与第一下模驱动块之间设有第六耐磨板18。综上,本技术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具有模具开发成本低、后期生产成本低等特点。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翻边传动机构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至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模垫块和上模驱动块,下模包括下模座、下模驱动组和下模型面,下模座设有滑动腔,滑动腔内设有下模驱动组,下模驱动组包括第一下模驱动块、第二下模驱动块和第三下模驱动块,第一下模驱动块左侧与滑动腔左内壁滑动配合,顶部与上模驱动块动接触;第一下模驱动块右下部设有与第二下模驱动块左上部的第二倾斜面滑动配合的第一倾斜面,第二下模驱动块与滑动腔底面滑动配合,第二下模驱动块右上部设有与第三下模驱动块左下部的第四倾斜面滑动配合的第三倾斜面,第二下模驱动块的右侧设有第一氮气弹簧,该第一氮气弹簧自由端与滑动腔右侧壁动接触;第三下模驱动块与第一下模驱动块滑动配合,第三下模驱动块上设有下模成型公,下模成型公穿置于下模型面的穿置孔中并可沿该穿置孔上下运动;第三下模驱动块上设有第二氮气弹簧,该第二氮气弹簧自由端与下模型面下表面动接触;下模成型面设置于下模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翻边传动机构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至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模垫块和上模驱动块,下模包括下模座、下模驱动组和下模型面,下模座设有滑动腔,滑动腔内设有下模驱动组,下模驱动组包括第一下模驱动块、第二下模驱动块和第三下模驱动块,第一下模驱动块左侧与滑动腔左内壁滑动配合,顶部与上模驱动块动接触;第一下模驱动块右下部设有与第二下模驱动块左上部的第二倾斜面滑动配合的第一倾斜面,第二下模驱动块与滑动腔底面滑动配合,第二下模驱动块右上部设有与第三下模驱动块左下部的第四倾斜面滑动配合的第三倾斜面,第二下模驱动块的右侧设有第一氮气弹簧,该第一氮气弹簧自由端与滑动腔右侧壁动接触;第三下模驱动块与第一下模驱动块滑动配合,第三下模驱动块上设有下模成型公,下模成型公穿置于下模型面的穿置孔中并可沿该穿置孔上下运动;第三下模驱动块上设有第二氮气弹簧,该第二氮气弹簧自由端与下模型面下表面动接触;下模成型面设置于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周孚鹏
申请(专利权)人: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