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0271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烟气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该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烟气处理单元,烟气处理单元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且沿壳体的纵向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至少一个脱硝布料层和至少一个脱硫布料层,设置在壳体的位于壳体的底壁与靠近壳体的底壁的脱硫布料层之间的区域上的烟气入口,设置在壳体的位于壳体的顶壁与靠近壳体的顶壁的脱硝布料层之间的区域上的烟气净化出口,以及设置在壳体的位于相邻的脱硝布料层与脱硫布料层之间的区域上的氨气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对烟气波动的适应性更强,从而对烟气的净化处理更为彻底。

Flue Gas Purification Processing Unit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lue gas purification and treatment, and discloses a flue gas purification and treatment device. The flue gas purification treatment device comprises at least one flue gas treatment unit,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t least one denitrification cloth layer and at least one desulfurization cloth layer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along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the shell, and a flue gas inlet located between the bottom wall of the shell and the desulfurization cloth layer near the bottom wall of the shell. The flue gas purification outlet is arranged in the area between the top wall of the shell and the denitrification cloth layer near the top wall of the shell, and the ammonia inlet is arranged in the area between the adjacent denitrification cloth layer and the desulfurization cloth layer of the shell. The flue gas purification treatment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has stronger adaptability to flue gas fluctuation, thereby purifying the flue gas more thorough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烟气净化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净化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作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已经严重地危害了生态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而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现有的火电厂、钢铁行业以及燃煤工业锅炉等企业产生的烟气,因此,对于烟气的净化处理迫在眉睫。目前,活性炭一体化干法脱硫脱硝技术有效应用于焦化烟气、烧结烟气以及烟气脱硫脱硝净化工程当中,是较为先进和彻底的烟气处理工艺。然而现有工艺中使用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一方面对烟气波动的适应性较差,即在烟气波动性较高的情况下对烟气的净化处理并不充分,由此严重地影响了烟气的净化效率和净化效益;另一方面现有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占地面积较大,且控制和布料都较为繁琐,由此导致烟气净化处理装置运行成本较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希望寻求一种对烟气波动的适应性更强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以使得该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对烟气的净化处理更为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烟气的净化处理更为彻底,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对烟气波动的适应性更强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烟气处理单元,烟气处理单元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且沿壳体的纵向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至少一个脱硝布料层和至少一个脱硫布料层,设置在壳体的位于壳体的底壁与靠近壳体的底壁的脱硫布料层之间的区域上的烟气入口,设置在壳体的位于壳体的顶壁与靠近壳体的顶壁的脱硝布料层之间的区域上的烟气净化出口,以及设置在壳体的位于相邻的脱硝布料层与脱硫布料层之间的区域上的氨气入口。进一步地,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依次布置的烟气处理单元。进一步地,烟气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位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顶端的补料单元和位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底端的卸料单元,补料单元包括补料斗和与补料斗相连的补料管道,补料管道依次连通各烟气处理单元中的各布料层后与卸料单元相连通。进一步地,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布置的第一烟气处理单元和第二烟气处理单元,补料管道包括与补料斗并联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依次连通第一烟气处理单元中的各布料层后与卸料单元相连通,第二管道依次连通第二烟气处理单元中的各布料层后与卸料单元相连通。进一步地,各布料层包括位于相应的壳体的同一横截面上的至少两个布料组件,各布料组件包括套接在一起的至少两个布料斗,相邻的布料斗的套接区域形成有间隙以形成用于烟气流动的气流通道。进一步地,各布料层包括相同的布料组件,第一管道包括与补料斗并联的多个第一子管道和同时与各第一子管道相连的第一直管道,各子管道分别依次连通位于第一烟气处理单元中的同一竖直方向上的布料组件后汇聚在一起并通过第一直管道与卸料单元相连通,第二管道包括与补料斗相连的第二直管道和与第二直管道并联的多个第二子管道,各第二子管道分别依次连通位于第二烟气处理单元中的同一竖直方向上的布料组件后与卸料单元相连通。进一步地,相邻的烟气处理单元的壳体的顶壁和底壁一体形成为隔板,各第一子管道在第一烟气处理单元的壳体内汇聚后与穿过隔板的第一直管道相连,第二直管道位于第一烟气处理单元的壳体内,且与第二直管道并联的多个第二子管道分别穿过隔板与第二烟气处理单元内的布料层相连。进一步地,卸料单元包括与第一直管道相连通的第一卸料装置和同时与各第二子管道相连通的第二卸料装置。进一步地,在各烟气处理单元中,壳体内包括沿壳体的纵向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一个脱硝布料层和两个脱硫布料层。进一步地,烟气入口、烟气净化出口和氨气入口可位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同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操作控制简单灵活、生产连续性能强等优点。2)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使得烟气在装置内部自下而上流动,该设置可使烟气的运动更为平缓,即波动性更小,从而使得烟气能够与壳体内的各个布料层充分接触和反应,这就有效地降低了因烟气较大的波动性而导致的烟气处理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发生;并且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内的布料组件上形成有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具有缓冲烟气气流的作用,即当烟气气流的波动性较大时可在流经该气流通道时被气流通道缓冲,从而使得烟气可以以较平缓的速度进入物料中与物料充分接触反应,因此进一步地改善了现有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对烟气波动适应性差的弊端。3)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中的布料组件分层且均匀布置于壳体内,且布料管道均匀且合理的分布使得物料能够快速且均匀地布满相应的布料层,从而提高了烟气的处理效率。4)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通过在竖直方向上设置多个烟气处理单元,并通过使每个烟气处理单元可独立上料、卸料的方式,实现了各个烟气处理单元的独立的烟气净化功能,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净化效率且更便于检修和维护,在维修单个烟气处理单元的过程中无需停止其它烟气处理单元的工作,从而确保了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烟气处理的连续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100的结构。该烟气净化处理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烟气处理单元1,烟气处理单元1包括:壳体11,设置在壳体11内且沿壳体11的纵向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至少一个脱硝布料层12和至少一个脱硫布料层13,设置在壳体11的位于壳体11的底壁与靠近壳体11的底壁的脱硫布料层13之间的区域上的烟气入口111,设置在壳体11的位于壳体11的顶壁与靠近壳体11的顶壁的脱硝布料层12之间的区域上的烟气净化出口113,以及设置在壳体11的位于相邻的脱硝布料层12与脱硫布料层13之间的区域上的氨气入口112。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100在使用时,原始烟气S1由烟气入口111进入壳体11内部自下而上依次经过脱硫布料层13和脱硝布料层12,当烟气经过脱硫布料层13时,脱硫布料层13可有效吸收烟气中的SO2气体,去除SO2气体的烟气到达脱硫布料层13与脱硝布料层12层之间的区域时,与由氨气入口112进入的氨气S2充分混合后经过脱硝布料层12,并与脱硝布料层12充分反应后有效去除氮氧化物,去除SO2和氮氧化物的净化烟气S3通过烟气净化出口113排出至大气环境中。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100通过在壳体11的底部设置烟气入口111,使得烟气在壳体11内部自下而上流动,该设置可使烟气的运动更为平缓,即波动性更小,从而使得烟气能够与壳体11内的各个布料层充分接触和反应,这就有效地降低了因烟气较大的波动性而导致的烟气处理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烟气处理单元,所述烟气处理单元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沿所述壳体的纵向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至少一个脱硝布料层和至少一个脱硫布料层,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位于壳体的底壁与靠近所述壳体的底壁的所述脱硫布料层之间的区域上的烟气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位于壳体的顶壁与靠近所述壳体的顶壁的所述脱硝布料层之间的区域上的烟气净化出口,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位于相邻的脱硝布料层与脱硫布料层之间的区域上的氨气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烟气处理单元,所述烟气处理单元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沿所述壳体的纵向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至少一个脱硝布料层和至少一个脱硫布料层,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位于壳体的底壁与靠近所述壳体的底壁的所述脱硫布料层之间的区域上的烟气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位于壳体的顶壁与靠近所述壳体的顶壁的所述脱硝布料层之间的区域上的烟气净化出口,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位于相邻的脱硝布料层与脱硫布料层之间的区域上的氨气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依次布置的烟气处理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净化处理装置还包括位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顶端的补料单元和位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底端的卸料单元,所述补料单元包括补料斗和与所述补料斗相连的补料管道,所述补料管道依次连通各所述烟气处理单元中的各布料层后与所述卸料单元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布置的第一烟气处理单元和第二烟气处理单元,所述补料管道包括与所述补料斗并联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依次连通所述第一烟气处理单元中的各布料层后与所述卸料单元相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依次连通所述第二烟气处理单元中的各布料层后与所述卸料单元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布料层包括位于相应的壳体的同一横截面上的至少两个布料组件,各所述布料组件包括套接在一起的至少两个布料斗,相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如海翟亮赵辰杨军瑞郑运行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