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缓冲装置以及带缓冲的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9572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11:24
流体缓冲装置(10)具有插入有底筒状的壳体(20)的转子(30)和固定于壳体(20)的开口部(29)的罩(60)。在壳体(20)的内周面的周向的一部分形成有与罩(60)焊接的焊接用凸部(80)。在相对于焊接用凸部(80)与罩焊接的焊接范围(X)的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的与焊接用凸部(80)在周向上相邻的位置形成有第一流出防止部(91L、91R)作为用于适当地处理从焊接部位露出的熔融树脂的流出防止部(90)。并且,在第一流出防止部(91L、91R)的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设置有作为流出限制部(95)发挥作用的圆弧状台阶面(76),限制露出的树脂与O形环(49)接触。

Fluid buffering devices and devices with buffers

The fluid buffer device (10) has a rotor (30) inserted into a bottom cylindrical shell (20) and a cover (60) fixed to an opening (29) of the shell (20). A convex part (80) for welding with the cover (60) is formed in the circumferential part of the inner and peripheral surface of the shell (20). On the other side (L2) of the axis (L) direction of the welding range (X) relative to the welding bump (80) and the cover (X), the first outflow preventive part (91L, 91R) is formed at the circumferential adjacent position to the welding bump (80) as the outflow preventive part (90) for properly handling the outflow preventive part of the melt resin exposed from the welding part. Moreover, on the other side (L2) of the axis L direction of the first outflow prevention part (91L, 91R), an arc-shaped step surface (76) acting as the outflow restriction part (95) is arranged to restrict the exposed resin from contacting the O-ring (4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流体缓冲装置以及带缓冲的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壳体与转子之间填充有流体的流体缓冲装置以及带缓冲的设备。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有底筒状的壳体与转子之间填充有油等流体的流体缓冲装置。在专利文献1的流体缓冲装置中,转子(旋转轴)的轴线方向的一端配置于壳体的内侧,在旋转轴与壳体内周面之间形成有缓冲室,设置于旋转轴的侧面的阀芯配置于缓冲室。在转子朝向第一方向旋转时,阀芯的径向的末端与壳体内周面接触。因此,转子的旋转负荷较大。另一方面,在转子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由于因流体的阻力导致在阀芯与壳体内周面之间产生间隙,因此流体通过该间隙,因此转子的旋转负荷较小。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235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专利文献1的流体缓冲装置借助固定于壳体的开口部的罩阻止转子从壳体脱落。作为罩的固定方法,使用使形成于壳体的内周面的内螺纹和形成于罩的外周面的外螺纹螺纹连接的螺纹式的固定方法。然而,螺纹式的轴线方向的尺寸较大,用于成型螺纹部分的模具费用较高。因此,为了实现轴线方向的薄型化以及降低成本,借助焊接进行固定。在借助焊接将罩固定于壳体的情况下,使壳体的内周面与插入壳体的内侧的罩的端部熔融而将罩压入壳体。在借助焊接将罩固定于壳体的情况下,存在树脂等焊接原料从焊接部位露出的担忧。例如,若焊接原料向缓冲室侧露出,则存在缓冲室的密闭性下降,缓冲性能下降的担忧。鉴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在将罩焊接并固定于流体缓冲装置的壳体时适当地处理焊接原料。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流体缓冲装置具有:有底筒状的壳体,所述壳体朝向轴线方向的一侧开口;转子,所述转子具有插入形成于所述壳体的缓冲室中的旋转轴以及阀芯;流体,所述流体填充于所述缓冲室;罩,所述罩具有供所述转子贯通的贯通孔,并且所述罩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开口部;以及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将所述转子的外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的间隙密封,在所述壳体的内周面的周向的一部分形成有与所述罩焊接的焊接用凸部,所述焊接用凸部与所述罩在所述轴线方向的规定的范围内焊接,在比所述规定的范围靠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焊接用凸部在周向上相邻的位置的比所述壳体的内周面靠内周侧的位置设置有流出防止部。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流体缓冲装置的壳体的内周面的周向的一部分形成有与罩焊接的焊接用凸部。并且,在比壳体与罩焊接的轴线方向的范围靠轴线方向的另一侧(即,缓冲室侧)且与焊接用凸部在周向上相邻的位置设置有流出防止部。例如,作为流出防止部,能够设置可以保持从焊接部露出的树脂等焊接原料的间隙(即,焊接毛刺收存部)。如此一来,能够借助流出防止部保持从焊接部位向轴线方向的另一侧露出的焊接原料。因此,能够适当地处理从焊接部位露出的焊接原料。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在所述流出防止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流出限制部。如此一来,能够限制焊接原料从流出防止部向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缓冲室侧)露出。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所述流出限制部设置于比所述密封部件靠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的位置。如此一来,能够防止因焊接原料导致密封部件变形,因此,缓冲室的密闭性下降的可能性较小。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焊接用凸部延伸至比所述规定的范围靠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的位置,并与所述流出限制部相连。如此一来,能够限制焊接原料向焊接用凸部的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缓冲室侧)露出。并且,优选所述流出防止部从所述壳体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的端部连续设置至所述流出限制部。如此一来,焊接原料从流出防止部露出的可能性较小。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流出防止部设置于比所述规定的范围靠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且所述焊接用凸部的径向内侧的位置。如此一来,在相对于焊接范围的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缓冲室侧),能够借助流出防止部保持朝向焊接用凸部的径向内侧露出的焊接原料。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流出防止部设置于所述规定的范围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如此一来,能够借助流出防止部保持相对于焊接范围朝向轴线方向的一侧(壳体的开口部侧)露出的焊接原料。因此,在壳体和罩的外侧因焊接原料露出而形成焊接毛刺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增加用于除去焊接毛刺的工序的可能性较小。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罩具有插入所述壳体中并焊接于所述焊接用凸部的小径部和直径比所述小径部大的大径部,设置于所述规定的范围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的所述流出防止部被所述大径部从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覆盖。如此一来,由于能够借助大径部防止从外部看见流出防止部,因此能够防止从外部看见保持于流出防止部的焊接原料,外观性良好。并且,即使微量的焊接原料从流出防止部露出而形成焊接毛刺,由于焊接毛刺被大径部覆盖从而不能直接被看见,因此增加用于除去焊接毛刺的工序的可能性较小。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在所述壳体的与所述焊接用凸部不同的周向位置设置有以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弧状内周面,所述小径部借助所述圆弧状内周面在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被定位。如此一来,能够在与焊接部位不同的周向位置将罩与壳体同轴地定位。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焊接用凸部的内周面呈以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弧状。如此一来,能够在周向上均匀地对焊接用凸部和罩进行焊接。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焊接用凸部具有锥形面,所述锥形面随着朝向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而向朝向径向外侧扩展的方向倾斜。如此一来,由于能够使罩的末端面的边缘与焊接用凸部的锥形面在轴线方向上抵接,因此能够在进行超声波焊接时形成合适的接触状态。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在所述壳体的内周面的与所述焊接用凸部不同的周向位置形成有与所述罩在所述轴线方向上抵接的限位部,所述焊接用凸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一端、所述限位部以及所述焊接用凸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端按照此顺序沿所述轴线方向排列。如此一来,能够使罩的末端面与焊接用凸部抵接并熔融,将罩压入至罩的末端面与限位部抵接的位置从而将罩在轴线方向上定位。由此,由于焊接范围的下端(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端部)与限位部在轴线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因此能够在比限位部靠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的位置设置流出防止部。并且,由于焊接用凸部和限位部形成于不同的周向位置,因此限位部变形的可能性较小。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罩的轴线方向的定位,从而能够适当地固定罩。由此,能够提高缓冲室的轴线方向的尺寸精度,从而能够抑制缓冲性能的偏差。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所述壳体的内周面形成有在周向上将所述缓冲室分隔的分隔用凸部,所述限位部形成于与所述分隔用凸部对应的周向位置。如此一来,由于能够在所述分隔用凸部的位置高精度地进行罩的轴线方向的定位。因此,能够提高缓冲室的轴线方向的尺寸精度,从而能够抑制缓冲性能的偏差。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所述分隔用凸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的端面形成有沿径向延伸的肋部,所述限位部形成于包含所述肋部的角度位置的范围内。如此一来,能够在用于提高缓冲室的密闭精度的肋部的位置高精度地进行罩的轴线方向的定位。因此,能够提高缓冲室的密闭精度。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限位部形成于以所述壳体的内周面的径向中心为基准的相反侧的两处。例如,形成于沿所述壳体的直径方向延伸的直线上且以所述壳体的径向中心为基准的相反侧的两处。如此一来,通过将两处限位部相对于径向中心形成于相反侧,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罩的轴线方向的定位。并且,在将两处限位部形成于沿直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筒状的壳体,所述壳体朝向轴线方向的一侧开口;转子,所述转子具有插入形成于所述壳体的缓冲室中的旋转轴以及阀芯;流体,所述流体填充于所述缓冲室;罩,所述罩具有供所述转子贯通的贯通孔,并且所述罩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开口部;以及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将所述转子的外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的间隙密封,在所述壳体的内周面的周向的一部分形成有与所述罩焊接的焊接用凸部,所述焊接用凸部与所述罩在所述轴线方向的规定的范围内焊接,在比所述规定的范围靠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焊接用凸部在周向上相邻的位置的比所述壳体的内周面靠内周侧的位置设置有流出防止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流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筒状的壳体,所述壳体朝向轴线方向的一侧开口;转子,所述转子具有插入形成于所述壳体的缓冲室中的旋转轴以及阀芯;流体,所述流体填充于所述缓冲室;罩,所述罩具有供所述转子贯通的贯通孔,并且所述罩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开口部;以及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将所述转子的外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周面的间隙密封,在所述壳体的内周面的周向的一部分形成有与所述罩焊接的焊接用凸部,所述焊接用凸部与所述罩在所述轴线方向的规定的范围内焊接,在比所述规定的范围靠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焊接用凸部在周向上相邻的位置的比所述壳体的内周面靠内周侧的位置设置有流出防止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出防止部的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流出限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限制部设置于比所述密封部件靠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流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用凸部延伸至比所述规定的范围靠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的位置,并与所述流出限制部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防止部从所述壳体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的端部连续设置至所述流出限制部。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防止部设置于比所述规定的范围靠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且所述焊接用凸部的径向内侧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防止部设置于所述规定的范围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具有插入所述壳体中并焊接于所述焊接用凸部的小径部和直径比所述小径部大的大径部,设置于所述规定的范围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的所述流出防止部被所述大径部从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覆盖。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与所述焊接用凸部不同的周向位置设置有以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弧状内周面,所述小径部借助所述圆弧状内周面在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被定位。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用凸部的内周面呈以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弧状。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原直哉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