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结合分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9499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10:45
本申请涉及结合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特异性结合成员。特异性结合成员优选地包括EGFR抗原结合位点,其可以位于特异性结合成员的CH3结构域的两个或更多个结构性环中。特异性结合成员预期用于治疗表达EGFR的癌症。

EGFR binding molecule

This application relates to a specific binding member that binds to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Specific binding members preferably include EGFR antigen binding sites, which may be located in two or more structural rings of the CH3 domain of the specific binding member. Specific binding members are expected to be used to treat cancer expressing EGF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EGFR结合分子相关申请本案要求来自2016年7月19日提交的GB1612520.5的优先权,所述文献的内容因而通过引用的方式完整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合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特异性结合成员。特异性结合成员优选地包括EGFR抗原结合位点,其可以位于特异性结合成员的CH3结构域的两个或更多个结构性环中。本专利技术的特异性结合成员用于治疗表达EGFR的癌症。
技术介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也称作ErbB-1和HER1)是胞外蛋白质配体的表皮生长因子家族(EGF-家族)成员的细胞表面受体。EGFR是具有单次跨膜区和旁侧有非催化性调节区的胞质酪氨酸激酶结构域的大型、单聚糖蛋白。序列分析已经显示,胞外结构域(ectodomain)含有四个亚结构域,称作L1、CR1、L2和CR2,其中L和CR是分别大型和Cys丰富的首字母缩写词。L1结构域和L2结构域还已经分别称作结构域I和结构域III。CR结构域先前已经称作结构域II和结构域IV,或称作S1.1-S1.3和S2.1-S2.3,其中S是小的缩写。已知表达EGFR的癌症包括肺癌(例如,非小细胞肺癌[NSCLC])(Pao等人,2010;Amm等人,2005)、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Taylor等人,2102)、皮肤癌(例如,皮肤鳞状细胞癌)(Uribe等人,2011)、头颈癌(如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Zimmermann等人,2006;Smilek等人,2012)、乳腺癌(Masuda等人,2013)、胃癌(胃癌)(Terashima等人,2012)、结直肠癌(CRC)(Spano等人,2005;Saletti等人,2015)、卵巢癌(Hudson等人,2009)、胰腺癌(Troiani等人,2012)或子宫内膜癌(Scambia等人,1994)。已经描述了针对EGFR的胞外结构域的单克隆抗体。这些抗体破坏配体与EGFR结合及后续的信号转导。mAbC225(ERBITUX/西妥昔单抗(cetuximab))是一种嵌合IgG1抗体,其与EGFR的胞外结构域结合并与EGF竞争结合至EGFR,因而抑制下游途径信号传导并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Voigt等人,2012)。西妥昔单抗经FDA批准用于治疗头颈癌、尤其与放射疗法组合治疗局部或区域性晚期头颈鳞状细胞癌、与采用5-FU的铂基疗法组合治疗复发性局部疾病或转移性头颈鳞状细胞癌,和铂基治疗后复发性或转移性头颈鳞状细胞癌进展。西妥昔单抗也经FDA批准用于治疗、尤其作为一线治疗与FOLFIRI组合、或与伊立替康(irinotecan)组合在抵抗基于伊立替康的化疗的患者中用于治疗如借助FDA批准的检验所确定的表达KRAS突变阴性(野生型)EGFR的转移性结直肠癌,以及用于治疗基于奥沙利铂(oxaliplatin)和基于伊立替康的化疗已经失败的患者或不耐受伊立替康作为单一药物的患者。ABX-EGF(VECTIBIX/帕尼单抗(panitumumab))是人IgG2抗体,其类似于西妥昔单抗,与EGFR的胞外结构域结合并与EGF竞争结合于EGFR,因而抑制下游途径信号传导并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Voigt等人,2012)。帕尼单抗是由FDA批准作为一线治疗与FOLFOX组合,或在含有氟嘧啶、含有奥沙利铂和含有伊立替康的化疗先期治疗(priortreatment)后疾病进展之后作为单药疗法(monotherapy),用于治疗如借助FDA批准的检验所确定的野生型KRAS(外显子2的密码子12或13中)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妥珠单抗(Necitumumab)(耐昔妥珠单抗(Portrazza))是另一种结合EGFR的抗体并且在2015经FDA批准与吉西他滨(gemcitabine)和顺铂联用,用于一线治疗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先前称作h-R3)是在众多国家中入选临床试验的与EGFR的胞外区结合的人源化IgG1抗体。尼妥珠单抗已在印度、古巴、阿根廷、哥伦比亚、科特迪瓦(象牙海岸(IvoryCoast))、加蓬、乌克兰、秘鲁和斯里兰卡经批准用于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以及在古巴、阿根廷、菲律宾和乌克兰经批准用于治疗胶质瘤(儿童和成人);和在中国经批准用于治疗鼻咽癌(Ramakrishn等人,2009)。已经启动对靶向EGFR的其他抗体(包括扎鲁妥珠单抗(zalutuzumab)(HuMax-EGFr)和马妥珠单抗(matuzumab)(前称EMD72000))的临床检验,但是这些抗体尚未授予监管批准,并且开发因此停止。EGFR的多种小分子抑制剂也已经批准用于治疗癌症,包括厄洛替尼(erlotinib)(TARCEVA)和吉非替尼(gefitinib)(IRESSA)。尽管在治疗癌症时靶向EGFR的单一药物疗法已取得某种成功,许多肿瘤在治疗后获得单药疗法抗性。已经将肿瘤细胞表面上EGFR和其他分子之间的交互作用确定为这些肿瘤籍此变得抵抗治疗的潜在机理。例如,已经在众多肿瘤类型(包括胶质母细胞瘤、NSCLC、结直肠癌和胃癌)中发现EGFR-c-Met交互作用,从而导致肿瘤对靶向EGFR的单一药物疗法(single-agenttherapies)的逃逸机制。由于HGF/c-Met信号传导增加可能限制EGFR途径抑制作用的效果,这已经与靶向EGFR的药物的获得性抗性关联。对两种受体的活性的扰动表明它们的信号传导是高度和动态互联的(Castoldi等人,2013)。c-Met(人类中的MET受体、HGFR、c-MET)是在许多肿瘤细胞(包括还表达EGFR的那些)的表面上发现的受体酪氨酸激酶(RTK)。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也称作扩散因子(SF),是c-Met的唯一已知配体。HGF由间充质细胞分泌,并在主要为上皮来源的细胞上通过细胞表面上其受体c-Met充当多功能细胞因子。它作为单一无活性多肽分泌并由丝氨酸蛋白酶剪切成二硫键连接的69kDaα链和34kDaβ链,以产生异二聚活性分子(Naldini等人,1992)。HGF具有针对c-Met的高亲和结合位点和针对硫酸肝素蛋白聚糖的低亲和结合位点。HGF在血管生成中发挥作用并在众多细胞和组织类型中促进细胞增殖、存活、运动性、分散分化和形态发生(Organ等人,2011)。HGF与其受体c-Met的结合诱导c-Met发生同型二聚化及酪氨酸磷酸化,导致其活化和许多RTK常见的下游信号传导。在体内,c-Met/HGF信号传导途径在神经诱导、肝脏再生、伤口血管生成、生长、侵入、形态学分化和正常胚胎发育中发挥作用。c-Met/HGF途径还在癌症中通过激活关键致瘤途径(包括RAS、PI3K、STAT-3和β联蛋白(catenin))来发挥重要作用。已经证实借助这条途径的异常信号传导涉及肿瘤发生,尤其涉及浸润性和转移性癌表型的形成。最常见地在胶质瘤、骨肉瘤、胰腺癌和胃癌中见到c-Met的自分泌刺激(Stone等人,2014)。已经在临床测试了通过与c-Met以及其他RTK结合来影响c-Met途径的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卡巴替尼(Cobazantinib)和克唑替尼(crizotinib)已经获得FDA批准,而在临床受检的其他药物包括替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的特异性结合成员,所述特异性结合成员包括位于特异性结合成员的CH3结构域中的EGFR抗原结合位点,其中EGFR结合位点包括氨基酸序列:(i)LDEGGP(SEQ ID NO:1)和SHWRWYS(SEQ ID NO:3);(ii)LDEGGP(SEQ ID NO:1)和SYWRWVK(SEQ ID NO:8);或(iii)TDDGP(SEQ ID NO:13)和SYWRWYK(SEQ ID NO:14);并且其中SEQ ID NO:1或1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位于CH3结构域的第一结构性环中,和SEQ ID NO:3、8或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位于CH3结构域的第二结构性环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7.19 GB 1612520.51.一种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的特异性结合成员,所述特异性结合成员包括位于特异性结合成员的CH3结构域中的EGFR抗原结合位点,其中EGFR结合位点包括氨基酸序列:(i)LDEGGP(SEQIDNO:1)和SHWRWYS(SEQIDNO:3);(ii)LDEGGP(SEQIDNO:1)和SYWRWVK(SEQIDNO:8);或(iii)TDDGP(SEQIDNO:13)和SYWRWYK(SEQIDNO:14);并且其中SEQIDNO:1或1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位于CH3结构域的第一结构性环中,和SEQIDNO:3、8或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位于CH3结构域的第二结构性环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异性结合成员,其中所述EGFR抗原结合位点包括:(i)CH3结构域的AB环中的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和EF环中的SEQID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ii)CH3结构域的AB环中的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和EF环中的SEQIDNO: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iii)CH3结构域的AB环中的SEQIDNO:1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和EF环中的SEQIDNO: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特异性结合成员,其中:(i)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位于CH3结构域的残基13.A至18处,和/或SEQID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位于CH3结构域的残基92至98处;(ii)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位于CH3结构域的残基13.A至18处,和/或SEQIDNO: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位于CH3结构域的残基92至98处;或(iii)SEQIDNO:1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位于CH3结构域的残基14至18处,和/或SEQIDNO: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位于CH3结构域的残基92至98处;其中残基根据IMGT(ImMunoGeneTics)编号方案编号。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特异性结合成员,其中所述EGFR抗原结合位点还包括CH3结构域的第三结构性环中的氨基酸序列TYG(SEQIDNO: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特异性结合成员,其中所述EGFR抗原结合位点包括CH3结构域的CD环中的SEQID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特异性结合成员,其中SEQID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位于所述特异性结合成员的CH3结构域的残基44至45.1处,其中残基根据IMGT编号方案编号。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特异性结合成员,其中所述CH3结构域是人IgG1、IgG2、IgG3或IgG4CH3结构域。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特异性结合成员,其中所述CH3结构域是人IgG1CH3结构域。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特异性结合成员,其中所述特异性结合成员包含SEQIDNO:4、9或15所示的CH3结构域。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特异性结合成员,其中所述特异性结合成员还包括CH2结构域。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特异性结合成员,其中所述特异性结合成员包括人IgG1、IgG2、IgG3或IgG4的CH2结构域。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特异性结合成员,其中所述特异性结合成员包括人IgG1的CH2结构域。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特异性结合成员,其中所述CH2结构域具有SEQIDNO:19所示的序列。14.根据权利要求1至6或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特异性结合成员,其中所述特异性结合成员包括SEQIDNO:6、11或17所示的序列。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特异性结合成员,其中所述特异性结合成员在CH2结构域的N末端包括CH2结构域、免疫球蛋白铰链区或其部分。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特异性结合成员,其中所述铰链区或其部分是人IgG1、IgG2、IgG3或IgG4铰链区或其部分。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特异性结合成员,其中所述铰链区或其部分是人IgG1铰链区或其部分。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特异性结合成员,其中所述铰链区或其部分具有SEQIDNO:49所示的序列、或SEQIDNO:48所示的序列或其片段。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特异性结合成员,其中所述特异性结合成员还包括第二抗原结合位点。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特异性结合成员,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结合位点是基于CDR的抗原结合位点。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特异性结合成员,其中所述特异性结合成员是抗体分子。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特异性结合成员,其中所述抗体分子是人IgG1、IgG2、IgG3或IgG4分子。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特异性结合成员,其中所述抗体分子是人IgG1分子。2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密里班·图纳梁健美孙海军梅勒妮·麦德卡夫沙米·艾萨克
申请(专利权)人:F星贝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英国,GB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