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辊间的托料辊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755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型辊间的托料辊筒装置,包括托辊中轴、托料辊筒、轴承、滑座和中轴支板,托料辊筒套设于托辊中轴上,托料辊筒与托辊中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托辊中轴的一端设置于中轴支板上,中轴支板的上端高度低于托料辊筒的上端高度,托辊中轴的另一端穿过滑座并与滑座滑动连接,滑座上设置有与托辊中轴匹配的第一通孔。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整滑座在托辊中轴上的轴向位置和腹板左端伸出中轴支板的距离,即可适应不同腹板宽度的型钢的输送,不会出现腹板下榻变形的问题,且整体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不会因输送影响成型过程。

A kind of supporting roller device between forming roller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pporting roller device between forming rolls,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ing roller, a supporting roller, a bearing, a sliding seat and a supporting plate of the central axis. The supporting roller is sleeved on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supporting roller. The supporting roller and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supporting roller are rotated and connected by a bearing. One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ller's central axis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plate of the central axis. The upper end height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of the central axis is lower than the upper end height of the supporting roller. The other end of the shaft passes through the sliding seat and slides to connect with the sliding seat. The slid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matching the middle shaft of the idler.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apt to the transportation of profiles with different web widths by adjusting the axial position of the slide seat on the middle axle of the idler and the distance of the left end of the web extending the middle axle support plate, without the problem of the web staying deformation, and has simple overall structure, convenient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and will not affect the forming process due to the convey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型辊间的托料辊筒装置
本技术涉及托料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成型辊间的托料辊筒装置。
技术介绍
辊筒是一类绕中心轴可以自由转动的筒状结构,通过两个成型辊对待加工件的挤压,可实现板材的成型。在C/Z型钢的成型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辊压,并且在相邻的辊压设备间需要设置托料输送装置。由于不同型号的C/Z型钢的尺寸不同,对托料输送装置的要求也不相同。现有技术中,托料输送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架板之间设置辊筒,这种输送结构比较简单,但受支架板位置的限制,容易干涉成型过程,并且无法进行Z型钢的输送和腹板宽度较大的型钢的输送;另一种是使用两个在轴向具有一定距离的辊筒进行腹板宽度较大型钢的输送,但是这种结构不能有效的支撑住腹板,腹板容易在输送过程中下榻变形。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成型辊间的托料辊筒装置,以实现不同型号的C/Z型钢在辊压成型设备间的输送,并且能够防止腹板下榻变形,又不干涉成型过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够防止腹板下榻变形,又不干涉成型过程的成型辊间的托料辊筒装置,以实现不同型号的C/Z型钢在辊压成型设备间的输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型辊间的托料辊筒装置,包括托辊中轴、托料辊筒、轴承、滑座和中轴支板,所述托料辊筒套设于所述托辊中轴上,所述托料辊筒与所述托辊中轴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托辊中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中轴支板上,所述中轴支板的上端高度低于所述托料辊筒的上端高度,所述托辊中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座并与所述滑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托辊中轴匹配的第一通孔。优选地,所述成型辊间的托料辊筒装置还包括中轴固定支架,所述中轴支板的下部安装于所述中轴固定支架上。优选地,所述中轴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基座上,所述第一安装板垂直于所述托辊中轴,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以安装紧固件的第二通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基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肋板。优选地,所述轴承为深沟球轴承。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滑套,所述托辊中轴通过所述滑套与所述滑座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滑座包括第二基座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于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第二安装板垂直于所述托辊中轴,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以安装紧固件的第三通孔。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基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肋板。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中轴支板的上端高度低于托料辊筒的上端高度,托辊中轴穿过滑座并与滑座滑动连接,使腹板左端的折弯部以向下弯折的角度悬空置于中轴支板左侧,成型中的Z型钢的腹板右端以向上弯折的角度悬空设置于托料辊筒的上侧。通过调整滑座在托辊中轴上的轴向位置和腹板左端伸出中轴支板的距离,即可适应不同腹板宽度的型钢的输送,不会出现腹板下榻变形的问题,且整体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不会因输送影响成型过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成型辊间的托料辊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托辊中轴;2托料辊筒;3轴承;4滑座;41滑套;42第二基座;43第二安装板;44第二加强肋板;5中轴支板;6中轴固定支架;61第一基座;62第一安装板;63第一加强肋板;7成型中的Z型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够防止腹板下榻变形,又不干涉成型过程的成型辊间的托料辊筒装置,以实现不同型号的C/Z型钢在辊压成型设备间的输送。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型辊间的托料辊筒装置,包括托辊中轴1、托料辊筒2、轴承3、滑座4和中轴支板5,下面以Z型钢的输送为例进行具体说明。托料辊筒2套设于托辊中轴1上,托料辊筒2与托辊中轴1通过轴承3转动连接,轴承3优选为深沟球轴承3。托辊中轴1的一端设置于中轴支板5上,中轴支板5的上端高度低于托料辊筒2的上端高度。托辊中轴1的另一端穿过滑座4并与滑座4滑动连接,滑座4上设置有与托辊中轴1匹配的第一通孔。上述输送装置在工作时,托料辊筒2与成型中的Z型钢7的腹板滚动接触。由于中轴支板5的上端高度低于托料辊筒2的上端高度,成型中的Z型钢7的腹板左端可伸出中轴支板5,使腹板左端的折弯部以向下弯折的角度悬空置于中轴支板5左侧。对应的,成型中的Z型钢7的腹板右端将以向上弯折的角度悬空设置于托料辊筒2的上侧。由于托辊中轴1穿过滑座4并与滑座4滑动连接,通过调整滑座4在托辊中轴1上的轴向位置即可适应不同腹板宽度的Z型钢的输送。本实施例通过调整滑座4位置的方式适应不同型号的Z型钢的输送,不会出现腹板下榻变形的问题,且整体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不会因输送影响成型过程。对于C型钢的输送,只需使两端的九十度折弯部朝上设置即可。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设置有中轴固定支架6,中轴支板5的下部安装于中轴固定支架6上,从而对中轴支板5进行支撑。中轴固定支架6包括第一基座61和第一安装板62,第一安装板62固定于第一基座61上。第一安装板62垂直于托辊中轴1,第一安装板62上设置有用以安装紧固件的第二通孔,可通过紧固件将第一安装板62固定于某一结构上。滑座4包括第二基座42和第二安装板43,第二安装板43固定于第二基座42上。第二安装板43垂直于托辊中轴1,第二安装板43上设置有用以安装紧固件的第三通孔,可通过紧固件将第二安装板43固定于某一结构上。更进一步的,为了提高中轴固定支架6和滑座4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在第一安装板62与第一基座61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肋板63,在第二安装板43与第二基座42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肋板44。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延长滑座4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在滑座4的第一通孔内设置有滑套41,托辊中轴1通过滑套41与滑座4滑动连接。当滑套41磨损到一定程度后,更换新的滑套41即可,不必将滑座4整体更换,从而降低维护成本。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型辊间的托料辊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辊中轴、托料辊筒、轴承、滑座和中轴支板,所述托料辊筒套设于所述托辊中轴上,所述托料辊筒与所述托辊中轴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托辊中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中轴支板上,所述中轴支板的上端高度低于所述托料辊筒的上端高度,所述托辊中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座并与所述滑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托辊中轴匹配的第一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辊间的托料辊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辊中轴、托料辊筒、轴承、滑座和中轴支板,所述托料辊筒套设于所述托辊中轴上,所述托料辊筒与所述托辊中轴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托辊中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中轴支板上,所述中轴支板的上端高度低于所述托料辊筒的上端高度,所述托辊中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座并与所述滑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托辊中轴匹配的第一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辊间的托料辊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轴固定支架,所述中轴支板的下部安装于所述中轴固定支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辊间的托料辊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基座上,所述第一安装板垂直于所述托辊中轴,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康雷朝富
申请(专利权)人:大禾众邦厦门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