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忠法专利>正文

卷帘式纱窗防强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7303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纱窗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卷帘式纱窗防强风装置。它有槽道及槽道内两侧的防风毛刷。毛刷底板藏于槽道内,根据需要与槽道形成一个角度,毛头方向向着槽道内侧。两侧的防风毛刷的排列,可根据需要进行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很好的防风性能,其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大大提高了纱窗的防风性能。(*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纱窗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卷帘式纱窗防强风装置或者门窗内的纱窗防强风装置。具体是槽道两侧都有防风毛刷的纱窗防风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已有的卷帘纱窗(隐形纱窗)与本技术接近的有两种一种是在U型槽道内侧两边的其中一边沿纵向设有镶嵌防风毛刷的T型导槽,毛刷底板为“工”字型,底板上面为斜面,底板上面和下面形成一个夹角,毛束沿纵向一字排在安装的底板上面,起到防风作用。另一种为在U型槽道内侧的其中一边有一个洞,洞上有开口,洞内穿入毛刷底板,底板为圆形,比洞口细很多,可在洞内小角度转动。毛刷用多节防风毛刷组成,起到防风作用。此两种防风专利,它有以下五大缺点第一、当风大时,(毛刷很长,须达到对面槽道的内壁左右,才能起到防风作用)毛刷会插入纱网太深,当纱窗不用时,纱网收回纱盒时非常难收回,必须借助手指或其它工具,把毛刷从纱网中弄出后,才可收回;第二、由于毛束很长,上下可活动的拉梁上下活动时须从毛刷中间来回活动,对毛刷寿命有很大影响;第三、上下可活动的拉梁上下活动时,须从毛刷中间来回活动,由于毛束很长,所以阻力非常大,上下活动较吃力不畅快第四、由于毛束较长,纱网必须深入槽道超过毛束头5毫米以上才能起到防风作用,所以槽道的表面宽度须相对宽一点,会增加槽道的成本;第五、由于以上两种专利槽道内只有一边有毛刷,所以当风从正面吹来时,防风效果会很好,当风从后面吹入时,防风效果就不理想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卷帘纱窗的防强风装置,它有U型槽道,其特点在于U型槽道的内侧两边都有可穿毛刷底板的洞口,洞上有小开口,毛刷底板与此洞的间隙较小,防止毛刷带动毛刷底板转动。毛刷与风槽形成两个夹角,纵向一字排开安装在底板上面,毛刷上的毛相对稀、短一些,均错落深入对方毛刷少许。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卷帘纱窗的防强风装置,它有很好的防风效果,由于两边都有毛刷,而毛刷均错落深入对方区域少许,所以把纱网逼到了两侧毛刷对接的部位,这样既起到了防风的作用,又解决了
技术介绍
内所说的缺陷。其防风效果好,上下拉动灵活,减小了纱网磨损,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大大提高了纱窗的防风性能及实用性。具体实施方式可根据情况把毛刷进行如下排列。如图1-1两边都穿满毛刷;如图1-2每边每隔一定距离穿一根毛刷,中间用木棍、铁丝或其它方式隔开,两边的毛刷形成互补的作用;图1-3两边毛刷在制作时可做稀一些,这样两边毛刷穿上后形成交叉排列互补。所述的毛刷底板可根据情况制成各种形状,只需起到放入风槽后不转动即可。材料可采用PVC挤出、注塑等。防风毛刷的毛束采用具有弹性和柔性及刚强适当的材料制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1、图1-2、图1-3为此技术几种演示示意图。图中1槽道 2毛刷底板 3毛刷 4窗纱。权利要求一种卷帘式纱窗防强风装置或门窗内的防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槽道两侧都有防风毛刷,并在U型槽道内形成两个夹角,毛刷底板藏于槽道开口处的洞内为不可转动状态,纱窗的纱网两侧分别处在U型槽道内的防风毛刷中间。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纱窗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卷帘式纱窗防强风装置。它有槽道及槽道内两侧的防风毛刷。毛刷底板藏于槽道内,根据需要与槽道形成一个角度,毛头方向向着槽道内侧。两侧的防风毛刷的排列,可根据需要进行排列。本技术有很好的防风性能,其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大大提高了纱窗的防风性能。文档编号E06B9/52GK2777170SQ200420059918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5日专利技术者刘忠法 申请人:刘忠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帘式纱窗防强风装置或门窗内的防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槽道两侧都有防风毛刷,并在U型槽道内形成两个夹角,毛刷底板藏于槽道开口处的洞内为不可转动状态,纱窗的纱网两侧分别处在U型槽道内的防风毛刷中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法
申请(专利权)人:刘忠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