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针头分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72385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器针头分离机构,包括基座盒,其上设有通孔;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片,设于基座盒内,夹片对应连接弹性部件,弹性部件使得夹片用于夹紧针座,且闭合时的夹片夹持部位位于通孔上方;驱动部件,设于基座盒内,驱动部件连接凸轮部件,凸轮部件的转动使夹片由闭合到开启或由开启到闭合;感应块,滑动连接于基座盒,感应块连接有复位部件,针座适配夹片时,感应块被针筒挤压;第一感应开关,设于基座盒内,用于感应感应块;第二感应开关,设于基座盒内,用于感应夹片。运用该机构,将注射器插入该机构内,转动针筒完成针头与针筒的分离,不需要手动接触针头,避免分离针头和针筒时,针头对人工造成伤害,该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Syringe needle separation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eedle separating mechanism for syringes, which comprises a base box with through holes on it; two relatively arranged clamps are arranged in the base box, and the clamps correspond to elastic components, which enable the clamps to be used to clamp the needle seat, and the clamping part of the clamps when closed is located above the through holes; the driving parts are arranged in the base box, and the driving part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am parts. The rotation of the cam component makes the clamp from closed to open or from open to closed; the induction block slides to connect to the base box, and the induction block connects to the reset component. When the needle seat adapts to the clamp, the induction block is squeezed by the needle barrel; the first induction switch is arranged in the base box for the induction block; and the second induction switch is arranged in the base box for the induction clamp. With this mechanism, the syringe is inserted into the mechanism, and the needle is rotated to separate the needle from the syringe. It does not need to touch the needle manually. It avoids the needle from the syringe. The structure of the mechanism is simple and easy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射器针头分离机构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注射器针头分离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注射器的针头和针筒被设计成采用旋转的方式即可分离开来,注射器在使用后,针头和针筒需要分离单独回收,针头上沾染残留有药剂、血液、细菌和病毒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针头也极易划伤、扎伤人体,现有采用人工手动旋转针头或针筒的方式分离针头和针筒对劳动人员产生较大威胁乃至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采用人工手动旋转针头或针筒的方式分离针头和针筒对劳动人员产生较大威胁乃至伤害的问题,提供一种注射器针头分离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注射器针头分离机构,包括:基座盒,其上设有通孔;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片,设于所述基座盒内,每个所述夹片对应连接一个弹性部件,所有所述弹性部件设于所述基座盒内,所述弹性部件使得两个所述夹片能够开合以实现夹紧针座,且闭合时的两个所述夹片夹持部位位于所述通孔上方;驱动部件,设于所述基座盒内,所述驱动部件连接凸轮部件,所述凸轮部件的转动使两个所述夹片由闭合到开启或者由开启到闭合;感应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基座盒内,所述感应块连接有复位部件,所述复位部件设于所述基座盒内,所述针座适配两个所述夹片时,所述感应块被针筒挤压;第一感应开关,设于所述基座盒内,用于感应所述感应块;第二感应开关,设于所述基座盒内,用于感应其中一个所述夹片;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驱动部件的启闭,所述驱动部件、所述第一感应开关和所述第二感应开关均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其中,注射器针头包括针尖以及与所述针尖连接的针座,所述针座用于可拆卸连接注射器针筒,所述弹性部件可替换为液压缸或者气缸;使用时,注射器针头插入,两个所述夹片由于先前凸轮作用处于开启位置,所述针筒挤压所述感应块,所述感应块挤压所述复位部件,所述感应块靠近并触发所述第一感应开关,所述第一感应开关反馈信号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延迟一段时间后,控制所述驱动部件启动,所述驱动部件带动所述凸轮部件转动一定角度,所述凸轮部件带动两个所述夹片由开启到闭合,两个所述夹片在两个所述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夹紧所述针座,旋转所述针筒,使所述针筒与所述针座分离,取出所述针筒,被所述针筒挤压的所述感应块在所述复位部件的作用下回位,此时所述第一感应开关检测到所述感应块离开,反馈信号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驱动部件启动,所述驱动部件带动所述凸轮部件转动,所述凸轮部件带动两个所述夹片由闭合到开启,所述针座在两个所述夹片开启后掉落,两个所述夹片在开启的过程中触发所述第二感应开关,所述第二感应开关反馈信号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驱动部件带动所述凸轮静止,使所述夹片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等待下一次插针动作。采用本技术所述的分离机构,将注射器插入该机构内,转动所述针筒完成针头与所述针筒的分离,全程不需要人工手动接触针头,避免分离针头和所述针筒时,针头对人工造成伤害,该分离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优选地,所述基座盒为医用塑料结构件或者不锈钢结构件。优选地,所述夹片和所述感应块为医用塑料结构件。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和所述复位部件均为弹簧。优选地,所述驱动部件为电动机。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为PLC。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开关和所述第二感应开关均为光电感应开关。优选地,该分离机构还包括收集盒,所述收集盒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基座盒底部,所述收集盒用于收纳被分离的注射器针头。优选地,所述收集盒为医用塑料结构件或者不锈钢结构件。优选地,该分离机构还包括盒盖,所述盒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基座盒顶部,所述盒盖上设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位于所述通孔上方,所述沉头孔适配所述针筒,所述沉头孔侧壁上设有孔洞,所述感应块适配所述孔洞。优选地,所述盒盖为医用塑料结构件或者不锈钢结构件。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注射器针头分离机构,包括:基座盒,其上设有通孔;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片,设于所述基座盒内,每个所述夹片对应连接一个弹性部件,所有所述弹性部件设于所述基座盒内,所述弹性部件使得两个所述夹片能够开合以实现夹紧针座,且闭合时的两个所述夹片夹持部位位于所述通孔上方;驱动部件,设于所述基座盒内,所述驱动部件能够正向或者反向驱动,所述驱动部件连接两个所述夹片使得两个所述夹片能够由闭合到开启或者由开启到闭合;感应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基座盒内,所述感应块连接有复位部件,所述复位部件设于所述基座盒内,所述针座适配两个所述夹片时,所述感应块被针筒挤压;第一感应开关,设于所述基座盒内,用于感应所述感应块;第二感应开关,设于所述基座盒内,用于感应其中一个所述夹片;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驱动部件的启闭,所述驱动部件、所述第一感应开关和所述第二感应开关均连接所述控制系统。采用本技术所述的分离机构,将注射器插入该机构内,转动所述针筒完成针头与所述针筒的分离,全程不需要人工手动接触针头,避免分离针头和所述针筒时,针头对人工造成伤害,该分离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优选地,所述驱动部件连接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连接两个所述夹片,所述传动部件为铰链部件或者齿轮部件。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运用本技术所述的分离机构,将注射器插入该机构内,转动所述针筒完成针头与所述针筒的分离,全程不需要人工手动接触针头,避免分离针头和所述针筒时,针头对人工造成伤害,该分离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注射器针头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分离机构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侧视图;图4为图2中所述基座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所述针座和所述针筒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所述针座掉落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所述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01-针座,02-针筒,1-基座盒,11-通孔,2-夹片,21-弹性部件,3-驱动部件,4-感应块,41-复位部件,5-第一感应开关,6-第二感应开关,7-收集盒,8-盒盖,81-沉头孔,82-孔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7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注射器针头分离机构,包括:基座盒1,其上设有通孔11;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片2,设于所述基座盒1内,每个所述夹片2对应连接一个弹性部件21,所有所述弹性部件21设于所述基座盒1内,所述弹性部件21使得两个所述夹片2能够开合以实现夹紧针座01,且闭合时的两个所述夹片2夹持部位位于所述通孔11上方;驱动部件3,设于所述基座盒1内,所述驱动部件3连接凸轮部件,所述凸轮部件的转动使两个所述夹片2由闭合到开启或者由开启到闭合;感应块4,滑动连接于所述基座盒1内,所述感应块4连接有复位部件41,所述复位部件41设于所述基座盒1内,所述针座01适配两个所述夹片2时,所述感应块4被针筒02挤压;第一感应开关5,设于所述基座盒1内,用于感应所述感应块4;第二感应开关6,设于所述基座盒1内,用于感应其中一个所述夹片2;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射器针头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盒(1),其上设有通孔(11);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片(2),设于所述基座盒(1)内,每个所述夹片(2)对应连接一个弹性部件(21),所有所述弹性部件(21)设于所述基座盒(1)内,所述弹性部件(21)使得两个所述夹片(2)能够开合以实现夹紧针座(01),且闭合时的两个所述夹片(2)夹持部位位于所述通孔(11)上方;驱动部件(3),设于所述基座盒(1)内,所述驱动部件(3)连接凸轮部件,所述凸轮部件的转动使两个所述夹片(2)由闭合到开启或者由开启到闭合;感应块(4),滑动连接于所述基座盒(1)内,所述感应块(4)连接有复位部件(41),所述复位部件(41)设于所述基座盒(1)内,所述针座(01)适配两个所述夹片(2)时,所述感应块(4)被针筒(02)挤压;第一感应开关(5),设于所述基座盒(1)内,用于感应所述感应块(4);第二感应开关(6),设于所述基座盒(1)内,用于感应其中一个所述夹片(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器针头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盒(1),其上设有通孔(11);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片(2),设于所述基座盒(1)内,每个所述夹片(2)对应连接一个弹性部件(21),所有所述弹性部件(21)设于所述基座盒(1)内,所述弹性部件(21)使得两个所述夹片(2)能够开合以实现夹紧针座(01),且闭合时的两个所述夹片(2)夹持部位位于所述通孔(11)上方;驱动部件(3),设于所述基座盒(1)内,所述驱动部件(3)连接凸轮部件,所述凸轮部件的转动使两个所述夹片(2)由闭合到开启或者由开启到闭合;感应块(4),滑动连接于所述基座盒(1)内,所述感应块(4)连接有复位部件(41),所述复位部件(41)设于所述基座盒(1)内,所述针座(01)适配两个所述夹片(2)时,所述感应块(4)被针筒(02)挤压;第一感应开关(5),设于所述基座盒(1)内,用于感应所述感应块(4);第二感应开关(6),设于所述基座盒(1)内,用于感应其中一个所述夹片(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针头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盒(1)为医用塑料结构件或者不锈钢结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针头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2)和所述感应块(4)为医用塑料结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针头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21)和所述复位部件(41)均为弹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针头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3)为电动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针头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开关(5)和所述第二感应开关(6)均为光电感应开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针头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盒(7),所述收集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轲吴军黄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杰仕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