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蛙养殖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11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8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林蛙养殖网,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总成、收线总成、驱动总成、柔性网,所述传动总成包括传动箱、第一转动轴、第一轴承、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收线总成包括收线箱、绕线桶和钢线,所述驱动总成包括驱动箱、第四锥齿轮、第二转动轴、第二轴承和曲柄。本装置通过将林蛙的蝌蚪放入柔性网中饲养,可以一次性打捞出所有林蛙;通过将柔性网向上收起减小柔性网的体积,可以将林蛙方便地打捞出,不会因为柔性网太大而干扰打捞。

A kind of forest frog breeding ne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orest frog breeding ne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transmission assembly, a take-up assembly, a drive assembly and a flexible network. The drive assembly comprises a drive box,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 first bearing, a first bevel gear and a second bevel gear. The take-up assembly comprises a take-up box, a winding barrel and a steel wire. The drive assembly comprises a drive box, a fourth bevel gear and a second bevel gear. Two rotating shafts, second bearings and cranks. By feeding the tadpoles of forest frogs in flexible nets, all forest frogs can be salvaged at one time. By retracting the flexible nets upwards and reducing the volume of the flexible nets, forest frogs can be easily salvaged without disturbing the salvage because the flexible nets are too lar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蛙养殖网
本技术涉及一种林蛙养殖网。
技术介绍
在林蛙养殖的初期需要饲养蝌蚪,现在饲养蝌蚪的常用手段是将蝌蚪饲养在水池中,待其发育后用网将其从水池中打捞出来。这种方式需要人工长时间打捞,需要工人多工作时间长,而且经常会有遗漏的林蛙未被打捞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林蛙养殖网,可以一次性打捞出所有林蛙,可以将林蛙方便地打捞出,不会因为柔性网太大而干扰打捞。一种林蛙养殖网,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总成、收线总成、驱动总成、柔性网,所述传动总成包括传动箱、第一转动轴、第一轴承、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收线总成包括收线箱、绕线桶和钢线,所述驱动总成包括驱动箱、第四锥齿轮、第二转动轴、第二轴承和曲柄,所述传动箱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不同的收线箱固接,所述收线箱分别与两个不同的传动箱固接,所述传动箱内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通过第一轴承与传动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与第一锥齿轮固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二锥齿轮固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在收线箱内部且第一锥齿轮和另一个与此收线箱固接的传动总成的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在另一个收线箱内部且第二锥齿轮和另一个与此收线箱固接的传动总成的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固接有绕线桶,所述绕线桶在收线箱内部,所述钢线缠绕于绕线桶外侧并与绕线桶固接,所述钢线穿过收线箱与柔性网可拆卸连接,所述柔性网与传动箱固接,所述柔性网与收线箱固接,所述一个传动箱内部的第一转动轴固接有第三锥齿轮且传动箱上方固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通过第二轴承与驱动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与第四锥齿轮固接,所述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曲柄固接。优选的,所述收线总成还包括固定板、固定轴和导向轮,所述一个收线箱固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轴设置在两个固定板之间并与两个固定板固接,所述导向轮与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钢线与导向轮接触。优选的,所述收线总成还包括密封垫,所述收线箱下方固接有密封垫,所述钢线穿过密封垫,所述钢线与密封垫滑动连接。优选的,柔性网底部固接有卡座,所述钢线下方与卡头固接,所述卡头与卡座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总成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曲柄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动总成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收线总成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驱动总成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同一个收线箱上固接的两个传动箱相互垂直。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将林蛙的蝌蚪放入柔性网中饲养,可以一次性打捞出所有林蛙;通过将柔性网向上收起减小柔性网的体积,可以将林蛙方便地打捞出,不会因为柔性网太大而干扰打捞。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图1:本技术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在A处剖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到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林蛙养殖网,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总成、收线总成、驱动总成、柔性网4,所述传动总成包括传动箱1、第一转动轴12、第一轴承13、第一锥齿轮14和第二锥齿轮15,所述收线总成包括收线箱2、绕线桶21和钢线25,所述驱动总成包括驱动箱3、第四锥齿轮31、第二转动轴32、第二轴承33和曲柄34,所述传动箱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不同的收线箱2固接,所述收线箱2分别与两个不同的传动箱1固接,所述传动箱1内设置有第一转动轴12,所述第一转动轴12通过第一轴承13与传动箱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2的一端与第一锥齿轮14固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2的另一端与第二锥齿轮15固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4在收线箱2内部且第一锥齿轮14和另一个与此收线箱2固接的传动总成的第一锥齿轮14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15在另一个收线箱2内部且第二锥齿轮15和另一个与此收线箱2固接的传动总成的第二锥齿轮15啮合,所述第一转动轴12的两端分别固接有绕线桶21,所述绕线桶21在收线箱2内部,所述钢线25缠绕于绕线桶21外侧并与绕线桶21固接,所述钢线25穿过收线箱2与柔性网4可拆卸连接,所述柔性网4与传动箱1固接,所述柔性网4与收线箱2固接,所述一个传动箱1内部的第一转动轴12固接有第三锥齿轮16且传动箱1上方固接有驱动箱3,所述驱动箱3内设置有第二转动轴32,所述第二转动轴32通过第二轴承33与驱动箱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32与第四锥齿轮31固接,所述第四锥齿轮31与第三锥齿轮16啮合,所述第二转动轴32与曲柄34固接。优选的,所述收线总成还包括固定板22、固定轴23和导向轮24,所述一个收线箱2固接有两个固定板22,所述固定轴23设置在两个固定板22之间并与两个固定板22固接,所述导向轮24与固定轴23转动连接,所述钢线25与导向轮24接触。优选的,所述收线总成还包括密封垫26,所述收线箱2下方固接有密封垫26,所述钢线25穿过密封垫26,所述钢线25与密封垫26滑动连接。优选的,柔性网4底部固接有卡座6,所述钢线25下方与卡头5固接,所述卡头5与卡座6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总成还包括手柄35,所述手柄35与曲柄34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动总成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收线总成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驱动总成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同一个收线箱2上固接的两个传动箱1相互垂直。具体工作原理:本装置的四个传动总成的传动箱1构成一个矩形,四个收线总成的收线箱2位于此矩形的四个交点位置,将传动箱1之间连接。传动箱1和收线箱2下方固接有柔性网4,柔性网4在水池中完全展开时为长方体形状,柔性网4出了上方的面没有网面,其余五面均为网面,且网孔小于蝌蚪的截面积,防止蝌蚪逃出。首先,将本装置放入水中,本装置的整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传动箱1和收线箱2漂浮在水面上,然后手握手柄35转动曲柄34从而转动第二转动轴32,第二转动轴32驱动一个第一转动轴12转动,然后第一转动轴12驱动其他的第一转动轴12转动,从而带动四个第一转动轴12同时转动,使绕线桶21转动,将钢线25下放,使柔性网4底面向下运动增大柔性网4体积。等到蝌蚪发育收获时,将曲柄34反向转动,减小柔性网4的体积,便于将本装置拿出水面。如果不减小柔性网4的体积,那么柔性网4需要举高整体才能拿出水面。与固接有驱动箱3的传动箱1平行的传动箱1固接有配重块7,平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蛙养殖网,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总成、收线总成、驱动总成、柔性网(4),所述传动总成包括传动箱(1)、第一转动轴(12)、第一轴承(13)、第一锥齿轮(14)和第二锥齿轮(15),所述收线总成包括收线箱(2)、绕线桶(21)和钢线(25),所述驱动总成包括驱动箱(3)、第四锥齿轮(31)、第二转动轴(32)、第二轴承(33)和曲柄(34),所述传动箱(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不同的收线箱(2)固接,所述收线箱(2)分别与两个不同的传动箱(1)固接,所述传动箱(1)内设置有第一转动轴(12),所述第一转动轴(12)通过第一轴承(13)与传动箱(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2)的一端与第一锥齿轮(14)固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2)的另一端与第二锥齿轮(15)固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4)在收线箱(2)内部且第一锥齿轮(14)和另一个与此收线箱(2)固接的传动总成的第一锥齿轮(14)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15)在另一个收线箱(2)内部且第二锥齿轮(15)和另一个与此收线箱(2)固接的传动总成的第二锥齿轮(15)啮合,所述第一转动轴(12)的两端分别固接有绕线桶(21),所述绕线桶(21)在收线箱(2)内部,所述钢线(25)缠绕于绕线桶(21)外侧并与绕线桶(21)固接,所述钢线(25)穿过收线箱(2)与柔性网(4)可拆卸连接,所述柔性网(4)与传动箱(1)固接,所述柔性网(4)与收线箱(2)固接,所述一个传动箱(1)内部的第一转动轴(12)固接有第三锥齿轮(16)且传动箱(1)上方固接有驱动箱(3),所述驱动箱(3)内设置有第二转动轴(32),所述第二转动轴(32)通过第二轴承(33)与驱动箱(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32)与第四锥齿轮(31)固接,所述第四锥齿轮(31)与第三锥齿轮(16)啮合,所述第二转动轴(32)与曲柄(34)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蛙养殖网,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总成、收线总成、驱动总成、柔性网(4),所述传动总成包括传动箱(1)、第一转动轴(12)、第一轴承(13)、第一锥齿轮(14)和第二锥齿轮(15),所述收线总成包括收线箱(2)、绕线桶(21)和钢线(25),所述驱动总成包括驱动箱(3)、第四锥齿轮(31)、第二转动轴(32)、第二轴承(33)和曲柄(34),所述传动箱(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不同的收线箱(2)固接,所述收线箱(2)分别与两个不同的传动箱(1)固接,所述传动箱(1)内设置有第一转动轴(12),所述第一转动轴(12)通过第一轴承(13)与传动箱(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2)的一端与第一锥齿轮(14)固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2)的另一端与第二锥齿轮(15)固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4)在收线箱(2)内部且第一锥齿轮(14)和另一个与此收线箱(2)固接的传动总成的第一锥齿轮(14)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15)在另一个收线箱(2)内部且第二锥齿轮(15)和另一个与此收线箱(2)固接的传动总成的第二锥齿轮(15)啮合,所述第一转动轴(12)的两端分别固接有绕线桶(21),所述绕线桶(21)在收线箱(2)内部,所述钢线(25)缠绕于绕线桶(21)外侧并与绕线桶(21)固接,所述钢线(25)穿过收线箱(2)与柔性网(4)可拆卸连接,所述柔性网(4)与传动箱(1)固接,所述柔性网(4)与收线箱(2)固接,所述一个传动箱(1)内部的第一转动轴(12)固接有第三锥齿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世华王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典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