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蛙室内高效人工越冬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02 阅读:1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国林蛙室内高效人工越冬养殖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一个具有适于林蛙越冬环境的人工越冬池,以及每年从7~9月开始到第二年4~5月之间,在林蛙越冬前、入蛰期、深眠期、出蛰期、出越冬池各越冬阶段的管理步骤。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林蛙越冬养殖方法,可使林蛙在越冬的各个生态活动期不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可在完全可控的人工条件下越冬,可使幼蛙的越冬成活率达到92%以上,成蛙和种蛙越冬成活率达95%以上,较传统的粗放越冬方式提高3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林蛙在室内人工条件下养殖越冬的方法。技术背景中国林蛙(fa/js C力ey^i/7e775is入俗称哈士蟆,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 无尾目、蛙科、蛙属。其是集食、药、补于一身的珍贵蛙种,因其营养价值高,在东北民间 俗称大补品;因其专门捕食昆虫又称纯绿色食品。雌蛙输卵管又称哈什蟆油,国际市 场,价格昂贵,有软黄金之称。据《本草纲目》记载,林蛙油具有益精补肾、滋阴养颜、 健脑润肺、延缓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之功效。其主要成份是蛋白质、无机盐、微量元素、 不饱和脂肪酸等最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林蛙本身特有的营养作用和药 用价值不断被人们所认识,所以,以林蛙为主要原料的保健品不断被开发生产,致使林蛙价 格不断上涨。同时,由于人们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对野生林蛙盲目乱捕滥猎、乱伐森林、 开荒以及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工业污染等,导致林蛙天然资源被严重破坏。这不仅严重 制约了林蛙加工业的发展,而且还破坏了野外生态平衡。因此,在保护野生资源的同时,加 强林蛙人工养殖,不仅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对林蛙产品的迫切需求,而且也是解决资源危机的 有效途径。林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国林蛙室内人工越冬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构建一个具有适于林蛙越冬环境的人工越冬池,以及每年从7~9月开始到第二年4~5月之间,在林蛙越冬前、入蛰期、深眠期、出蛰期、出越冬池各越冬阶段的管理步骤,所述的人工越冬池深度为1-1.2m,池底铺10-15cm厚的沙石层,沙石层上铺设有25-30cm厚的大块和卵石,用水泵在池内营造一个循环水流的生态环境,并设有水温控制装置;所述的林蛙各越冬阶段的管理步骤如下:(1)、越冬前饲养管理:使林蛙在有圈栏的饲养池中饲养,当白天室外气温高于15℃时,每天投喂足量饲料不少于三次,每次投至林蛙不进食时为准,当白天室外气温在15~10℃时,停止对林蛙投喂饲料;(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国林蛙室内人工越冬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构建一个具有适于林蛙越冬环境的人工越冬池,以及每年从7~9月开始到第二年4~5月之间,在林蛙越冬前、入蛰期、深眠期、出蛰期、出越冬池各越冬阶段的管理步骤,所述的人工越冬池深度为1-1.2m,池底铺10-15cm厚的沙石层,沙石层上铺设有25-30cm厚的大块和卵石,用水泵在池内营造一个循环水流的生态环境,并设有水温控制装置;所述的林蛙各越冬阶段的管理步骤如下(1)、越冬前饲养管理使林蛙在有圈栏的饲养池中饲养,当白天室外气温高于15℃时,每天投喂足量饲料不少于三次,每次投至林蛙不进食时为准,当白天室外气温在15~10℃时,停止对林蛙投喂饲料;(2)、入蛰活动期的管理当室外气温降低到10~0℃时,为林蛙入蛰活动期,使林蛙进入人工越冬池,越冬池内的水温维持在5~6℃,室内越冬池的水位控制在5~10cm,并使越冬池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