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水高产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306552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7 0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水高产养殖系统,包括若干个上游池塘、中游池塘及下游池塘,所述上游池塘包括上游进水端和上游排水端,所述上游排水端与中游池塘的上游侧相连,所述中游池塘的下游侧通过下游进水端与下游池塘相连,所述上游进水端、上游排水端及下游进水端上分别设置有上游进水口、上游排水口及下游进水口,所述上游进水口、上游排水口及下游进水口上均设置有拦污网,所述上游池塘、中游池塘及下游池塘底部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供氧管,并在供氧管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池塘分为若干个依次相连的上游池塘下游池塘,从而实现对不同环境要求的鱼类进行饲养,大幅度提升了单池养殖产量,同时实现了多样化养殖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是涉及一种流水高产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池塘养殖仍是世界上水产养殖业中最主要的养殖方式,但是传统的养殖方式大都是采用静水池塘养殖模式,由于其自身闭合性和结构单一的特点,从而导致水资源浪费、养殖品种较为单一、生态压力日益增加、能耗大、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公开号为CN20510604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包括相互隔开的养殖池和净化池,通过两端的单向水流控制装置联通,所述养殖池和净化池的水流单向循环流动;所述养殖池包括敞水区、养殖区和废物收集区;所述敞水区设置有动力装置驱动水流向养殖区流动,所述养殖区的水流流向废物收集区,所述废物收集区收集水中的碎屑、棉絮物、残饵和鱼类排泄物,水流再流向净化池;所述净化池内放养滤食性鱼类和种植沉水植物进行水体净化,经过净化的水流流入所述养殖池的敞水区。该循环流水养殖系统改变了传统静水池塘养殖模式,能够实现多品种高密度混合养殖。但是由于敞水区、养殖区和废物收集区之间是通过鱼类防逃网分隔,因此会对鱼类生存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再次,通过动力装置驱动水流向养殖区流动,动力装置所产生的噪音以及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流水高产养殖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水高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上游池塘(1)、中游池塘(2)及下游池塘(15),所述上游池塘(1)包括上游进水端(3)和上游排水端(8),所述上游排水端(8)与中游池塘(2)的上游侧相连,所述中游池塘(2)的下游侧通过下游进水端(13)与下游池塘(15)相连,所述上游进水端(3)、上游排水端(8)及下游进水端(13)上分别设置有上游进水口(4)、上游排水口(12)及下游进水口(14),所述上游进水口(4)、上游排水口(12)及下游进水口(14)上均设置有拦污网(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水高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上游池塘(1)、中游池塘(2)及下游池塘(15),所述上游池塘(1)包括上游进水端(3)和上游排水端(8),所述上游排水端(8)与中游池塘(2)的上游侧相连,所述中游池塘(2)的下游侧通过下游进水端(13)与下游池塘(15)相连,所述上游进水端(3)、上游排水端(8)及下游进水端(13)上分别设置有上游进水口(4)、上游排水口(12)及下游进水口(14),所述上游进水口(4)、上游排水口(12)及下游进水口(14)上均设置有拦污网(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水高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池塘(1)、中游池塘(2)及下游池塘(15)底部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供氧管(6),并在供氧管(6)上设置有控制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水高产养殖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钊张涛罗鸿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石林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