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养殖池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97753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4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养殖池塘,包括若干个池塘本体,所述每个池塘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端和排水端,所述进水端和排水端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底部高于和排水口的底部,并在进水口和排水口上均设置有拦污网,每个池塘本体底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供氧管,并在供氧管上设置有可控开关,所述池塘本体底面靠近排水端一侧设置有排污洞,在排污洞内插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外侧设置有一层排污网。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池塘结构,实现池塘内的水始终处于流动状态,使得引用的山泉水源在池塘得到及时更换,并通过拦污网对流入池塘的水进一步净化,有效防止鱼类皮肤病的产生,提高鱼类养殖的成活率,大幅度提升了单池养殖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养殖池塘
技术介绍
目前,池塘养殖仍是世界上水产养殖业中最主要的养殖方式,但是传统的养殖方式大都是采用静水池塘养殖模式,由于其自身闭合性和结构单一的特点,从而导致水资源浪费、养殖品种较为单一、生态压力日益增加、能耗大、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公开号为CN20510604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包括相互隔开的养殖池和净化池,通过两端的单向水流控制装置联通,所述养殖池和净化池的水流单向循环流动;所述养殖池包括敞水区、养殖区和废物收集区;所述敞水区设置有动力装置驱动水流向养殖区流动,所述养殖区的水流流向废物收集区,所述废物收集区收集水中的碎屑、棉絮物、残饵和鱼类排泄物,水流再流向净化池;所述净化池内放养滤食性鱼类和种植沉水植物进行水体净化,经过净化的水流流入所述养殖池的敞水区。该循环流水养殖系统改变了传统静水池塘养殖模式,能够实现多品种高密度混合养殖。但是由于敞水区、养殖区和废物收集区之间是通过鱼类防逃网分隔,因此会对鱼类生存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再次,通过动力装置驱动水流向养殖区流动,动力装置所产生的噪音以及废气会对鱼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降低鱼类成活率,严重还会导致鱼类产生各种皮肤病,影响鱼类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养殖池塘,从而使得池塘内的水始终处于流动状态,有效防止鱼类皮肤病的产生,提高鱼类养殖的成活率。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新型养殖池塘,包括若干个池塘本体;所述每个池塘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端和排水端,所述进水端和排水端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底部高于和排水口的底部,并在进水口和排水口上均设置有拦污网,所述每个池塘本体底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供氧管,并在供氧管上设置有可控开关。所述池塘本体底面靠近排水端一侧设置有排污洞,在排污洞内插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外侧设置有一层排污网。所述进水端外侧设置有蓄水槽。所述排水端外侧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池塘本体的底面向排水端一侧倾斜。所述池塘本体上设置有走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技术所述的池塘结构,由于进水口的底部高于和排水口的底部,从而实现池塘内的水始终处于流动状态,使得引用的山泉水源在池塘得到及时更换,并通过拦污网对流入池塘的水进一步净化,有效防止鱼类皮肤病的产生,提高鱼类养殖的成活率,大幅度提升了单池养殖产量,提高鱼类产品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进水端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排水端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池塘本体,2-进水端,3-进水口,4-拦污网,5-供氧管,6-走道,7-排水端,8-排水口,9-排污管,10-排污网,11-排水沟,12-蓄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养殖池塘,包括若干个池塘本体1,所述每个池塘本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端2和排水端7,所述进水端2和排水端7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3和排水口8,所述进水口3的底部高于和排水口8的底部,并在进水口3和排水口8上均设置有拦污网4,所述每个池塘本体1底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供氧管5,并在供氧管5上设置有可控开关。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进水口3和排水口8均为凹槽结构,由于进水口3的底部高于和排水口8的底部,即排水口8的凹槽底部低于进水口3的凹槽底部,这样可使池塘本体1内的水始终处于流动状态,从而使得引用的山泉水源在池塘本体1内得到及时更换,并通过拦污网4对流入池塘的水进一步净化,有效防止鱼类皮肤病的产生,提高鱼类养殖的成活率,采用该池塘结构大幅度提升了单池养殖产量。在实际建造中,所述每个池塘本体1的进水端2上至少设置有两个进水口3,每个池塘本体1的排水端至少这种有两个排水口8,其排口8的设置位置及数量与进水口3一一对应。所述池塘本体1底面靠近排水端7一侧设置有排污洞,在排污洞内插接有排污管9。排污洞与外接排污管道相连,在排污时,将排污管9拔出,以将池内的污泥污物经排污洞从外接排污管道排出,从而保证池塘内清洁度。所述排污管9采用PVC管制作,PVC管的直径为20cm。所述排污管9外侧设置有一层排污网10。排污网10用于拦截池塘内体积较大的污染物,以防止清洗过程中,排污洞产生堵塞。所述进水端2外侧设置有蓄水槽12。蓄水槽12用于暂存引用的山泉水源,以免造成水之源浪费。所述排水端7外侧设置有排水沟11。排水沟11用于将从排水口8出来的水排入下游池塘,用于饲养鲟鱼等对水清洁度要求较高的鱼种,以免造成水之源浪费。所述池塘本体1的底面向排水端7一侧倾斜。这样便于排水和冲刷池塘。根据实际情况,在建造池塘时,倾斜斜度一般为5°~30°,这样既能到达较好的冲刷效果,又便于施工。所述池塘本体1上设置有走道6。用于观测池塘内鱼类的生长情况。走道6可以采用木板或混凝土预制板搭设,其宽度根据池塘宽度进行设计,一般为0.5米至1米,以方便观测者安全行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养殖池塘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养殖池塘,包括若干个池塘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池塘本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端(2)和排水端(7),所述进水端(2)和排水端(7)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3)和排水口(8),所述进水口(3)的底部高于和排水口(8)的底部,并在进水口(3)和排水口(8)上均设置有拦污网(4),所述每个池塘本体(1)底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供氧管(5),并在供氧管(5)上设置有可控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养殖池塘,包括若干个池塘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池塘本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端(2)和排水端(7),所述进水端(2)和排水端(7)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3)和排水口(8),所述进水口(3)的底部高于和排水口(8)的底部,并在进水口(3)和排水口(8)上均设置有拦污网(4),所述每个池塘本体(1)底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供氧管(5),并在供氧管(5)上设置有可控开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养殖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本体(1)底面靠近排水端(7)一侧设置有排污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钊张涛罗鸿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石林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