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螃蟹养殖池塘处理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34108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螃蟹养殖池塘处理技术,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池塘:选择5-8亩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底平整的水域,围上围栏,建成池塘;围栏插入池塘底50-80cm,然后在围栏底部铺设加固板,防止螃蟹外逃;池塘内开设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处设防逃网;(2)构建养蟹环境:依次进行挖沟、培埂、清淤、暴晒、消毒、补钙、活菌抛撒、种植水草、引水入池。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放养蟹苗前合理建设池塘,并在传统处理的基础上对池塘进行消毒、补钙、活菌抛洒等,有效控制螃蟹发生抖抖病、黑鳃病、水霉病、水瘪子病等疾病的几率,提高螃蟹的成活率和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螃蟹养殖池塘处理技术
技术介绍
螃蟹又称河蟹,是淡水甲壳动物,在淡水中长大,螃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螃蟹是被中国人和海外人普遍工人的美食,但目前螃蟹的来源还是以捕捞为主,人工培育工作进行的较少,自然生长的螃蟹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食用需求,促使人工养殖螃蟹的产业迅速发展。人工养殖螃蟹对养殖场的要求很高,目前养殖螃蟹的池塘,要求面积一般在1-5亩为宜,蟹池条件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出水方便,水深一般以1-1.5米为好。蟹池底质量最好为沙壤土、砂砾土,通气性能好,有利于水草、底栖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可为河蟹提供天然饲料,池底淤泥厚度一般不超过5厘米。蟹池的四周应建防逃设施,如砖墙、塑料薄膜等。蟹池的进出水口应用铁丝网拦好,以防河蟹外逃。现有技术中,人工养殖螃蟹的池塘对自然环境的要求太高,不容易找到适合的养殖场所。人工养殖螃蟹的技术还有很多不足,人们对人工养蟹的经验还不完善,常因为放养蟹苗前没有对蟹池合理建设、全面消毒等,螃蟹生长过程中易发生抖抖病、黑鳃病、水霉病、水瘪子病等,致使螃蟹成活率低、品质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螃蟹养殖池塘处理技术,提高螃蟹成活率和品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螃蟹养殖池塘处理技术,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池塘:选择5-8亩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底平整的水域,围上围栏,建成池塘;围栏插入池塘底50-80cm,然后在围栏底部铺设加固板,防止螃蟹外逃;池塘内开设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处设防逃网;(2)构建养蟹环境:依次进行挖沟、培埂、清淤、暴晒、消毒、补钙、活菌抛撒、种植水草、引水入池,具体操作如下:(2-1)挖沟:在距离围栏内侧1-3米的位置挖环沟,环沟深0.5-1米,底宽2-3米,顶宽5-8米;(2-2)培埂:利用开挖环沟的淤泥在池底堆培出多条高0.1-0.3米的土埂,并通过土埂将池塘内的水域分隔成连续的循环水渠;(2-3)清淤:清除池塘底部过多的淤泥,留3-5cm深的淤泥;(2-4)暴晒:池塘暴晒3-5天;(2-5)消毒:在池塘内以100-150kg/亩的用量均匀抛洒消毒剂,将池塘彻底消毒;(2-6)补钙:在池塘内以160-200kg/亩的用量均匀抛洒钙剂;(2-7)活菌抛撒:在池塘内以50-80kg/亩的用量均匀抛洒活菌颗粒;(2-8)种植水草:在环沟、池底淤泥、土埂上种植水草,水草和水面的面积比为1∶1.5-3;(2-9)引水入池:通过进水口向池塘内注水,通过步骤(2-2)中形成的循环水渠流向池塘各处,水深控制在50-70cm,水温控制在10-12℃。其中,步骤(2-5)中使用的消毒剂为生石灰、氢氯酸、氮酸、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或碘酒。其中,步骤(2-6)中使用的钙剂为钙加加、生物活性钙补、VC或VE。其中,步骤(2-7)中使用的活菌颗粒为EM菌或益生菌。其中,在环沟内种植伊乐藻,在土埂上种植轮叶黑藻,在淤泥上种植水花生或苦草。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在放养蟹苗前合理建设池塘,并在传统处理的基础上对池塘进行消毒、补钙、活菌抛洒等,有效控制螃蟹发生抖抖病、黑鳃病、水霉病、水瘪子病等疾病的几率,提高螃蟹的成活率和品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螃蟹养殖池塘处理技术,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池塘:选择5亩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底平整的水域,围上围栏,建成池塘;围栏插入池塘底50cm,然后在围栏底部铺设加固板,防止螃蟹外逃;池塘内开设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处设防逃网。(2)构建养蟹环境:依次进行挖沟、培埂、清淤、暴晒、消毒、补钙、活菌抛撒、种植水草、引水入池,具体操作如下:(201-1)挖沟:在距离围栏内侧1米的位置挖环沟,环沟深0.5米,底宽2米,顶宽5米;(201-2)培埂:利用开挖环沟的淤泥在池底堆培出多条高0.1米的土埂,并通过土埂将池塘内的水域分隔成连续的循环水渠;(201-3)清淤:清除池塘底部过多的淤泥,留3cm深的淤泥;(201-4)暴晒:池塘暴晒3天,至淤泥干硬;(201-5)消毒:在池塘内以100kg/亩的用量均匀抛洒消毒剂,将池塘彻底消毒;其中,消毒剂为生石灰、氢氯酸、氮酸、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或碘酒,本实施例中选用生石灰。(201-6)补钙:在池塘内以160kg/亩的用量均匀抛洒钙剂;其中,钙剂为钙加加、生物活性钙补、VC或VE,本实施例中选用VC。(201-7)活菌抛撒:在池塘内以50kg/亩的用量均匀抛洒EM菌颗粒;(201-8)种植水草:在环沟、池底淤泥、土埂上种植水草,如苦草、水花生、水葫芦、伊乐藻、轮叶黑藻等,水草和水面的面积比为1∶1.5;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在环沟内种植伊乐藻,在土埂上种植轮叶黑藻,在淤泥上种植水花生。(201-9)引水入池:通过进水口向池塘内注水,通过步骤(201-2)中形成的循环水渠流向池塘各处,水深控制在50cm,水温控制在10℃。实施例2:一种螃蟹养殖池塘处理技术,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池塘:选择7亩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底平整的水域,围上围栏,建成池塘;围栏插入池塘底60cm,然后在围栏底部铺设加固板,防止螃蟹外逃;池塘内开设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处设防逃网;(2)构建养蟹环境:依次进行挖沟、培埂、清淤、暴晒、消毒、补钙、活菌抛撒、种植水草、引水入池,具体操作如下:(202-1)挖沟:在距离围栏内侧1.5米的位置挖环沟,环沟深0.6米,底宽2.5米,顶宽6米;(202-2)培埂:利用开挖环沟的淤泥在池底堆培出多条高0.15米的土埂,并通过土埂将池塘内的水域分隔成连续的循环水渠;(202-3)清淤:清除池塘底部过多的淤泥,留4cm深的淤泥;(202-4)暴晒:池塘暴晒4天;(202-5)消毒:在池塘内以120kg/亩的用量均匀抛洒消毒剂,将池塘彻底消毒;其中,消毒剂为生石灰、氢氯酸、氮酸、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或碘酒,本实施例中选用强酸或碘酒。(202-6)补钙:在池塘内以180kg/亩的用量均匀抛洒钙剂;其中,钙剂为钙加加、生物活性钙补、VC或VE,本实施例中选用钙加加。(2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螃蟹养殖池塘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池塘:选择5‑8亩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底平整的水域,围上围栏,建成池塘;围栏插入池塘底50‑80cm,然后在围栏底部铺设加固板,防止螃蟹外逃;池塘内开设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处设防逃网;(2)构建养蟹环境:依次进行挖沟、培埂、清淤、暴晒、消毒、补钙、活菌抛撒、种植水草、引水入池,具体操作如下:(2‑1)挖沟:在距离围栏内侧1‑3米的位置挖环沟,环沟深0.5‑1米,底宽2‑3米,顶宽5‑8米;(2‑2)培埂:利用开挖环沟的淤泥在池底堆培出多条高0.1‑0.3米的土埂,并通过土埂将池塘内的水域分隔成连续的循环水渠;(2‑3)清淤:清除池塘底部过多的淤泥,留3‑5cm深的淤泥;(2‑4)暴晒:池塘暴晒3‑5天;(2‑5)消毒:在池塘内以100‑150kg/亩的用量均匀抛洒消毒剂,将池塘彻底消毒;(2‑6)补钙:在池塘内以160‑200kg/亩的用量均匀抛洒钙剂;(2‑7)活菌抛撒:在池塘内以50‑80kg/亩的用量均匀抛洒活菌颗粒;(2‑8)种植水草:在环沟、池底淤泥、土埂上种植水草,水草和水面的面积比为1∶1.5‑3;(2‑9)引水入池:通过进水口向池塘内注水,通过步骤(2‑2)中形成的循环水渠流向池塘各处,水深控制在50‑70cm,水温控制在10‑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螃蟹养殖池塘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池塘:选择5-8亩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底平整的水域,围上围
栏,建成池塘;围栏插入池塘底50-80cm,然后在围栏底部铺设加固板,防止
螃蟹外逃;池塘内开设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处设防逃网;
(2)构建养蟹环境:依次进行挖沟、培埂、清淤、暴晒、消毒、补钙、
活菌抛撒、种植水草、引水入池,具体操作如下:
(2-1)挖沟:在距离围栏内侧1-3米的位置挖环沟,环沟深0.5-1米,底
宽2-3米,顶宽5-8米;
(2-2)培埂:利用开挖环沟的淤泥在池底堆培出多条高0.1-0.3米的土埂,
并通过土埂将池塘内的水域分隔成连续的循环水渠;
(2-3)清淤:清除池塘底部过多的淤泥,留3-5cm深的淤泥;
(2-4)暴晒:池塘暴晒3-5天;
(2-5)消毒:在池塘内以100-150kg/亩的用量均匀抛洒消毒剂,将池塘
彻底消毒;
(2-6)补钙:在池塘内以160-200kg/亩的用量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荣成魏华鑫金永才徐友春徐友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板桥水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