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池塘养殖起鱼输送装置,包括导轨桁架、鱼框、驱动装置、钢丝绳、载鱼输送车、导轮;导轨桁架架设于池塘底部与活鱼车之间,钢丝绳与载鱼输送车连接,驱动装置带动钢丝绳沿导轮回转移动,从而带动载鱼输送车沿导轨桁架的导轨上下移动;载鱼输送车包括一对导轨轴承,所述导轨轴承上方设有一对较短的前支撑腿和一对较长的后支撑腿,其上部为输送车上支架,导轨轴承所在平面的倾角大于输送车上支架所在平面的倾角;鱼框搁置在所述输送车上支架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使用方便,对外部条件的要求很低;载鱼输送车可在20°-45°的范围内的任意角度进行工作,无需精确调节,无需使用专用的调节装置;大大节省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池塘养殖起鱼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池塘养殖起鱼输送装置,属于池塘养殖机械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鱼类作为一种相对而言更加健康的食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由此水产养殖行业也迅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或难题,其中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其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是很大的,尤其到了冬季捕捞季节,需要大量劳动力参与起鱼。在起鱼过程中有大量的高强度的劳动作业,例如进行拉网捕捞,将鱼过磅称斤,将鱼装上车等,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因此,如何利用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上鱼、装车、过磅的工作效率,且解决安全事故问题,成为现有技术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文献号为CN101913483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灵活自动上鱼装置”,提出了采用导轨的形式,将鱼箱从鱼塘输送到运输车上,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劳动力强度大的技术问题。但是,该“上鱼装置”为了能够维持鱼箱在输送过程中的水平状态,将上鱼车支架设置成可伸缩调节的结构;同时为了对导轨的倾角进行调节,还设置了拖拉机,脱粒机上设置油缸和顶杆,对导轨高度进行调节。这种结构形式的上鱼装置结构十分复杂,使用十分繁琐,而且成本很高,实用性很低。此外,其导轨的传动结构也十分复杂,采用了链轮传动,成本高,而且容易生锈,需要进行油润滑,不太适合潮湿的鱼塘的使用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养殖起鱼输送装置,结构复杂,使用繁琐,成本很高,不经济,实用性很低;此外,导轨的传动结构也十分复杂,成本高,链轮容易生锈,需要进行油润滑,不适合潮湿的鱼塘的使用环境。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池塘养殖起鱼输送装置,包括导轨桁架1、鱼框2、驱动装置3、钢丝绳4、载鱼输送车5、导轮6;所述导轨桁架1架设于池塘底部与活鱼车7之间,钢丝绳4与载鱼输送车5连接,驱动装置3带动钢丝绳4沿导轮6回转移动,从而带动载鱼输送车5沿导轨桁架1的导轨上下移动;所述载鱼输送车5包括一对导轨轴承5-1,所述导轨轴承上方5-1设有一对较短的前支撑腿5-4和一对较长的后支撑腿5-2,其上部为输送车上支架5-3,导轨轴承5-1所在平面的倾角大于输送车上支架5-3所在平面的倾角;鱼框2搁置在所述输送车上支架5-3的上方。工作时:池塘养殖起鱼输送装置一端固定池塘池底的底泥中,另一端卡在活鱼车货斗的边缘上。开始工作时,鱼箱在导轨桁架的底部,捕捞工人将拉网捕捞的活鱼装满鱼框后放在载鱼输送车上,岸上的工作人员开启电机正转按钮电机正转,电机转动通过皮带带动蜗轮蜗杆箱工作,卷绳器顺时针转动,再通过卷绳器上的钢丝绳带动载鱼运输车沿着导轨桁架上的轨道上行,当载鱼运动到导轨桁架上端接近活鱼车时,按下电机开关按钮,关闭电机;此时活鱼车上的工人将鱼框过磅称重后倒入活鱼车的鱼箱内,然后将鱼框放回载鱼输送车上,这时岸上的工作再次开启电机反转按钮,电机反转,载鱼输送小车沿着导轨桁架上的轨道下行,当载鱼运动到导轨桁架下端接近池塘水面时,按下电机开关按钮,关闭电机。如此反复,该装置可以连续作业。进一步的,所述导轨桁架1的倾斜范围为20°-45°,对应的,所述导轨轴承5-1所在平面在最大倾角45°时,鱼框稍微上翘一定角度;所述导轨轴承5-1所在平面在最小倾角20°时,鱼框稍微下斜一定角度;上翘的角度与下斜的角度基本相同。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3-1、主动带轮3-2、皮带3-3、从动带轮3-4、蜗轮蜗杆减速箱3-5、卷绳器3-6、轴承座3-7;所述电机3-1的输出端与主动带轮3-2连接,主动带轮通过皮带3-3带动从动带轮3-4转动,从动带轮3-4与蜗轮蜗杆减速箱3-5的输入端连接,蜗轮蜗杆减速箱3-5的输出端与卷绳器3-6连接,卷绳器3-6通过轴承座3-7固定在导轨桁架1上。进一步的,钢丝绳4一端固定在驱动装置3的卷绳器3-6上,然后绕过导轮6后,另一端固定载鱼输送车5的前、后支撑腿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和操作简单,且成本低。2.携带方便,使用方便,对外部条件的要求很低。3.大大节省了成本。4.设计巧妙,载鱼输送车可在20°--45°的范围内的任意角度进行工作,无需精确调节,无需使用专用的调节装置,通过两种措施解决鱼框的水平状态:一是将导轨桁架加长,通过自身位置的调节来调节鱼框的水平状态;二是设计时,在最大倾角45°时,鱼框不是水平状态而是稍微上翘一定角度,该角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只要保证鱼框不会倾翻和鱼框中鱼不因为重力掉出即可,在最小倾角20°时,鱼框也不是水平状态,而是稍微下斜一定角度,该角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只要保证鱼框不会倾翻和鱼框中鱼不因为重力掉出即可。载鱼输送车的最大倾角和最小倾角时,鱼框的倾斜角度基本相同,倾斜方向相反。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5.工作效率提高,安装准备的工作时间短,节约劳动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池塘养殖起鱼输送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池塘养殖起鱼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池塘养殖起鱼输送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驱动装置的结构图。图5是当载鱼输送车位于最大倾角45°时的示意图,此时,承载鱼框的输送车上支架呈略微向上倾斜的状态。图中,1.导轨桁架、2.鱼框、3.载鱼驱动装置、4.钢丝绳、5.载鱼输送车、6.导轮、7.活鱼车、8.起鱼输送装置、9.池塘水、10.池底、3-1.电机、3-2.小带轮、3-3.皮带、3-4.大带轮、3-5蜗轮蜗杆减速箱、3-6.卷绳器、3-7.轴承座、5-1.轴承、5-2.后支撑腿、5-3输送车上支架、5-4.前支撑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5,一种池塘养殖起鱼输送装置,包括导轨桁架1、鱼框2、驱动装置3、钢丝绳4、载鱼输送车5、导轮6;所述导轨桁架1架设于池塘底部与活鱼车7之间,钢丝绳4与载鱼输送车5连接,驱动装置3带动钢丝绳4沿导轮6回转移动,从而带动载鱼输送车5沿导轨桁架1的导轨上下移动;所述载鱼输送车5包括一对导轨轴承5-1,所述导轨轴承上方5-1设有一对较短的前支撑腿5-4和一对较长的后支撑腿5-2,其上部为输送车上支架5-3,导轨轴承5-1所在平面的倾角大于输送车上支架5-3所在平面的倾角;鱼框2搁置在所述输送车上支架5-3的上方。参见图1、5,所述导轨桁架1的倾斜范围为20°-45°,对应的,所述导轨轴承5-1所在平面在最大倾角45°时,鱼框稍微上翘一定角度;所述导轨轴承5-1所在平面在最小倾角20°时,鱼框稍微下斜一定角度;上翘的角度与下斜的角度相同。参见图4,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3-1、主动带轮3-2、皮带3-3、从动带轮3-4、蜗轮蜗杆减速箱3-5、卷绳器3-6、轴承座3-7;所述电机3-1的输出端与主动带轮3-2连接,主动带轮通过皮带3-3带动从动带轮3-4转动,从动带轮3-4与蜗轮蜗杆减速箱3-5的输入端连接,蜗轮蜗杆减速箱3-5的输出端与卷绳器3-6连接,卷绳器3-6通过轴承座3-7固定在导轨桁架1上。参见图4,钢丝绳4一端固定在驱动装置3的卷绳器3-6上,然后绕过导轮6后,另一端固定载鱼输送车5的前、后支撑腿上。工作时:池塘养殖起鱼输送装置一端固定池塘池底的底泥中,另一端卡在活鱼车货斗的边缘上。开始工作时,鱼箱在导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池塘养殖起鱼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桁架(1)、鱼框(2)、驱动装置(3)、钢丝绳(4)、载鱼输送车(5)、导轮(6);所述导轨桁架(1)架设于池塘底部与活鱼车(7)之间,钢丝绳(4)与载鱼输送车(5)连接,驱动装置(3)带动钢丝绳(4)沿导轮(6)回转移动,从而带动载鱼输送车(5)沿导轨桁架(1)的导轨上下移动;所述载鱼输送车(5)包括一对导轨轴承(5‑1),所述导轨轴承上方(5‑1)设有一对较短的前支撑腿(5‑4)和一对较长的后支撑腿(5‑2),其上部为输送车上支架(5‑3),导轨轴承(5‑1)所在平面的倾角大于输送车上支架(5‑3)所在平面的倾角;鱼框(2)搁置在所述输送车上支架(5‑3)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池塘养殖起鱼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桁架(1)、鱼框(2)、驱动装置(3)、钢丝绳(4)、载鱼输送车(5)、导轮(6);所述导轨桁架(1)架设于池塘底部与活鱼车(7)之间,钢丝绳(4)与载鱼输送车(5)连接,驱动装置(3)带动钢丝绳(4)沿导轮(6)回转移动,从而带动载鱼输送车(5)沿导轨桁架(1)的导轨上下移动;所述载鱼输送车(5)包括一对导轨轴承(5-1),所述导轨轴承(5-1)上方设有一对较短的前支撑腿(5-4)和一对较长的后支撑腿(5-2),载鱼输送车(5)上部为输送车上支架(5-3),导轨轴承(5-1)所在平面的倾角大于输送车上支架(5-3)所在平面的倾角;载鱼输送车(5)的用于承载鱼框的承载面相对于水平面具有一定倾角,该倾角小于导轨桁架(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鱼框(2)搁置在所述输送车上支架(5-3)的上方;所述导轨桁架(1)的倾斜范围为20°-45°,对应的,所述导轨轴承(5-1)所在平面在最大倾角45°时,鱼框稍微上翘一定角度;所述导轨轴承(5-1)所在平面在最小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昌凤,刘兴国,车轩,杨家朋,顾兆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